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飲食循道,讓營養不請自來(5)(2 / 3)

⊙肥胖容易導致高脂血症

肥胖的人有可能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造成高脂血症。久而久之,會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高脂血症還會造成腦血管硬化,容易發生腦卒中。

⊙肥胖者容易發生腦血管意外

肥胖使大腦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據調查顯示,肥胖者發生腦血管意外的概率遠遠高於正常體重者,腹部肥胖者更為嚴重。

⊙肥胖與心髒病

肥胖者心絞痛和猝死的發生率較體重正常者高4倍。這是因為超標的體重會增加心髒的負擔,造成心髒損害。體重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也會減小。

⊙肥胖者易呼吸困難

肥胖程度較輕的對於呼吸的影響不是很明顯,僅在呼吸功能檢查時有異常表現。肥胖嚴重的則有可能明顯氣短。因為他們的胸壁大量沉積脂肪,減弱了呼吸肌的功能,使呼吸負擔明顯加重。

⊙肥胖與脂肪肝

顯然,肥胖者體內脂肪過高,因此也會很容易引發脂肪肝。

⊙肥胖者易引發糖尿病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之一。長期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特別大,腹部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概率遠高於臀部肥胖者。

科學減肥

減肥,就是要求體內攝入的能量低於消耗的能量。因此,控製體重要從兩方麵著手:飲食和運動。

飲食,一般可以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減肥者要以高優質蛋白、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限製脂肪的食物為主。主要選擇蔬菜類、水果類、豆製品類,適量選擇蛋類、奶類、糧食類,少食用油脂類。補充蛋白質以白肉為優,如雞、鴨、魚、貝類;糧食可以粗細糧搭配,每天選用一些玉米麵、燕麥、蕎麥、小米,既能飽腹,產能量又少;注意選擇含糖量較低的蔬菜水果,如大白菜、冬瓜、苦瓜、白蘿卜等。烹調少放油,以減少心髒、腎髒的負擔。

單靠飲食來減肥是不長久的。攝入能量就必須要支出能量,這就要求我們要多鍛煉多運動,甚至參加一些體力勞動,都對減肥有好處。鍛煉身體還能提高人的抵抗力、免疫力,何樂而不為?

減肥的誤區

時下流行很多減肥的方法,比如以蔬菜代替主食,以土豆代替主食,不吃早餐法、素食、以水果酸奶代替正餐,等等。這些方法都是不科學的,不但不能起到減肥的作用,時間長了還可能因為營養物質得不到補充而誘發很多疾病。真正的減肥要遵循減肥之道:少吃多運動,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證膳食均衡,營養充分。

小貼士

給減肥支招

餐後喝茶,既可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又利於脂肪消耗,達到減肥目的。

冬瓜、白薯既有營養又能促進消化,有助於減肥,可以多取其作為菜肴。

動物油——要健康就應將它拒之門外?

適量的來自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對維護人體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多得讓人無從選擇。作為烹調菜肴必不可少的油,也一度讓人迷惑不已。植物油、動物油,吃哪種油更健康?

油——烹調的必需品

人的一生,以70歲壽命計算,所進食的油可高達1噸,甚至更多。如此大量的油進入人體內,它對人的健康產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沒有油就成不了佳肴,沒有油也就沒有健康的身體。食用油不僅供應能量,還供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缺乏這些必需的脂肪酸,會導致生長遲緩、生殖力下降、皮膚容易感染及傷口愈合不良等問題。食用油還可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胡蘿卜素的吸收。這些脂溶性維生素溶於食物油脂中,並隨同油脂在腸道中被吸收。不吃油或油脂消化吸收障礙時,往往會發生脂溶性維生素不足或缺乏症。

過食油——多種疾病的根源

油是必需的,每餐都要攝入,沒有油,菜就沒有了任何味道。正是被油的香味所誘惑,很多人吃油過量。而眾所周知,不知不覺中吃進去的油,可能會造成血脂增高和肥胖,並由此引發糖尿病、心髒病等疾病。如果采用油炸等方式烹調食物,更會引發癌症。看來,油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營養學會推薦的健康人每日食用油量不宜超過30克,以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為宜。

動物油——不能拒之門外的油

動物油,主要指豬油、牛油、羊油、雞油、鴨油等,因為所含飽和脂肪酸較高而不受人待見。但是,要注意的是,適量的來自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對維護人體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動物油所含有的飽和脂肪對人體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體正常代謝不可缺少的原料。

不過,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的確比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更容易黏著在血管壁上,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牛油、羊油、豬油,不宜多吃。

動物油與植物油交替食用最健康

植物油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所含不飽和脂肪比較高,不會黏著在血管壁上對人身體不利。但是,如今市場上的植物油,恐怕也沒有那麼值得你信賴。長期食用植物油會促使體內過氧化物增加,與人體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褐素,並在器官中沉積,使人衰老。此外,過氧化物增加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結腸癌的發病率。過氧化物還會在血管壁、肝髒、腦細胞上形成沉積,引起動脈硬化、肝硬化、腦血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