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懷孕中期
在懷孕4~7個月這段時間內,準媽媽可以適當地增加運動量,因為這個時候腹中的胎盤已經形成,孩子可以說是固著到體內了,流產的幾率大大降低。而且這時候準媽媽的肚子還沒有大到讓她們行動不便,所以增加運動量是可以的。
對於在懷孕初期就開始遊泳的準媽媽,這段時期可以繼續堅持。如果不會遊泳,可以用散步來代替。早晨起來散步,晚上吃過飯也要適當地散步。走動一下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而且還能夠增強自身的耐力。其實,準媽媽們在走動的時候,肚子裏的寶寶也不是安靜不動的哦,他們也會高興地跟著媽媽一起活動。
散步的時候要注意速度,大概控製在4公裏/小時。每次時間不超過四十分鍾為宜,而且步伐也不需要太大。
3.在懷孕後期
也就是孕期的最後兩個月,這個時候寶寶的體型已經足夠大了,因此是準媽媽們最笨重的時候。這個時期的運動主要以“慢”為主。而且要遵循不要讓自己太累的原則。如果之前也堅持散步的話,現在可以把散步的時間稍微減少一些,充分休息。也可以安排一些慢動作的體操,但是動作一定要輕緩,做不到的動作千萬不要勉強。
如果運動中出現腹痛,一定要立即停止運動,並馬上去醫院檢查。此時,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值得準媽媽警惕。
(十)常和“寶寶”說說話
越來越多的準父母開始認識到胎教的重要性,寶寶在母體裏的時候,雖然沒有發育得足夠完全,但是父母很多的輕言細語以及隔著肚皮教給他的道理,講給他的故事,他是能夠感覺到的,所以有的媽媽會說,當講到好聽的故事時,能夠感覺肚子裏的寶寶也會高興地手舞足蹈。而且,正確的胎教可以教育出智商情商都高一些的孩子,甚至能夠促進天才的形成。
1.對話的心情
寶寶還在母體中,就已經開始通過母體觀察世界。母親的心情會在第一時間被寶寶感知。保持良好的心情,會讓寶寶感覺安全舒適,能夠更健康地成長。年輕的父母在和寶寶講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氣、語調和語量,聲音大小適中,語氣溫柔且充滿期待,緩緩地呼喚寶寶的名字,將每個字的讀音伴著父母的愛意,清晰、準確地傳遞給寶寶,這會讓寶寶心情愉悅,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
四個月大小的胎兒,就已能夠準確地從眾多詞語中分辨出自己的名字,所以年輕的父母一定不能忘記給寶寶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對話的時間
寶寶的作息時間和媽媽的作息時間基本一致,不過寶寶需要更多的時間睡眠以保證在睡眠中成長。寶寶3~4個月的時候就已能夠接受媽媽傳遞的信息。呼喚寶寶的名字,在起床和入睡前與寶寶打招呼是不錯的選擇。
5~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和媽媽做遊戲了,寶寶會用“拳打腳踢”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媽媽可以閉上眼睛,在寶寶活躍的時候告訴寶寶更多的信息。爸爸也可以貼在媽媽的下腹部,和寶寶愉快地交談。
7~8個月大的寶寶聽覺和視覺都發育得很快。這時候寶寶更喜歡聽聽音樂,跟著媽媽四處看看,因此,在輕音樂中和寶寶交談,在天氣好的時候到公園走走都會讓寶寶感覺愉快。
9~10個月大的寶寶能聽懂更多的信息,媽媽還能分辨寶寶是醒著還是在睡覺。寶寶醒著的時候,給他講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播放有節奏感的樂曲,描繪事物的顏色,都能得到寶寶的回應。
3.對話的內容
和寶寶的對話應該從少到多,從簡到繁。對話的時間也應該是由短到長,每天不應少於十五分鍾。隻有長時間地反複交談,才能讓寶寶從睡眠中漸漸蘇醒,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最開始,可以呼喚寶寶的名字,對他說最簡單的詞語,然後可以逐漸把居住的生活環境描述給寶寶聽,給他講故事,陪他聽音樂等等。
母親還可以具體描繪寶寶的相貌,在頭腦中清楚地一遍遍地描繪,這些想法也會傳遞給寶寶,刺激他的成長發育。
交流會讓寶寶更加信賴自己的父母,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互動,還能更好地感受外界,更健康地成長。
(十一)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鍾”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精確的生物鍾,它會提醒我們當前身體處於哪種狀態,需要為身體補充哪些能量。可是,當新生命在母體內發育時,母體會做出一係列的調整,這些調整可能表現為嗜睡、食欲增加或減少、口味突然改變等等。怎樣才能快速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鍾”呢?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準媽媽來說,調整生物鍾的第一步就是早睡早起。懷孕初期,為了讓寶寶安全地生長,身體會分泌出黃體荷爾蒙,黃體荷爾蒙讓子宮肌肉變得柔軟,也會導致機體反應遲鈍。此外,寶寶的生長會消耗母親更多的能量,能量的缺乏也會讓準媽媽嗜睡。所以準媽媽在感覺困倦的時候,不妨順應身體的信號,小憩片刻。職場準媽媽可能不方便小憩,那麼午休就一定不能錯過。充足的睡眠能保證胎兒的安全,也能盡快消除孕期的不適。晚上十一點之前,準媽媽就應該做好休息的準備。
嗜睡的症狀會隨著寶寶的健康成長逐漸消失,在懷孕15周的時候,胎兒基本穩定下來,準媽媽的嗜睡大大減少,這時強烈的妊娠反應也逐漸減退,正是補充營養的時候。不過準媽媽可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大吃大喝,清淡的飲食是準媽媽應該調整的第二步。減少高鹽、辛辣食物的攝入對準媽媽來說非常重要,鹽分可能加重懷孕後期的水腫,而辛辣食物可能加重孕婦內熱,引起更嚴重的便秘。吃清淡的食物,補充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會讓準媽媽過得更舒適。
2.安排合理的生物鍾
準媽媽積極調整生物鍾對胎兒來說意義重大。根據身體狀況進行胎教,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上午的時間段,準媽媽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這個時間裏頭腦清晰,思維活躍,隻需保持良好的心情即可。
中午十二點,此時是準媽媽視力最好的時間。和寶寶一起欣賞優美的風景或圖畫是不錯的選擇。
午飯後,準媽媽會因為血糖得到補充而產生困倦感,小睡片刻才能保證下午的精力。每天午休的時間不宜長於1小時,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
下午三點,午睡後的準媽媽精力充沛,運動細胞也處於最活躍的時期,正是出門的好時間。逛街、散步或去醫院產檢,都是不錯的選擇。
下午五點,準媽媽會覺得肚子餓得很快,看來寶寶正努力地吸收營養呢!準媽媽還是趕快吃幾塊點心補充一下吧!
晚上八點到十一點,這個時間對準媽媽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寶寶這個時候正活力滿滿,想要聽爸爸媽媽講故事呢!在這段最佳胎教時間裏,準媽媽和準爸爸可以陪著寶寶做遊戲、講故事、聊天、聽音樂,有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寶寶會開心成長。
淩晨一點,一天開始的時間,有很多寶寶都會在這個時候急著出世。如果準媽媽到了預產期,準爸爸可要警醒一點,注意準媽媽的身體狀態。
怎麼樣,了解孕婦生物鍾之後,準媽媽是不是心裏有底了呢?不要為生物鍾的改變而擔憂,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辦法和最佳的心態!
(十二)給肚子裏的“寶寶”補補腦
當女人懷孕之後,就會時常聽到身邊的老人說,一定要多給肚子裏的孩子補腦,這樣孩子出生之後才會變得更聰明。生個聰明伶俐的寶寶,是所有父母的心願。那麼究竟怎樣做,才能夠給孩子補腦呢?
1.堅果做零食
科學證明,不飽和脂肪酸能維護人體心腦血管的健康。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不飽和脂肪酸中對大腦影響最大的一種,它不僅能幫助大腦生長發育,還能保護胎兒的視力,促進胎兒器官機能的生長完善,因此,補充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胎兒補腦最重要的一環。
堅果中含有大量的亞麻酸,亞麻酸可以在人體中轉化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準媽媽在孕期可以補充花生、核桃、夏威夷果、杏仁、腰果、鬆子、榛子、栗子、葵花籽等堅果。它們不僅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多種營養元素,能達到很好的補腦效果。不過,準媽媽也不能因為它們有好處,就多吃。堅果的熱量比較高,吃太多反而會導致體內脂肪過多,還可能加重孕婦便秘的症狀。每天吃50克左右的堅果,即可起到給胎兒補腦的效果。能生吃的堅果如葵花籽、花生等盡量生吃。炮製過度,堅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就會轉化為飽和脂肪酸,補腦的效果就降低了。
2.多吃應季魚類
魚類也富含DHA,其中深海魚類含量最為豐富。其他魚類視季節不同,含量有所變化。所以新鮮上市的魚類是準媽媽的好選擇。吃魚的時候,烹飪方式也很重要。清蒸魚能最大限度地留住魚類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確保消化吸收。油炸會破壞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妨礙營養的吸收。
補腦固然重要,但準媽媽也必須堅持均衡飲食,做到不偏不倚,確保重點補腦的同時,也能全麵補充其他營養。全麵的營養補充,才能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
(十三)練習腹式呼吸
寶寶一天天長大,在母體中占據的位置越來越多,會擠占母體腹腔更大的空間。到了懷孕晚期,孕婦和胎兒需要更多的空氣,但卻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儲存,因此,孕婦常常會覺得喘氣有些艱難。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為了減輕孕婦的緊張不適,準媽媽需要學會腹式呼吸。
1.腹式呼吸好處多
到了懷孕後期,寶寶在母體中飛速成長,幾乎一天一個樣。沉甸甸的肚子會讓準媽媽腰背酸痛,腿腳水腫,即將生產的緊張情緒也會加重準媽媽身體的負擔。
腹式呼吸能夠穩定情緒,讓準媽媽從緊張中解脫出來,一張一弛,富有節奏感的呼吸會讓孕婦心情平靜,並將這種平靜傳遞給胎兒,讓胎兒也處於寧靜狀態。腹式呼吸還能有效鍛煉腹部力量,為分娩做準備。最重要的是,腹式呼吸能為寶寶提供充足的氧氣,保證寶寶在母體中的健康成長。
2.腹式呼吸這麼做
腹式呼吸可以采用多種姿勢,站立、躺臥、行走均可練習。準媽媽可以選擇一種讓自己感覺最舒適、最放鬆的姿勢開始。對大多數的準媽媽來說半躺臥的姿勢既能讓肺部呼吸順暢,又不會壓迫到胎兒,是最舒適的姿勢。閉上眼睛,麵帶笑容,將手輕輕搭在腹部,對寶寶說,和媽媽一起呼吸吧!
然後用鼻子吸氣,堅持5秒,感覺腹部逐漸鼓脹起來,最開始可能堅持的時間不長,習慣之後可以稍微增加吸氣的時間。然後用嘴巴緩緩吐氣,吐氣的時間應該是吸氣時間的一倍。
在呼吸之間,準媽媽全身處於放鬆的狀態,可以用冥想的方式與寶寶交流,在腦海中為寶寶描繪他的生活環境,描繪一家人幸福相處的場景,描繪大自然美麗的風景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感覺呼吸不暢,準媽媽應該馬上變化姿勢,情況嚴重就需立即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做正確的腹式呼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