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收功:功畢兩眼睜開遠看,手對手揉搓數次。調整呼吸。
2.采大地之氣法
(1)預備姿勢。與采日月星辰之氣預備式相同。
(2)意念。懸頂勾腮,含胸虛腋,收腹提肛。
(3)呼吸。吸氣時,兩手以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按順序向內旋轉,手心向前向上捧地氣,由腳心湧泉穴經兩大腿於膻中穴,手心向上;呼氣時,兩手反腕,手心向下,兩臂慢慢下垂,將氣向下行至丹田儲存;一吸一呼為一次,反複練習。
(4)收功。兩手向體前捧氣,然後右手掌搭在左手背上,重疊於丹田穴上,自然調整3個呼吸。
3.采溪湖之氣法
晨起萬籟俱寂,溪旁湖畔,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是采氣練功的佳境。
(1)預備姿勢。麵對小溪或湖泊,兩腳開立,兩腿微曲,兩臂下垂,腳大拇趾伏地,周身放鬆,兩眼似開似合微露一線之光,舌尖頂上齶。
(2)意念。思想集中,意守丹田。
(3)呼吸。吸氣時,抬頭,上體後仰,胸部和兩臂盡量張開,意念眼向水中內視,以意領氣,引溪湖之氣自丹田沿會陰穴、尾閭穴、命門穴、大椎穴、玉枕穴上至百會穴,氣充達腦海,小腹逐漸內收;呼氣時,低頭,上體向下彎腰45度,兩臂向丹田貫氣,以意領氣,經神庭穴、鵲橋穴、膻中穴,氣沉丹田,小腹隆起,欲稱“仙氣沉丹田”。如此仰俯交替反複練習。
(4)收功。右手掌搭在左手背上(男左女右),內勞宮穴對準丹田穴,相距10厘米,停3個呼吸,慢慢收功。
4.采室內之氣法
(1)預備姿勢:在室內采取站、坐、臥均可。以坐式為例,上體正直坐在椅子上,百會穴和會陰穴呈一垂直線,舌尖頂上齶,眼睛微閉,全身放鬆,兩手平放在膝蓋上。
(2)意念。意守丹田。
(3)呼吸。吸氣時,拔頂提肛,收縮外腎和小腹,以意領氣,暗示室外之氣隨著自己的吸氣動作,從頭頂百會穴處下行到膻中穴;呼氣時,放鬆二陰,全身放鬆,以意領氣,氣從膻中下沉丹田穴,不做暗示和意守一吸一呼反複練習。
(4)收功。兩手重疊,右手搭在左背上,以左勞宮穴按壓在肚臍上,順、逆時針方向各揉32次,然後雙手搓熱收功。
注意事項:
(1)強調意與氣合,即以意領氣,就是暢通人體與自然界裏混合氣的結合。
(2)強調采氣和聚氣結合,即采氣時意念頭頂青天,腳踩大地,人體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把天氣、地氣和身體裏的混元氣在丹田穴聚合。
(3)強調時間,即卯時(5~7點)為最佳采氣時間。
長嘯運動健身法
清晨,在樹木蔥鬱的公園裏,常常聽見有人引頸長嘯,其聲發至肺腑,悠長清亮。但是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甚至露出鄙夷的神色。其實他們沒想到長嘯也是一種健身方法。
嘯,有鍛煉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功能,喊出丹田的內蘊之力。實踐證明,規律地嘯,吐故納新,是養氣的運動良方。更為重要的是,長嘯可以一吐心中的抑鬱之氣,有調節、振奮情緒的功能。嶽飛的《滿江紅》中有“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之句,那長嘯之聲無疑是為了抒發報國壯誌壓抑的憤怒之情。蘇東坡在《後赤壁賦》中寫道,他一個人爬上高高的崖頂,對著空曠的夜空“計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穀應,風起雲湧。”一聲長嘯,何等痛快淋漓,蘇東坡氣若無人,精神上得到一種毫無拘束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