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操練健身篇(4)(3 / 3)

(3)意守。用默念字母配合呼吸,要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逐漸入靜,意守丹田,女性也可守膻中(兩乳之間)。似守非守,不要用意過重。

練強壯功健身法

強壯功的特點是姿勢多種多樣,呼吸比較簡單,但十分強調入靜。本法具有強身健體,適宜於治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髒病及肺氣腫等疾病。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1)姿勢。以盤腿坐式為主,也可用其他形式,如站式。

(2)呼吸法。姿勢擺好後,可作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用鼻作自然呼吸時,基本上按平日呼吸的節律和深度進行,隻要求把呼吸調整得“深、慢、細、勻”即可,此法適用於初練功者。做腹式呼吸時,吸氣時腹部要自然隆起,呼氣時凹下,呼吸之間不間斷,逐漸加深,直至每分鍾呼吸6~8次左右;但呼吸應自然輕鬆,切勿鼓勁用力,勉強追求深長。

(3)意守。意守丹田,這是求靜的基本方法,初練者可先用數息法,逐漸過渡到意守。一般來講,神經衰弱患者意守丹田,高血壓患者則宜意守湧泉或拇趾。

練按摩功健身法

按摩功就是運用自己的雙手,在體表部位或穴位進行按摩,以達到強壯身體、延年益壽、增強機體免疫能力以及未病能防、已病能治的目的。它是一種流行的自我按摩健身法。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1.頭部

(1)洗臉麵。用雙手摩擦生熱,順鼻兩旁、眼圈、前額及耳旁做洗臉狀,輕輕按摩18~36次。

(2)揉頭皮。以兩手手指插到頭發表皮上,輕輕來回交叉揉動18~36次。

(3)撫頸項。雙手交叉抱頭頸,頭稍後仰,雙手來回輕輕摩擦9~18次。功效:可使頭腦清醒。

2.眼部

(1)按太陽穴。手掌擦熱按摩太陽穴,順逆轉各9次。

(2)揉眼眶。大拇指基部擦熱,繞眼眶周圍運轉,順逆轉各9次。

(3)捏鼻梁。食指按兩眉中間玄關處。中指與拇指捏著眼內角,捏揉9~18次。功效:防治頭暈目眩。

3.耳部

(1)鳴天鼓。兩手掌稍用力按住左右耳孔,兩手指放在後腦枕骨上,食指向下彈叩風池穴18~36次。

(2)拔耳。以手掌按耳孔,緊壓急放,閉、開各3次。

(3)擦耳旁。用兩手食指、中指分置兩耳前後,上下輕輕按摩9~18次。功效:防治耳鳴、耳聾、頭暈。

4.口腔

(1)叩齒。先輕叩後齒18下,再叩前齒18下。

(2)攪海。用舌頭在口腔裏牙齒外麵運轉,左右上下進行約9~18次。

(3)漱津液。右手掌抱前額,左手按下頜,左右交叉按摩18次,鼓漱9次,然後用意引津液,分3次咽下。功效:增強消化功能。

5.軀體

(1)按胸肋。右手貼於左胸前,左手按在左腰處,自上而下反複按摩,另一側亦然,左右各按摩9次,可解除胸悶、腰酸。

(2)通氣海。右手掌貼在腹部臍孔上,循肚臍中心點,沿消化管道路線,輕輕推趕按摩,由右麵上左麵下,來回旋轉50~100周。可促進腸道蠕動。

(3)按命門。大拇指叉在腰前,四指尖貼在後背,呈反叉腰狀;上下微力按摩背部兩腎中問約18~36次。功效:強腎、治腰痛。

6.四肢

(1)捏合穀。兩手交叉,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虎口,做緊、鬆、捏、揉動作100次。可舒筋散血,刺激神經,治頭麵痛。

(2)叩內關。內關在手掌後兩筋間。兩手相對,三隻指尖和在腕骨三個穴眼上,來回叩動100次。可消除胸悶。

(3)扭膝。兩腳平行靠攏著地,屈膝微蹲;兩手掌置膝上,膝部前後左右呈圓圈轉動,左右各9次。可治下肢乏力,關節酸痛。

(4)按足三裏。足三裏在膝蓋骨外側三指寬處,經常按摩此穴,可治消化不良。

(5)擦湧泉。湧泉穴就是足底心。將右腳擱丁左腿上,右手掌貼在右膝蓋骨處,手指按四周,左手掌擦右足心,兩手同時摩擦18~36次,再換左腳。功效:防治失眠、頭昏。

練保健功健身法

健功健身法,主要是通過主動的肢體運動,達到疏通氣血、強筋健骨、除勞去煩、祛病延年的目的。

1.平衡氣血。兩腳分開直立;兩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彎曲,掌心向上,身體保持平直,腰向左彎,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適當程度後複原,再向右彎,動作同前,反複數次。功效:可降低血壓,鎮心安神。

2.心平氣和。兩腳分開直立;隨吸氣兩臂緩慢從身體兩側向前上、正中移動,直到手掌與喉平行,再隨呼氣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並以意領氣下沉,兩腿屈膝下蹲,直至兩手齊臍部,反複數次。功效:可調整呼吸。

3.舒筋活絡。自然站立;兩臂慢慢向前平舉與肩平,手心向內隨兩臂回撤,手背從兩腋、腰、尾骶關節方向向下按摩,並以意引導到湧泉穴,兩腿下蹲,重複數次。功效:可放鬆全身,舒筋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