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背部健身法
1.捶背法
雙手半握拳,反向背部,自上而下,有節奏地輕輕叩擊36~60次(由少到多)。以自我感覺周身輕爽、精神愉快為宜。
2.擦背法
每日臨睡前,用熱毛巾揩身擦背(如洗澡狀,即用兩手扯著毛巾的兩端,在背部來回不停地擦),每次約2~10分鍾。一年四季均不間斷。
祖國醫學認為,背為陽中之陽,是經絡中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循行的部位。而督脈起著總督一身陽氣和陽經的作用。從穴位分布的情況來看,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背部都有俞穴。因此,通過背部的健身保養,可以刺激背部的經絡和穴位,使髒俯氣血陰陽趨於平衡,從而達到防病祛病、強壯身體的目的。
日常搓腰健身法
1.搓
端坐,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掌對搓生熱後,緊按兩側腰眼處(第三腰椎棘突左右各10厘米的凹陷處);稍停3~5次呼吸後,兩手掌順著腰椎兩旁,上下用力搓動;向上搓動兩臂後屈盡處,向下搓至尾骨下的長強穴(尾骨尖與肛門之間)處,連續36次。
2.捏
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夾捏脊椎正中的皮膚,從與臍眼平行的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開始往下捏,捏一下鬆一下,直至尾椎處。如此捏脊4次。
3.摩
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上,以掌指關節突出部分在兩側腰眼處,做旋轉揉摩;先以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再以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兩側可同時進行,也可先左後右進行。
4.叩
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下,同時用兩拳的掌麵輕叩(以不痛為度)骶尾部;左右拳各叩36次。
5.抓
兩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兩手同時進行,各抓擦36次。
6.旋
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後)。
(1)兩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體向後仰。
(2)左手用力向右推,上體盡量左彎。
(3)兩手向後推,臀部竭力後坐,上體盡量前彎。
(4)右手用力左推,上體盡量後彎。以上4組動作為1圈,以順時針方向旋腰9圈,再逆時針方向旋腰9圈。
搓腰健身法是一種很好的腰部保健操。祖國醫學認為,腰眼和腰正中是太陽膀胱經的腰經和尾骶部,進行適當的按摩,有散風祛濕、驅寒溫肌、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固精益腎和止痛的作用。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搓摩腰部可以使腰部皮膚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肌的血液供應和營養,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使腰肌發達,防止萎縮;使韌帶的彈性、韌性及腰部脊柱關節的靈活性增強。所以,搓腰健身法可以預防和治療功能性腰痛,特別是對於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和體位性的腰痛,治療效果較佳;對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也有一定的療效。
摩足運動健身法
盤坐床上,兩足心相向,先把雙手互擦發熱,以左手摩右腳心、右手摩左腳心,至足心發熱為度。也可用手指按壓足底湧泉穴(足底心凹陷中,在足底前1/3與後2/3交界處),方法是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腳心向腳趾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0~200次。
摩足是我國流傳已久的自我按摩法,功能為滋陰降火、強腰健腎、益精填髓,常做能祛病延年。
棕刷摩擦健身法
脫去外衣褲,有可能的活最好赤身裸體,用一把棕刷子來摩刷身體。按照左小腿、右小腿、左手、右手、左大腿、右大腿、左臂、右臂、臀部、背脊、腹部、胸部等順序摩刷,至肌膚微熱並呈現薄紅色為止。夏季可用水淋濕刷子,輕力用冷水摩擦。全身摩擦完畢之後,穿上衣服。
棕刷子摩擦健身法,可以加強血管的反射,使肌膚對暑熱、寒冷的反應減輕,並可抵抗感冒風寒等疾病。此外,還能使全身的毛細血管通暢,血液運行順利,防止高血壓病的發生,新陳代謝作用得以增強,防止皮膚老化。同時,由於皮膚血液循環功能的增強,使人體內髒器官的血流亦通暢,這對心、腦、腎、胃等部位的健康都十分有益。
放鬆鍛煉健身法
放鬆健身法是氣功中的一種靜功,也是氣功的入門功和基礎功之一。氣功的種類盡管很多,其要領不外乎鬆、靜二字。就鬆靜而言,首先是鬆,然後才是靜,隻有放鬆,才能入靜。放鬆功就是配合呼吸,用意念指揮身體各部位,從裏到外,從上至下解除緊張狀態,逐步達到放鬆。放鬆可以健身,可以防治疾病,而緊張則是疾病的根源。
人的大腦皮層與五髒六腑是相聯係的。在生活中,人受內外環境中各種緊張因素、不良習俗的影響和刺激,使大腦皮層處於緊張狀態,因而,可以引起呼吸、循環、神經、消化、內分泌等係統的疾病,甚至癌症也是與精神上的刺激而帶來的緊張分不開的。放鬆功能夠消除大腦皮層的緊張,調整神經係統的紊亂和不平衡狀態,還能調和氣血,暢通經絡,從而達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對防治神經衰弱、原發性高血壓、腸胃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放鬆功主要有三線放鬆法、分段放鬆法、局部加強放鬆法和默念詞句放鬆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