做法
1.將豬肝洗淨,切片,放入碗中,加入肉桂和料酒拌勻醃漬。
2.將大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水煮粥,將熟時加入豬肝,再煮至熟,加入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美食功效此粥是極好的滋補粥,適合病情恢複得差不多的人食用,但不能過量食用。
高良薑
主要功效
消食
中醫認為,高良薑歸脾、胃經,經常適量食用可起到促進胃液分泌、消食的功效。食欲不振、食不知味者可適當食用。另外,高良薑性熱,合理食用還可祛除胃內寒氣,是胃寒患者的食療佳品。
祛寒濕、溫脾胃
中醫典籍《本草彙言》中記載:“高良薑,祛濕寒、溫脾胃之要藥也。”對老年人因脾腎虛寒所致的泄瀉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對因氣鬱、寒痰滯留導致的心、胃疼痛也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高良薑因其味辛辣,故能祛除體內寒氣。
適用人群與禁忌人群YES OR NO
選購與儲存
選購高良薑時以粗壯、分支少、色紅棕、氣香濃、味辛辣者為佳。
高良薑需置於陰涼幹燥處保存。
砂仁
主要功效
健胃消食
砂仁的主要成分揮發油能促進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排出消化道積氣,可改善脾胃氣滯引起的脘腹脹痛。
化濕醒脾
可改善脾胃濕滯引起的脘悶嘔惡。
適用人群與禁忌人群YES OR NO
選購與儲存
選購砂仁時以個大、堅實、飽滿、香氣濃、搓之果皮不易脫落者為佳。
砂仁要置於密閉容器內,於陰涼幹燥處保存,防止香氣及揮發油流失。
甘草
主要功效
清熱解毒
甘草中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浸膏和甘草酸也有解毒功效。
潤肺止咳
甘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如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
緩急止痛
甘草可以和其他中藥合用,如與芍藥同用,有助於緩解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
調和藥性
甘草性平,味甘,既是一種調味料,也是常用中藥,因此可用來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
適用人群與禁忌人群YES OR NO
選購與儲存
挑選甘草以外皮細緊、呈紅棕色、質地堅實、斷麵呈黃白色、粉性足,味道甜者為佳。
甘草宜放在幹燥通風處保存,注意防黴、防蟲蛀。
食物搭配小提示
精品美食推薦
蓮心甘草茶
材料蓮子心、生甘草各適量。
做法
1.將蓮子心、生甘草衝洗幹淨。
2.用剛煮沸的開水衝泡,悶5分鍾即可。
美食功效此茶具有清心寧神,去火除煩的作用。
白豆蔻
主要功效
開胃助消化
白豆蔻中富含的豆蔻素、樟腦、龍腦等揮發油使其具有香氣,能祛除魚、肉的腥膻味,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防癌
豆蔻的提取物可增強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功能,破壞癌細胞外圍防護因子。
化濕行氣、溫中止吐
白豆蔻性溫,味辛,可化濕行氣、溫中止吐。
適用人群與禁忌人群YES OR NO
選購與儲存
選購白豆蔻時,以籽粒飽滿、果皮薄而完整、香氣濃鬱者為佳。
白豆蔻含揮發油,需密封置於幹燥陰涼處保存。
草果
主要功效
健脾開胃、燥濕除寒
在烹調菜肴時,草果濃鬱的辛辣味可祛除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味,增進食欲。此外,草果還有燥濕除寒,祛痰截瘧的功效。
解鬱、化食、解毒
中醫典籍《本草逢原》中記錄草果還能解鬱、消食。最值得提及的是,草果善解麵食、魚肉諸毒。
適用人群與禁忌人群YES OR NO
選購與儲存
在選購草果時,以個大、飽滿、色紅棕、氣味濃者為佳。
草果應儲存在幹燥密封的容器內,置於陰涼處即可。
丁香
主要功效
散寒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有芳香之氣,入脾胃,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之功效。
緩解胃部脹氣
丁香浸出液能夠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提高消化能力,緩解胃部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