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持心情愉悅
終於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寶寶,準媽媽的心情會怎樣呢?在最初的喜悅之後,準媽媽可能麵對更多的情緒波動。孕育生命是一個神秘的過程,準媽媽的生理發生巨大改變,而生理的改變又會對心理產生種種影響。寶寶很重要,準媽媽的心情也很重要。
1.做開心的準媽媽
據臨床調查顯示,女性在妊娠期,特別是前十周之內,如果情緒過分低落,不安的話,很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出現諸如兔唇、齶裂等情況。因為在妊娠的四到十周之內,是胎兒的齶部發育期,而準媽媽的情緒大幅度波動,會使得大腦皮層和內髒之間的關係失去平衡,引起身體內循環係統的紊亂。
另外,當孕婦情緒波動大的時候,胎動的次數也會是平時的三倍左右,也就是說,媽媽暴躁的話,寶寶在肚子裏也會暴躁不安地動來動去,但是如果胎兒長期不安的話,會過多地消耗營養和體力,出生的時候體重會較輕,並且體質不好。
可見,媽媽心情愉悅與否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準媽媽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來完成孕育寶寶的工作。
2.早睡早起,保持健康的作息習慣
現代女性的消遣方式不像從前那麼單一化了,上網、看電視、看小說,甚至去夜店享受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生活很不規律,有的女性在懷孕之後,都不能完全調整過來。但是,養成好的作息習慣不僅個人受益,肚子裏的寶寶也會因此而受益的。
所以懷孕的婦女一定要注意,應該徹底地放棄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每天早睡早起,保證八個小時的充足睡眠,起床之後應該適當地散散步,活動一下身體。中午也盡量安排一個小時的午休,要知道,隻有媽媽生活規律了,將來寶寶出生了才會生活規律。而且,這樣的生活也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心情。
3.將不良情緒倒出去
很多媽媽懷孕之後,由於妊娠反應,都會情緒不佳。待到初期反應結束之後,又會開始焦慮,擔心寶寶是不是在健康地發育,會不會多一個手指,長成兔唇什麼的。而且越想越當真,內心的不良情緒根本無法平複。但這樣對寶寶是很不利的。
聰明的媽媽即使不能夠避免這些情緒的產生,也懂得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首先應該多和自己的另一半交流這些想法,因為他是寶寶的父親,無論什麼事情,你們都要共同承擔。其次,準媽媽們應該多和親朋好友交流感情,在溫暖的感情包圍之下,自然能夠掃除那些擔憂,變得愉快起來。
另外,休閑的時候應該適當地看一些情節輕鬆的影片或者書籍,這樣不但能夠平複不安的情緒,而且能夠培養寶寶將來的性格。
4.把對寶寶的期待都寫下來,將來送給他
記孕期日記其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大多數的女性此生可能隻擁有一個孩子,而懷孕期也是獨一無二的。不管是什麼感受,都可以嚐試著用筆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也許是微笑勝過了愁眉苦臉,因為期待自己的孩子長大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不管怎麼樣,懷孕雖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當一個小生命在自己的腹中漸漸長大,直到最後迫不及待地要來到人間,這些感受都是女性獨有的,所以,準媽媽們在這個過程中也要保持愉悅的心情,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
(二)不宜長時間看電視
精彩的電視節目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而且對於孕期的準媽媽們來說,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分散精力,忘記疲憊的呢?可是,孕婦是不適合長時間地看電視的,這對她們本身以及對腹中的寶寶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1.電視輻射傷害大
讓我們首先認識一下電視機的工作原理。
當電視機工作的時候,其“體內”排著的顯像管會不斷地向熒光屏發出X射線。這種射線我們的肉眼無法看到,但對於孕婦的影響卻很大,因為它會導致胎兒畸形。對於那些妊娠初期的女性來說,X射線還可能引起流產。所以,在看電視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距離,人和電視機的距離至少要超過兩米。
並且,熒光屏本身還會產生紫外線,紫外線又會產生臭氧。如果房間內長時間開著電視而不通風透氣的話,呆在裏麵的人就會感覺咽喉幹燥,胸悶,咳嗽甚至脈搏加快等,這些都是高濃度的臭氧導致的,嚴重影響著準媽媽和胎兒的健康。
2.情緒變化要控製
電視節目越是精彩,人的注意力越是容易被吸引,就常常會因為太過專注地坐著不動而忘記了時間,但是久坐對於孕婦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隻會嚴重影響到她們下半身的體液循環,使得本來就水腫的下肢更加腫的厲害。這樣會引起靜脈曲張。
而且,太過吸引人的情節一般都是跌宕起伏的,孕婦在看的時候情緒也會跟著情節而起伏波動,這樣的刺激一般被稱為劣性刺激,對胎兒無益。長期看電視也會使孕婦作息不規律,影響健康。
所以,準媽媽們應該嚴格控製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小時,在看的時候不要一直坐著不動,可以起來走動著看。水腫嚴重的媽媽們,在坐的時候可以用小凳子將腿部墊高。看完電視之後要記得洗臉,以清除因為輻射而留在臉上的灰塵。
長久地看電視,對孕婦的眼睛也不好。
(三)不要長久“蝸居”
當上準媽媽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突然變成了小心輕放的易碎品,逛超市?不行!超市人那麼多,不小心碰到怎麼辦?逛街?不行!商場的空氣汙濁,人來人往,病菌肯定很多,萬一感冒了怎麼辦?逛公園,做運動?還是不行!萬一摔倒了怎麼辦?運動不慎,受傷了怎麼辦?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隻能把自己關在家裏,不出門?
1.適度活動有益母子健康
生一個健康寶寶是所有準媽媽的心願。要怎樣才能保證胎兒健康呢?小心過度的準媽媽認為,生活在都市中,外界的空氣、噪音、輻射都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為了避開汙濁的空氣、刺耳的噪音與強刺激的輻射,有的準媽媽選擇呆在家裏,不出門。
此外,懷孕之後,準媽媽會感覺腰部酸痛,雙腿水腫,並且時不時地就需要小解。出門在外,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適,為了避免這些尷尬,有些準媽媽也沒了出門的興趣。
但是,每天關在家裏,就能避開汙染,減少尷尬?實際上,家庭中的汙染也不比外界少,所有家電都帶有輻射,如果不及時通風透氣,房間內空氣中的灰塵比重還會大於外界。
最關鍵的是,如果準媽媽缺少運動,還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分娩,導致胎位不正、生產困難。胎兒依靠臍帶獲得營養,母親通過運動可以排出身體中的雜質,讓胎兒得到更多健康營養;母親的適度鍛煉,可以保證體力,保持健康,母親的抵抗力越好,胎兒生長越健康。
2.準媽媽出行需知
準媽媽需要運動,但運動的時間和類型還有講究。
懷孕的前三個月,正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胎兒需要大量的營養來保證腦部發育。同時,各種病毒對胎兒的影響最大。因此,準媽媽需要保證身體健康,防止過度勞累,也不能到人多氣息雜亂的地方,以免感染病菌。強烈的妊娠反應也會加重準媽媽的不適感。因此,準媽媽需要簡單的運動來保持身心健康,每天到空氣清新的地方散步半小時即可。
度過了前三個月的危險期,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準媽媽的妊娠反應減少,胎兒基本穩定。身體狀況良好的準媽媽可以適度地增加運動量,做些步調簡單、運動量小的如遊泳、孕婦操、孕婦瑜伽、散步之類的運動,加強骨盆肌肉鍛煉,為生產做準備。如果身體健康良好,準媽媽還可以在此時進行短期旅行。另外,此時需要避免進行跳躍運動、腹部運動等爆發力強或與他人身體有接觸的運動。
到了孕期最後三個月,準媽媽需要減少活動量,隻做最簡單的散步運動,避開人員流量大的地方,出行最好有人陪伴。此時,腹部重量增加,脊柱壓力加大,準媽媽容易感覺疲憊,因此需要減少活動時間,但仍然要保持散步的習慣。
(四)寵物,最好不要養
女性天生對毛絨絨的動物有好感。喜愛貓、狗等帶毛動物並在家飼養多隻寵物的女性不在少數。家有寵物,確實能夠為職場女性帶來很多歡樂,減輕因工作產生的煩躁感。不過,準備懷孕生子的職場女性,需要控製自己的喜好,更加謹慎地對待家中可愛的寵物。成年人能夠抵禦的病菌,對胎兒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1.帶毛寵物隱含的危險
柔弱可愛並絕不背叛的寵物是我們忠實的朋友。喜愛小動物的女性甚至會把家中寵物當成子女照顧。生活在都市中的寵物往往會受到主人的良好照顧,主人們不但會給它們按時清洗身體,還會為其打上各種防禦針劑,確保寵物攜帶的病菌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動物身上攜帶的病菌很可能對動物本身沒有太大的傷害,但傳染給人類之後,對人類的傷害卻是致命的。比如從猴子身上傳染到人體的艾滋病毒,從禽類傳染到人體的禽流感病毒等嚴重致命病毒以及狂犬病、貓抓病、弓形蟲感染等可治愈病毒。
成年人對可治愈病毒有一定的抗體,但還在母親身體中成長的胎兒卻沒有那麼強的抵抗力。這些病毒特別是弓形蟲病毒,可能引起胎兒畸形或導致妊娠中止,即使孩子健康出生,其患精神病的可能性也遠遠高於一般孩童。
2.準媽媽不能忽視的生活細節
有的女性認為,隻要做好寵物衛生,就能避免病菌感染。其實不然,寵物毛發中攜帶的病菌能夠在定時消毒殺菌中消除,但寵物體內潛伏的病菌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殺死的。它們生命力極其頑強,擁有漫長的潛伏期。
病菌可能通過寵物的唾液傳播,還可能通過寵物身上的寄生蟲傳播。不要覺得自己不靠近寵物就能避開病菌威脅。隻要寵物在家中生活,寵物掉落的毛發就可能引起孕婦感染。準媽媽因為受孕,身體器官的負擔加重,身體敏感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寵物毛發還可能引起準媽媽的過敏症。而腹中的胎兒也沒有足以屏蔽病菌感染的保護膜。
準媽媽最好不要在家中養寵物,也不要去有寵物的家庭做客,更不要隨便觸碰流浪寵物。即使孩子出生,也不要放鬆警惕,幼兒對病毒的抵抗力也不高,同樣需要防止病菌感染。
(五)準媽媽忌大吃大補
很多女性在懷上寶寶之後,都希望在飲食上補充到位,以保證腹中寶寶的營養。然而,補營養的想法雖正確,但方式卻不一定對,很多孕婦在補充營養的時候很容易陷入誤區,結果就是積極的作用沒有起到,反而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了一些負麵影響。
其實,孕婦是忌大吃大補的,盲目地食用一些傳統意義上的補品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準媽媽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進補,才會給腹中寶寶增加適當的營養。
下麵讓我們來認識一些準媽媽進補的誤區。
進補誤區一:盲目食用保健品
隨著保健品的種類越來越多,市場上很多包裝華麗的保健品開始過度地標榜自己的功效。一些商家抓住孕婦一切為了寶寶的心理,不惜把自己的產品吹噓得神乎其神。但準媽媽們在挑選保健品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判斷力,了解自己的身體缺少什麼,再去補什麼,而且很多時候保健品的功效未必有新鮮食物那麼好。而且有的保健品根本不適合孕婦食用,所以,在選擇保健品之前,準媽媽們最好谘詢相關的醫生,而不是盲目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