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習慣好,讓你與健康親密接觸(2)(2 / 3)

⊙主食宜選擇血糖指數低的食物

血糖指數,是指吃了含等價於100克葡萄糖的食物之後,兩小時內血糖升高的曲線下麵積,與進食100克等量葡萄糖或白麵包後兩小時內血糖升高的曲線下麵積的比值。血糖指數反映了不同食物引起血糖應答的能力。一般來說,血糖指數低,意味著葡萄糖吸收速度較慢,血糖不會大幅度波動,對於控製血糖,減少胰島素大量分泌很有好處。而為大多數人所喜愛的精白米麵、餅幹、蛋糕等即是血糖指數高的食物。要降低血糖指數,應該注意搭配粗糧,比如糙米、全麥麵粉等。

小貼士

地中海地區的飲食模式被人們奉為最健康的飲食榜樣,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地中海飲食的標準菜單如下:

每日食用:麵包、通心粉(粗磨為佳)、米、玉米粥、土豆和多種穀物;蔬菜、水果、豆類和核桃;橄欖油(非精煉為佳);果味酸奶和低脂奶酪。

每周數次食用:魚、飛禽、雞蛋和甜食。

一月數次(或次數更多,但數量較小)食用:豬、牛、羊肉。

定期進行體育運動,飲用適量的幹葡萄酒。

掌握吃糖的限度

有人以甜飲料代替早餐,有人在饑餓的時候以糖果來充饑,這樣做容易導致胃腸脹氣、胃酸分泌過多、惡心、反酸等。

一提到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肥胖、糖尿病、沒有營養。實際上,這些與糖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人們對糖的認識大多隻停留在了表麵。

對糖的誤解

⊙“糖沒有營養”

首先要明確,葡萄糖是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是必不可少的。而糖的主要成分也是葡萄糖,即可以為人體補充能量的葡萄糖,所以說糖沒有營養是不科學的。沒有任何一種營養素能夠像糖類那樣快速提升人體的血糖水平。而且,糖類還是蛋白質的保護傘。

⊙“吃糖引發糖尿病”

在這裏,有必要為糖類開脫一下,說吃糖多容易得糖尿病是沒有證據的。得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因素、感染、環境、飲食等。可能有的人糖和脂肪攝入過多,引發肥胖,進而患上糖尿病,但這並不能說吃糖容易導致糖尿病。

吃糖要掌握限度

雖說糖對人體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是維持生命所需的必要物質。但是,吃糖過多,還是會引發很多疾病。

⊙齲齒

吃糖過多,會給口腔細菌的滋生繁殖提供良好的條件,逐漸溶化牙齒表麵的琺琅質。細菌腐蝕牙齒,因而就有了蟲牙。最好吃完糖漱漱口。

⊙維生素缺乏和營養疾病

大量吃糖後,血糖迅速升高,很快就有飽腹感。這樣就會降低食欲,還會影響消化吸收,從而造成其他營養物質的缺乏,尤其是維生素B1的缺乏,久而久之會出現厭食、嘔吐、消化不良以及煩躁不安等神經係統症狀。嚴重時出現麵色蒼白、肌肉鬆弛、抵抗力下降等營養不良症狀,還會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另外,糖的消化過程還會消耗大量的鈣,容易引起骨質疏鬆。

⊙影響視力

糖是產酸食物,會中和體內的鈣、鉻等堿性元素。而這些堿性元素是保持眼球彈性的材料之一,並能協助維持正常眼壓。從這個角度講,吃糖過多,血糖升高,容易導致近視。

吃糖四禁忌

⊙餐前不宜吃甜食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吃完甜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感覺到餓。甜食的特性就是可以延緩胃腸道的蠕動和排空,抑製食欲。正餐進食量減少,攝入營養物質不足以滿足人體所需,會引起營養性疾病。因此,餐前1小時應該禁食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