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由於製米工藝不發達,成品大米裏的雜質難以除淨,淘米主要為了去除雜質;現今的製米工藝可以將看得見的雜質清理幹淨,但是看不見的微生物細菌等仍需要清洗。隨著科技的進步,市場上開始出現免淘米,甚至勿淘米。國際上的免洗米標準是潔淨度小於100ppm,也就是說,雜質在米中的比例應小於百萬分之一。ppm數值越小,潔淨度越高。達到這個標準,才可以免洗,未達到這個標準的仍需要清洗。
散裝免淘米仍需淘洗
目前在超市裏能看到袋裝的免淘米或者散裝的免淘米,價格較普通的大米高出很多。真正的免淘米是不能受細菌或空氣汙染的,顯然,散裝的免淘米是不能被稱之為免淘米的,即使是袋裝的也應該是小袋,以保證短期之內吃完,而不會與空氣接觸導致汙染。實際上,目前很多生產廠家並不能達到國際通用的免淘米標準,標注免淘、免洗隻是商業行為,不能真正地免淘洗。
即使真正達到免淘標準的大米,買回家後最好也清洗一下。淘米次數太多,可能會造成營養的大量流失,隻需衝洗一兩次即可。
麵粉——越細膩越白越健康?
麵粉的白色是因為添加增白劑所致,並不是麵粉本色,所以不要以為白色的麵粉是最好的。
當你去購買麵粉的時候,當你麵前擺著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當你做手擀麵條的時候,你是不是看到麵是白色的就很欣慰?是不是喜歡白色細膩的麵粉勝過有點灰色甚至黃色的?但事實上,麵粉的白色是因為添加增白劑所致,並不是麵粉本色,所以不要以為白色的麵粉是最好的。
麵粉的加工
麵粉是由小麥磨出來的,麥粒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包裹在外的麥麩約占粒重的18%~25%;麥粒賴以發芽的麥胚隻占1%~2%;胚乳約占80%。胚乳與麥麩之間還有糊粉層粘連。麥粒經過製粉工藝加工,使麥麩、麥胚和胚乳分離,並將胚乳磨細製成人們食用的麵粉。麵粉加工是物理分離過程,並不會改變小麥胚乳原有的化學特性。
麵粉越白,蛋白質含量越低
評價麵粉質量的主要標準是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以及礦物質含量。麵粉越白,這兩者含量越低。
麵粉越白,蛋白質含量越低。市場上麵粉按照蛋白質含量的高低,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和低筋麵粉。筋度越低的麵粉越白,也就是蛋白質含量越少。按照精細程度,麵粉又可以分為特一粉、特二粉、一等粉、二等粉等等級。礦物質的含量越高,麵粉的等級越低。相反,其含量越少,麵粉的等級也就越高。
筋度越低,礦物質含量越少,麵粉越白。顯然,麵粉越白,營養物質含量越少,不利於健康。更重要的是,麵粉之所以白,是因為使用了增白劑。增白劑是一種叫做過氧化苯甲酰的過氧化物,它使麵粉增白的原理大致是在氧化過程中釋放出氧原子,從而使麵粉增白;它還具有一定的殺菌防蟲效果,有利於麵粉的保管和儲存。但是,過氧化苯甲酰超標,會破壞麵粉的營養,導致麵粉中的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等天然成分喪失。過氧化苯甲酰水解後產生的苯甲酸,進入人體後要在肝髒內進行分解。長期過量食用,極易加重肝髒負擔,對肝髒造成嚴重的損害,引發多種疾病;短期過量食用會使人產生惡心、頭暈、神經衰弱等中毒症狀。
全麥麵粉重新受重視
正是因為增白劑有諸多不利於健康的地方,全麥麵粉得以再次受到重視。之前因為口感不好而少有人關注,但是全麥麵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它的營養價值是其他麵粉不能比的,因此,全麥麵粉越來越受人青睞。
不同級別的麵粉有不同的用途
越白的麵粉所含營養物質越少,這是不容置疑的。但這並不是說製作任何食品都要選擇帶灰色的麵粉。不同級別的麵粉有不同的用途。製作麵包就要用高筋小麥粉,以求麵包體積大、口感好;製作麵條、水餃就要用中筋小麥粉,以求其筋道、爽滑;而用低筋小麥粉製成的蛋糕鬆軟、餅幹酥脆。不同食品要求的麵粉質量各有不同,應視情況而定。
小貼士
如何選擇好麵粉
看:一看包裝上的廠名、生產日期、地址、保質期,盡可能選用標明不加增白劑的麵粉。二看麵粉色澤,優質麵粉顏色呈微黃或乳黃色,沒有黑點;而增白劑過量的麵粉顏色呈純白或灰白。三看麩星,麵粉加工時混入少量麩星是允許的,麥麩可食,但過多則不允許。
聞:正常的麵粉聞起來有麥香味,不會有酸、黴等異味;而添加劑過量、超過保質期、受汙染的麵粉沒有麥香味,甚至有異味或黴味。
嚐:取適量麵粉放入口中含1分鍾後,用牙咬幾下,口感好、不牙磣、不粘牙的為好麵粉;如果麵粉在口中成團、牙磣、粘牙、有異味,則為劣質麵粉。
測:手摸麵粉時手心有涼爽感,抓一把麵粉很快成團久而不散者則是水分過高。
大米——加堿熬粥更好吃?
加堿熬粥之所以節省時間,就是因為堿會破壞這些營養物質,使煮出來的粥又黏又爛。但是損失這麼多營養物質,代價未免也太高了。
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了無數的生活小竅門,比如用熱水煮大米粥不但節省時間,而且味道更香。人們也總結出加堿熬粥更省時,而且口味也不錯。但是,熬粥時加堿對人體健康會有怎樣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