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除了含有酒精,還有其他營養成分。譬如黃酒中含有糊精、糖分、有機酸、氨基酸和部分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葡萄酒含有果糖、葡萄糖、戊糖等糖類,還有各種有機酸、多種氨基酸、維生素C(長期放置後部分維生素C會衰減)、各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啤酒一般含有5%的碳水化合物、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適量飲用酒,對人體還是有益的。
⊙適量飲酒可促進胰液等部分消化液分泌。
⊙適量飲用紅酒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研究發現紅葡萄酒的消耗量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之間存在引人注意的負相關關係。另外,大規模群體研究表明,少量飲用紅酒可降低血壓,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適量飲用紅酒還可抑製血小板的聚集,並增強纖維蛋白的溶解。
⊙適量飲酒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科學地飲酒
⊙若飲酒,可少量飲用低度紅葡萄酒
酒有很多種類,比如白酒、啤酒、黃酒、葡萄酒等。從人體的健康角度說,果酒中的紅葡萄酒對人的健康最為有利。據研究發現,紅葡萄酒含有一種被稱為槲皮素的成分。這種成分具有抗氧和抑製血小板凝固的雙重作用,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與人體血液暢通,因此不易導致心髒缺血,所以經常飲用紅葡萄酒可以減少心髒病的發病率。每日飲用紅酒不超過100毫升。
⊙不要空腹飲酒,飲酒佐菜要選好
不要空腹飲酒,應盡量在飲酒前吃一些碳水化合物類的食品。例如吃一點餅幹、果汁、麵包等。從酒精的代謝規律看,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因為酒精經肝髒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參與,酒的度數越高酒精含量越大,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也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富含蛋氨酸與膽堿的食品尤為有益。飲酒時應多吃一些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切忌用鹹魚、熏腸、臘肉等食品作為下酒的佐菜,因為熏臘類的食品中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在人體內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害肝髒,而且會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甚至誘發癌症。
茶——酒後飲用能醒酒?
茶葉中的茶堿可以迅速對腎髒發揮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進入腎髒。
現代醫學通過研究人飲酒後喝茶的生理變化也證實了以茶解酒不僅不科學,而且有傷身體。飲酒後,酒中的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髒中進行新陳代謝轉化為乙醛,進而轉化成乙酸,之後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而茶葉中的茶堿可以迅速對腎髒發揮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進入腎髒。乙醛是一種對人體有較大刺激性的有害物質,對腎髒損傷很大。經常酒後喝濃茶的人易患腎病。醫學研究還表明,酒精對心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而濃茶也有使心髒興奮的作用,喝完酒再喝茶,更增加了對心髒的刺激,這對於心髒功能不好的人來說是很不利的。所以,酒後、醉後最好不要立即喝茶,尤其不能喝濃茶,以免損傷身體,甚至不測。
啤酒——搭配海鮮絕妙無比?
如果吃海鮮時過多地飲用啤酒,就會使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多以至於不能順利排出體外,於是形成鈉鹽沉積下來,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
在夏天,冰涼的啤酒加上美味的海鮮真是一種絕妙的享受。特別是在海濱城市,啤酒加海鮮幾乎成了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可是殊不知這也為他們的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吃海鮮時喝啤酒容易引起痛風症狀,引發尿路結石、腳痛和關節炎。
一般來說,海鮮中含有豐富的嘌呤,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嘌呤分解成尿酸等,後隨尿液排出體外。然而,啤酒中豐富的維生素B1卻恰恰是嘌呤分解代謝的重要催化劑。如果吃海鮮時過多地飲用啤酒,就會使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多以至於不能順利排出體外,於是形成鈉鹽沉積下來,從而使人容易出現痛風症狀或造成尿路結石。每年夏秋季節,在全國各地,特別是沿海城市總有不少因喝啤酒吃海鮮而得痛風性關節炎的人。他們大部分人無痛風病史,發病後常表現為腳趾腫脹疼痛。這是因為足趾離心髒遠,溫度低,尿酸也最容易在此處結晶,並刺激腳部產生劇烈疼痛。可見,人們應該避免吃海鮮喝啤酒這種吃法,以預防痛風。有痛風病史的人則要禁食海鮮等含嘌呤較多的高蛋白食物,不喝或少喝啤酒。
小貼士
夏季飲啤酒四注意
劇烈運動後不要馬上飲用,以防止痛風;
不能與白酒混飲,以防止胃痙攣和急性胃腸炎;
飯前忌飲冰鎮啤酒,以防誘發腹痛、腹瀉;
氣溫過高時謹防啤酒瓶爆炸傷人。
鮮榨蔬果汁——營養豐富的最佳飲品?
榨汁的直接後果是損失了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和類黃酮、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即使是榨汁之後馬上就喝也是如此。
榨汁是在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困難,或者吃起來覺得口感不好的時候,用來促進蔬菜、水果攝入量的一種辦法。大家通常以為,將蔬菜、水果榨成汁之後,營養物質溶解在其中,應該比完整的蔬菜、水果更加有利於身體吸收。事實證明這是一種誤解,榨汁並不會使蔬菜、水果的營養變得容易吸收,甚至還會損失營養成分。用鮮蔬果榨出的果汁,雖然喝起來簡便,其實還是不如直接吃更使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