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飲食循道,讓營養不請自來(2)(1 / 3)

首先,城郊附近的一些野菜也必然會受到工廠廢水、汽車尾氣的影響,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綠色健康。而且,田地邊的野菜也會因為農民對農作物噴灑農藥、施用化肥而受到影響。另外,現代生物學研究表明,野外自然生長的野菜為了適應惡劣的環境,在長期的生長繁衍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毒性物質,以抵禦外來侵害,比如香椿芽富集亞硝酸鹽。如果野菜的毒物含量較多,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

不僅環境汙染可能使野菜富集毒素,有些植物本身也具有毒性甚至劇毒,比如狼毒草、蒼耳子、毒芹、野生地等。因此,野外出行采摘野菜時,隻能采摘確認是無毒的野菜,對於自己不識、不能確定有毒無毒的野菜要堅決棄之,以免食用後發生不測。

小貼士

野菜的選購:最好在超市裏購買野菜,選擇包裝上印有國家“綠色食品”標誌的比較有保障。若在菜市場上購買,一定要確認是無毒野菜。

現采現吃:剛采摘下來的野菜味道最鮮美,久放的野菜營養成分會減少,口感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最好現采現吃。

菠菜——補鐵好菜?

菠菜中的確含有鐵元素,但是菠菜中的鐵元素隻有微量能被腸道吸收,其餘大部分與草酸結合形成沉澱,反而會影響鐵元素的吸收。

鐵元素的重要功能

鐵元素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種,人體內共含鐵4~5克,其中60%~70%存在於血紅蛋白中,參與氧氣的轉運、交換和組織呼吸過程,負責把氧氣輸送到身體的各個角落,並將組織細胞所產生的廢物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鐵元素還直接參與人體能量代謝,並影響著人體免疫係統。當持續缺鐵元素3~5個月時,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人體內的鐵元素無論是缺乏或過量都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隻有正常含量的鐵元素才能保持人體健康。

缺鐵症狀

從膳食中攝入鐵元素不足或鐵元素損失過多時,可能會引起鐵元素缺乏甚至缺鐵性貧血。出生6個月後的嬰幼兒、兒童、女性、孕婦和運動員都是缺鐵性貧血的易感人群。此外,酗酒者、素食者和常飲濃茶或濃咖啡的人群也容易患缺鐵性貧血。患者常有食欲缺乏、煩躁不安、精神委靡、疲乏無力、心慌氣短、頭暈眼花、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查體可以發現眼瞼、嘴唇、指甲蒼白,查血可以發現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具體情況又因嬰幼兒、青少年與女性而各有不同。

⊙嬰幼兒、青少年:愛哭鬧、睡中驚醒、精神委靡、厭食、挑食、生長發育遲緩、經常頭暈、失眠、感冒、發燒、咳嗽、腹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記憶力差、學習成績差等。

⊙女性:麵色蒼白、萎黃、唇無血色、發無光澤、失眠多夢、四肢乏力、畏寒怕冷、月經量少、閉經或量多、痛經、皮膚易產生皺紋色斑、口腔易發潰瘍等。

這些症狀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多數人把疲乏當成正常的生理反應,實際上,貧血是疲乏的重要原因之一。經常有效補鐵就能明顯改善疲乏症狀。

小貼士

缺鐵性貧血患者飲食禁忌

注意膳食纖維不要過量,否則會影響微量元素(其中包括鐵)的吸收。

不提倡純素的飲食模式,因為人體對植物性食品中鐵元素的吸收率低於動物性食品。

少食用過分精製的穀物,因為穀物中所含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鐵、銅、鋅、鉻等均在外皮部分。

不要喝濃茶及咖啡,這兩種食物會妨礙鐵的吸收。

菠菜並非補鐵良品

缺鐵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人們也在尋求多種多樣的補鐵方法。但是,我國的現狀是仍有兩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有人說,我平時做飯用鐵鍋,我也經常食用菠菜,怎麼會還缺鐵呢?這正是補鐵的誤區。首先,用鐵鍋做飯,人體吸收的鐵即從鐵鍋上脫落下來的微小鐵屑,至於每天能吸收多大量的鐵元素,能否滿足人體所需,卻是不得而知。再談菠菜。菠菜中的確含有鐵元素,但是菠菜中的鐵元素隻有微量能被腸道吸收,其餘大部分與草酸結合形成沉澱,反而會影響鐵元素的吸收。所以說,這兩種方法都不能滿足人體所需的鐵元素。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菠菜豐富的營養價值。菠菜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6、葉酸、鐵和鉀的極佳來源,它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和硒元素,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的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菠菜的菜葉中含有鉻和一種類胰島素樣物質,其作用與胰島素非常相似,能使血糖保持穩定。其豐富的B族維生素含量能夠預防口角炎、夜盲症等維生素缺乏症。多吃菠菜的確有益健康。

補鐵有道——強化動物性膳食

要說補鐵,應該從中國人的飲食結構談起。食物中的鐵可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兩類。前者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如動物肝髒、肉類、魚類中,這些鐵元素能與血紅蛋白直接結合,被充分吸收利用;後者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品中,如深綠色蔬菜、黑木耳、黑米等,須經胃酸分解後,再還原成亞鐵離子才能被吸收,而胃酸缺乏和很多膳食因素(如草酸、植酸等)等都會妨礙其吸收,利用率低,所以這些食物並不是鐵的良好來源。中國人的膳食恰恰以植物性食品為主,因此患缺鐵性貧血的風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