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吐字發聲應用到健身和祛病延年上,這是前人絕妙的一項發明。吐字發聲最早可能應用在勞動中,比如,發“嗨”聲,能使正常的呼吸變成逆腹式呼吸。即發聲吐氣時小腹突然鼓起,這樣在瞬間可增加氣力。集體抬重物,利用發聲來協調動作,這可能是最初的、原始的然而卻是最基本的對吐字發聲的應用。
用吐字發聲來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早在秦漢就文字記載,此後曆代都有人研究,像梁代名醫陶弘景,唐代名醫孫思邈,當代的馬禮堂、郭林等人,都對這種吐字發聲功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馬禮堂先生結合自己多年實踐,編著了“六字訣”養氣功,這一功法,用六個字的不同口形,按五行學說,應四時變化,通過呼吸動作、意念導引,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秘陰陽、祛病延年的目的。六字訣是“噓、嗬、呼、泗、吹、嘻”。六字配以四季、五髒。如春天在萬物生長之際容易發生肝氣上亢,為防治肝病,可在呼氣時發出“噓”字,以平肝陽的上亢,如果肝病是實症,可發“嗬”字功泄;如肝是虛症,可發“吹”字功補。
馬禮堂先生用此法治愈了許多慢性病和疑難病,使千百人解除了痛苦,恢複了健康。
氣功大師、治癌專家郭林,根據中醫學的五髒、五行、五聲、五方的理論,認為人在氣功狀態下發聲與內氣運行有密切關係,互相影響,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總結出一套新氣功吐音法。這種高級功法,不僅能防治五髒六腑的慢性病、迅速提高肌體的免疫力,而且能明顯地使腫瘤(良性或惡性)縮小或消失。這種吐音功是當今攻克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深受癌症患者的喜愛,其獨特的療效已在國內外醫療科研部門引起極大的興趣和關注。
根據郭林的高徒黃韻曉女士的介紹,吐音功的功理是:利用體內丹田氣,按一定功法要領發出一種特定的聲波。這種聲波在發聲過程中,由發聲器官按一定頻率振動所引起的機體內部的諧振,能使內氣循經絡行至各髒腑,從而可以調節腑髒、平衡陰陽,增強人體免疫力。這種用內氣發聲的過程,本身就可以舒筋活絡,通暢氣血。再加上意念導引,可以使內氣和聲波集中向病灶循行,不但可以衝擊病灶,而且可以穿透病灶,促使它逐漸縮小以至消失。
采氣養生健身法
采氣是練氣功的根本,包括調心(意念)、調息(呼吸)、調身(姿勢)。采氣養生功是補氣運用“意”的一種手法,它源於宋代武學中的“奪氣”、“采氣”法門,是當時流行於宮廷內的一種秘傳功法。采氣,就是采取一定的程序,用嘴、鼻、毛孔來攝取自然界的外氣,借外氣助內氣,調動體內的真氣運行。真氣運行,具有它的特有規律和路線,並沿著這特有的路線有規律地充養全身,以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1.采日月星辰之氣法
(1)預備姿勢。上體正直,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內八字站立,雙手下垂,周身放鬆,兩腿微曲,舌頂上齶,兩眼似閉似開,露一線之光。
(2)意念。懸頂勾腮,含胸虛腋,收腹提肛。
(3)呼吸。吸氣時,雙手以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以順序向外旋轉,手心向後,指尖朝下;然後兩臂微屈,向前向上,逐漸抬起手,手指指向日、月、星辰某個目標,以意領氣,從丹田穴上升膻中穴;呼氣時,兩臂慢慢前推,兩手張開,坐腕,手指朝上,內勞宮穴對準日、月、星辰某個目標,以意領氣,從膻中穴下行丹田穴;再吸氣,屈肘收臂手指抓氣,以意領氣,使日、月、星辰之氣,由手心勞宮穴經兩臂到膻中穴;再呼氣,兩臂前推,兩手坐腕,手指向上,以意領氣,下沉丹田儲存。反複練習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