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性生活麵麵觀
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夫婦在懷孕期間多半會把性行為的次數減少甚至於禁欲,在懷孕期間這種行為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但好不容易熬過妊娠期又到了產褥期,這段時間就算想也不行,比起懷孕期間這段時間更難受了。
據英國婦產科學刊一篇報道指出,在產後8周有53%的新媽媽在性生活上發生問題,而在隨後的一年中有49%的人問題仍舊存在,其中隻有7%~13%的女性表示有這方麵的問題而需要協助,但仍然有1/4的人並沒有尋求專業的幫忙。本來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理應使家庭生活趨於圓滿,這時候反而卻像投進了一個變數,使得本以調適好的家庭生活產生波瀾。性生活雖不是夫妻生活的全部但卻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有性學家曾做調查發現產後一年是外遇及婚姻問題的高發期,雖然不能完全歸咎於性生活的不圓滿,但卻不可否認這一定是個重要的因素。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其原因,大部分的新媽媽在自然分娩時需要做會陰切開術,而這傷口需3~4周的時間才會痊愈,這時候就無法直接進行性器官接觸的性行為,習慣上新媽媽們多數會在坐完月子後,到醫院鑒定過,批下通行令才開始過夫妻生活。臨床上在產褥期過後仍然無法恢複正常性生活的夫婦,最經常抱怨的是,會陰疼痛、情緒低落及極度困倦等。所以性行為並不是單純的肉體接觸,還包括了複雜的心理情結,肉體上的不適大部分比較容易治療,而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勇敢的提出你的問題,千萬不要默默的承受,因為這將可能造成將來的性障礙,更把問題複雜化而難以治療。所以專家建議新媽媽要勇敢地麵對產後性生活,爭取做一個幸福健康的新媽媽,以使夫妻間的感情和婚姻生活更加穩固。
新媽媽分娩後月經的恢複
通常不喂奶的新媽媽可在產後6~8周恢複月經,哺乳新媽媽月經恢複較晚,甚至整個哺乳期都不行經。第一次複經月經量常較多,且多為不排卵月經,來過三四次後,月經和排卵才恢複正常。
新媽媽喂奶時,寶寶吸吮乳頭的刺激能反射性引起腦垂體不斷釋放催乳素,抑製卵巢排卵,不來月經。產後1個月內這種反應最強,到產後3個月左右,反應逐漸減弱,對排卵的抑製得到解除而恢複排卵,排卵是在月經來潮之前。根據資料顯示,未哺乳的新媽媽最早排卵在產後31天。
什麼時候可以在一起
產後的新媽媽又多了一個角色——為人母。初為人母,一切都是新鮮和興奮的,但是也有煩惱,這一時期的新媽媽對性生活有些淡漠,因為所有的心思都給了一個幼小的生命。如果夫妻還希望像以前一樣過正常和諧的性生活,就需要往後推遲一段時間,待新媽媽心理和生理恢複後再進行,這時新爸爸得有點耐心,幫新媽媽擺脫生理和心理障礙。
產後何時開始性生活仍取決於新媽媽和新爸爸。但是因為新媽媽產後生理上完全複原需要一段時間,專家建議在產後6~8周後再開始性生活為宜,對新媽媽保健無大妨礙,也是安全的。也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而定。如果新媽媽因陰道幹燥而疼痛,或因有過傷口縫合而不舒服,陰道潤滑劑可以提供幫助。特別是當新媽媽使用屏障避孕法時,建議用水溶性的陰道潤滑劑,因為它們不會破壞避孕套和避孕膜。同時,因為支撐陰道的肌肉在分娩時會變得鬆馳,從而影響了性生活的質量。因此,新媽媽在產後適當地進行鍛煉,可以幫助新媽媽得到全麵恢複。
哺乳期避孕方法
哺乳期新媽媽如何選擇避孕方法?
哺乳期新媽媽因為承擔哺育寶寶的重任,而有些藥物能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避孕藥或避孕針也不例外。因此哺乳期新媽媽不宜選擇藥物避孕。這是因為人工合成的避孕藥(針)中的激素可從乳汁中排出,影響乳量和乳質,降低乳汁中的蛋白質、脂肪和乳糖的含量,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如果沒有月經過多過頻、生殖道急性炎症、生殖器官腫瘤、宮頸口過鬆、重度子宮脫垂、子宮畸形或嚴重全身性疾病,且為了避孕、方便、安全、有效,就可選擇放置宮內節育器。如果是足月分娩,一般可在產後3個月放置,此時子宮已經恢複,宮腔形態與正常差不多,且多數還未恢複排卵,受孕概率低;若是剖宮產,就可在產後6個月後再放置。這是因為剖宮產使子宮前壁下段有手術瘢痕,使子宮複原較慢,過早放環不利於子宮複原。產後既不能服避孕藥,又不適宜放宮內節育器的新媽媽可選擇避孕藥膜、避孕栓或請丈夫選用陰莖套,這些方法既不影響內分泌、月經周期和性生活,又能達到較好的避孕效果。產後不哺乳的新媽媽,一般選用藥物或工具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