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教兒童學習書麵語言(2)(2 / 3)

我在智障兒童學院(Teachers’CollegeforDefectives)授課時,給教師們詳細地講述了這種方法。在該課程的第二年,我發放了有關該方法的講義。

現在我手頭還有近百份當年的材料。

以下便是25年前我當眾講授的內容,現在仍有200多位小學教師保留著它們。他們中的任何人,正如費拉裏教授(GFerreri)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樣,都從中獲得了頗多有益的理念:

這時我們給孩子展示印有紅色元音字母的卡片,他們會看到紅色的不規則圖形。然後我們拿出也漆成紅色的元音字母的木塊,讓他人把它們放在卡片的圖形上。之後,兒童必須臨摹這些元音字母木塊,以便將來會寫、會說。這些元音字母是根據它們形狀的相似性來排列的:

o,e,a,i,u然後兒童會聽到一些指令。例如,“給我找出o!”“把它放回原位。”

然後問:“這個字母念什麼?”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會犯錯,因為他們隻是看過卻沒有觸摸過字母,所以隻能猜測。可以做些有趣的觀察來揭示個體是視覺類型,還是運動類型。

隨後我們讓孩子觸摸畫在卡片上的字母。先是隻用食指臨摹,然後是食指與中指並用,最後像握筆那樣握著一根小木棍進行臨摹。在此過程中,兒童應當像寫字一樣去觸摸這些字母。

輔音字母被印成藍色的,根據形狀的相似性被擺放在卡片上。同時為兒童提供被漆成藍色的對應的字母木塊,以便它們能像元音字母塊一樣放在卡片上。跟字母表配套的,還有一套卡片。上麵繪有一個或兩個名稱以該字母開頭的物體的圖形。在草書字母前麵,繪有同樣顏色的小印刷體字母。

教師在念出一個輔音字母的語音時,應該指出相應的卡片上的字母,隨後念出卡片上所繪物體的名稱,要先發出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例如,m——mela(蘋果)。然後說“給我輔音字母m”“把它放回原位”“摸摸它”,等等。

這樣的練習中,可以了解到兒童的語音缺陷。

像寫字一樣觸摸字母會激發肌肉訓練,為書寫做好準備。我們的一個孩子屬於運動型。我們用這種方法教她,結果她在認識這些字母之前,寫出的字母就驚人地整齊,都是大約0.6厘米高。這個小女孩在手工方麵也表現得非常出色。

孩子查看、識別,並且像寫字一樣觸摸這些字母,這樣他們就同時為閱讀和書寫做好了準備。

觸摸字母的同時看著它們,通過感官的協調運作,使兒童在腦海裏更快地鞏固了它們的形象。稍後二者會分開:觀看用於閱讀,觸摸用於書寫。

根據兒童類型的差異,有人先學會閱讀,有人則先學會寫字。

因此,我沿著這條路線,多年前就開創了自己的閱讀和書寫方法。一天,我驚訝萬分地注意到,智障兒童在拿起粉筆後,能輕鬆地又快又穩地臨摹所有字母。這是他第一次“書寫”字母,他完成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得多。

正如我在講義中特別闡明的那樣,一些孩子常常在還不認得任何一個字母時,就能用筆漂亮地寫出所有的字母。我留意到正常兒童也是同樣的情形。

當時我說道:“肌肉覺是童年時期發展得最完善的感官。”因而寫字對兒童而言非常容易。而閱讀並非如此,它需要長期的指導、更高的智力發展水平。一方麵,閱讀包含了理解字義和調整發音,以便理解詞語的含義,而這一切都是純腦力勞動。另一方麵,書寫意味著兒童要把聲音轉化為具體字符。這個過程包含了動作,對兒童來說很容易。兒童的書寫能力和講話一樣——講話也是將聽到的聲音轉化為動作——是輕鬆、自發地發展起來的。然而,閱讀卻是抽象的智育的一部分。閱讀是一種將圖形符號所代表的思想解釋出來的技能,這種技能隻有晚些時候才能習得。

對正常兒童的早期實驗我針對正常兒童的最早實驗開始於1907年11月上旬。

自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兒童之家”在聖洛倫佐成立以來,3月7日又成立了第二所“兒童之家”。到7月末,我隻給孩子們做了實際生活練習和感官訓練。我這麼做是因為跟其他人一樣,受了“閱讀和書寫的教學應當盡可能地延遲,至少不應在兒童6歲之前開始”這個偏見的毒害。然而數月過去了,孩子們似乎在要求結束那些曾經驚人地發展了他們的智慧的練習:他們可以自己穿衣、脫衣、梳洗了;他們知道怎麼掃地,給家具除塵,把房間整理好,開關盒子,用鑰匙開鎖,在櫥櫃裏整齊地存放物品,以及澆花;他們會觀察,懂得如何隻通過觸摸來識別物體。於是,許多孩子走上前來直率地要求我們教他們閱讀和寫字。雖然我們拒絕了一些在進校時已經會在黑板上寫“o”的孩子的這一要求,但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是新挑戰。然後,許多孩子的母親來到學校,讓我們幫忙教他們的孩子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