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髒腑學說認為:升降出入是人體氣機的氣化方式,宗氣是飲食化生的營衛之氣與吸入的自然之氣積於胸中而成。宗氣的盛衰,關係到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以及心脈氣血的運行;關係到機體寒溫和活動能力的強健與否。長嘯可以調氣、生氣、運氣、養氣。持之以恒,可增氣力,強髒腑。尤其是對氣虛體弱的年邁之人,有養生保健之功效。現代醫學也證實,嘯是有節奏的體內按摩方式。它能擴大肺活量,增加肺通氣量,使喉、胸、腹協調運動,調節人的情緒。一項調查統計表明:京劇表演家、歌唱家們長壽的概率偏高,就是與他們能堅持運氣鍛煉和氣的養護有關。
長嘯雖有裨益,但不少人還是不願做,因為怕別人嗤笑。誠然,“社會的眼光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束縛。”(愛因斯坦言)但也反證長嘯還可以鍛煉人們的勇氣,原來不敢做的事情現在敢做了,原來不大膽的現在人膽了。這也是長嘯的又一個心理方麵的功能吧。
禹步運動健身法
禹步動作的要點是,開始時,呈立正姿勢,意在丹田,10秒鍾。默念:“緬懷偉大禹功,立誌振興中華!”練禹步,分左右腳交換進行。先以左腳領走若幹步,再換右腳領走。左右步數要相等,以求平衡。
走時吸氣挺胸,用左腿向前跨出一大步,步高不低於40厘米,腿膝要用勁挺直,用腳尖著地。後腳跟進時,不超過前腳。當提腿時全身重力落在後腳上。兩手握拳,4指握住拇指緊壓勞宮穴。肘微曲,行走時兩臂做左右強力擺動,並將雙肩盡力扭動,如船工拉纖姿勢,也像士兵正步前進迎檢閱之狀,這樣,可使膏肓穴得到充分摩擦。在此同時睜大兩眼隨著頭部左顧右盼,效禹平治山川時觀察地形的姿態,初練時很吃力,左腳領走三五十步(複步)便須調換右腳領走,以後逐漸增至100步、200步,甚至500步。500步是個較高標準,老年人體力不夠,不必勉強。
練禹步有哪些好處?據初步總結,練禹步的好處有下列幾點:
1.由於兩臂、兩肩大力扭動時,刺激到膏肓穴。膏肓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是治療腰背諸疾要穴。它位於背部第四胸椎脊突下旁開10厘米處,按摩時兩手所不及。故可補按摩功之不足。久練,對肺結核、支氣管炎、胸膜炎、神經衰弱等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2.雙手握拳時拇指緊壓勞宮穴。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位於手掌中心(屈指握拳時,在中指與無名指指尖之間處)。人到心理緊張或精神疲勞時,按摩勞宮穴會使腦的疲勞得到減輕,這已為精神心理學研究所證實。
3.行走時由於腿膝要使勁挺直,兩臂用力擺動,促使四肢肌肉發達,增強了步行能力。這對交通日趨發達,每人步行日益減少情況下,練禹步正可補其不足。
4.由於前進時頭頸必須左右扭動,這可使頸項部疏筋活絡,血液流通,調和麵部氣血,防止頭昏目眩。且因左顧右盼,促進視覺器官的鍛煉,有清腦明目作用。
5.前進時由於腰腹部扭動加劇,促使任脈的膻中、神闕、天樞、氣海等穴和督脈的腎俞、誌室、命門諸穴活動增多,可以增強胃腸功能,促進消化,有強腰固腎作用。且由於運動量增大,吸氧增多,把含有充足氧的血液輸送大腦,大有健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