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
牛奶中蛋白質、鈣、維生素、維生素含量豐富,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新媽媽健康恢複以及乳汁分泌很有好處。新媽媽每日飲用牛奶250~500毫升為宜。
小米粥
小米的營養優於精麵和大米。同等重量的小米與大米比較,小米中所含的鐵比大米高1倍,維生素B7比大米高1.5~3.5倍,維生素B7比大米高1倍,纖維素含量比大米高2~7倍。小米每100克含蛋白質9.7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72~76克。但要注意與其他米、麵調劑食用,以防造成營養不良。
雞蛋
營養豐富。尤其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維生素及鈣、磷、鐵較多。雞蛋是壯身和促進乳汁分泌的好食品,有利於新媽媽身體恢複和嬰兒生長發育。雞蛋宜選用配菜炒、荷包蛋、雞蛋羹等吃法,牛奶和雞蛋一起食用效果更佳。雞蛋不宜多吃,以每日不超過3個為宜,吃多了也吸收不了。
紅糖
紅糖以衝成紅糖水飲用為宜。其含碳水化合物豐富,每100克達96.6克,鈣和鐵含量也較多。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紅糖還含有幫助子宮收縮的物質,能促進惡露排出,並有止血作用。中醫認為,紅糖有補血、破淤、健脾祛寒的功效。新媽媽,尤其是在產後的頭幾天,兩餐之間飲用適量紅糖水,對身體複原很有益處。但應注意的是食用紅糖不宜過量。
雞肉
雞肉營養豐富,每100克含蛋白質20.5克,脂肪8.1克,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其蛋白質含量比牛、豬、羊肉都要多,而脂肪比牛、豬、羊肉要少,有利於新媽媽強身健體,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會使人發胖。如果產婦乳汁不足,為了增加乳汁可食用公雞肉。因為公雞的睾丸中含有雄激素,雄激素具有抗雌激素的作用,減少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從而有利於發揮催乳素的泌乳作用,使新媽媽乳汁增加,達到促乳的目的。新媽媽分娩後血液中雌激素與孕激素明顯減少,這就有利於發揮催乳素的泌乳作用,使乳汁分泌增多。反之,如果產婦吃燉母雞,由於母雞體內的卵巢中含有較多的雌激素,產婦吃後體內就增加了雌激素的含量,從而抑製了催乳素的作用,不能達到催乳的作用,反而減少了乳汁的分泌量。
肉湯
肉湯味道鮮美,能提高食欲,且湯水多,可使乳汁分泌增多。牛肉湯、排骨湯、公雞湯都可選用。最好用肉湯做麵湯、蛋湯,這樣營養更全麵豐富。
蔬菜
新鮮蔬菜含有大量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能防止產婦便秘。產婦還可以吃些黃豆芽,其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蛋白質是細胞生長的原料,能修複損傷的組織。維生素能增加血管壁的韌性和彈性,防止產後出血。纖維素能通腸潤便,防止新媽媽便秘。
藕中含有大量澱粉及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營養豐富,清淡爽口,能夠健脾益胃,潤燥養陰,行血化淤,清熱生乳。新媽媽多吃藕,能及早清除腹內淤血,促進乳汁分泌,有利於對嬰兒的喂養。
黃花菜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鈣、磷、鐵、胡蘿卜素,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並可消腫、利尿。
萵苣有清熱、利尿、通乳、活血等功效,產後少尿缺乳的新媽媽,多吃萵苣大有益處。
海帶含鈣、碘、鐵較多,對新媽媽和嬰兒都有益。此外,胡蘿卜、菠菜、白菜、柿子椒等炒瘦肉、炒肝都有益於產婦、嬰兒。蔬菜與肉、魚、豆腐同炒(煮),會使營養成分更豐富,對恢複身體和下乳有益。
水果
水果是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多的食品,能幫助消化,促進排泄,增加乳汁分泌,新媽媽每日應吃各種水果200~250克。水果不同於冷飲,不傷脾胃,也不會影響子宮收縮,產後吃水果對身體恢複和增加抗病能力以及分泌乳汁都有益。
鯉魚
新媽媽吃魚有益,吃鯉魚更為有益。鯉魚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族等。研究表明,鯉魚能促進子宮收縮,去除惡露,還有滋補、健胃、利水、利尿、消腫、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是新媽媽康複和催乳的理想食物。
產後滋補與保健食譜
發菜素雞絲
原料:發菜8克,麵筋2條,冬菇8隻,筍肉90克,青、紅椒各1隻,薑2片,蔥2根,蠔油15克,生抽15克,糖、香油、鹽、水各適量。
製法:
(1)麵筋洗淨,切絲;青、紅椒去蒂、籽,洗淨,切絲;筍、冬菇洗淨、切絲。
(2)鍋置火上,放油,下入青、紅椒絲略炒,盛起。
(3)鍋置火上燒熱,下蠔油,然後放入麵筋絲、冬筍絲、冬菇絲炒勻,盛起。
(4)發菜洗淨,用鹽、油、薑、蔥浸漬一下,瀝幹水分。
(5)鍋置火上,放入清水、糖、香油、鹽、生抽,煮滾,然後放入發菜、麵筋、冬筍、冬菇煮至收幹,再將青、紅椒加入炒勻,盛入盤中即成。
營養提示]發菜可以消滯解膩,含有豐富的纖維質,能消除影響消化、妨礙食欲的腐敗渣滓和物質,更可將之帶至直腸而排出體外,所以胃腹感覺積滯時,以發菜做菜或做湯,必見療效。且發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鐵、鈣、鉀等礦物質,有補血、烏發之效,適合產婦食用。
清燉羊肉
原料:羊肋條肉1000克,蔥段,薑塊,青蒜,料酒,鹽,味精,高湯。
製法:
羊肉洗淨,切成3厘米方塊;鍋燒熱,放油,待燒至五六成熱時,先下蔥、薑熗鍋,再將羊肉塊放入煸炒,炒到羊肉塊變色時,烹料酒,加高湯,燒開,用小火燉約兩小時,待肉已酥爛,湯已收了多半時,放蔥、薑、蒜等,加鹽、味精即可。
營養提示]由於產後急需恢複身體,產婦所需營養特點為高熱量,而單靠碳水化合物不能滿足產婦的需要,故需多吃些羊肉、瘦豬肉等動物性食品。
冬菇蒸鵪鶉
原料:鵪鶉3隻、冬菇15克、紅棗10克、枸杞5克、生薑5克、蔥5克,花生油8克、鹽3克、味精1克、蠔油2克、紹酒3克、胡椒粉少許、麻油克、幹生粉適量。
製法:
(1)鵪鶉洗淨砍成塊,冬菇切片,紅棗泡透,枸杞洗淨,生薑去皮切小片,蔥切小段。
(2)在鵪鶉塊中調入花生油、鹽、味精、蠔油、紹酒、胡椒粉、麻油、薑片、蔥段、幹生粉拌勻,擺入碟內。
(3)蒸籠燒開,放入鵪鶉碟,上麵撒上冬菇、紅棗、枸杞,用旺火蒸8分鍾,拿出即可食用。
(4)蒸時火要大,中途不能停火,以免影響菜的質量。
營養提示]和雞相比,鵪鶉含蛋白質高,脂肪少,對產婦能起到補血增乳的作用,並對產後流血不斷、神疲氣怠有較好的療效。
田七烏雞湯
原料:烏雞(竹絲雞)1隻,南棗6粒,陳皮塊,田七20克,水6碗,鹽1茶匙。
製法:
(1)南棗用水浸洗。烏雞宰洗幹淨,切去雞尾。
(2)田七砸碎,連同其他已洗淨的材料一並放入燉盅內,隔水燉4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營養提示]產婦分娩時身體大量失血,若欠進補,就會脾腎兩虛、麵黃乏力。要調理好身體,就應經常飲用滋補湯水。產婦飲田七烏雞湯,可達強心補血、祛淤止血的功用,當能補益身心,神采再現。
田七有消腫止痛、止血祛淤功用,產婦用田七煲滋補湯作食療,效果顯著。在藥材鋪買田七時,店員會將田七砸碎,以方便煲湯之用。田七表皮黑而有光澤屬正貨,表皮白則為移種品種。
烏雞義名竹絲雞,煲湯有食療作用,可益陰補血,補而不燥。
白斬雞
原料:嫩雞1隻(肉雞亦可),黃酒100克,薑50克,蔥50克,味精適量。
製法:
把雞洗淨去內髒、腳爪,鍋加水(能淹過雞),放入薑(拍碎),蔥(打結)燒開,再加黃酒、味精,旺火速將雞放進鍋裏,雞肉厚處朝下,5分鍾後再倒出雞腹白湯,共倒3次,燒15分鍾,將雞取出,放入備好的冷開水降溫,冷卻後斬好裝盤。吃時加進麻油、醬油即可。
營養提示]清香鮮嫩。有助於產後恢複體力,尤適用於產後惡露不下者。
油燜茭白
原料:淨茭白300克,香油10克,精鹽3克,白糖10克,麻油15克,植物油500克(約耗50克)。
製法:
(1)茭白切成4.5厘米長、0.5厘米寬的條塊。
(2)炒鍋上旺火,加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下茭白炸約1分鍾,撈出瀝油。
(3)炒鍋置火上,放入茭白,加醬油、精鹽、白糖、味精和少許清水,再燒1~2分鍾,淋入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營養提示]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維生素B1、B2、C、尼克酸等多種營養素。茭白有養血下乳、清熱利尿及退黃的功效,適宜產婦食用。
薏米紅棗湯
原料:生薏米100克,紅棗(去核)12粒,水4碗。
製法:
生薏米用水浸洗。將4碗水及生薏米倒入煲中。最後放入紅棗(去核),以文火煲45分鍾後,即可飲用。
營養提示]婦女產後飲滋補湯水,既希望調理好身體,亦想滋潤皮膚。飲薏米紅棗湯,可活血養顏,減少臉部蝴蝶斑或產後麵色黑滯及惡露不絕等問題。
紅棗味性平,有補氣、補血、健脾、養心安神功用。紅棗去核煲湯,湯水不燥。
奶汁鯽魚
原料:活鯽魚1條,約重500克,牛奶50克,豬油、蔥、薑、精鹽、味精、肉湯適量。
製法:
將加工好的鯽魚背部上切斜刀,用油煎或開水燙;勺內放底油,用蔥、薑熗鍋,添肉湯,加味精,將魚放入,燒開燉約20分鍾。熟後,把魚撈在大碗裏,取出蔥、薑塊,將勺內湯對好口味,撇去浮沫,加牛奶後,澆在碗內即可。
營養提示]鯽魚利尿消腫,通脈下乳,再加之營養極高的牛奶,非常適合哺乳期的婦女食用。
桑葚芝麻麵
原料:桑葚30克,芝麻30克,麵粉250克,精鹽、醬油、味精、豬油各適量。
製法:
(1)將芝麻去雜質,用清水洗淨,放入鍋內,用文火炒香盛出晾涼,搗成泥狀。
(2)把桑葚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於火上,熬煮2小時,去渣留濃汁。
(3)將桑葚濃汁放入盆中,加入麵粉,加少許水,揉成麵團,擀成麵片,切成麵條,稍加幹麵,用手抖散。
(4)將煮鍋洗淨,加水適量,置於旺火上燒沸,下入麵條後攪勻,燒至水開,再煮5~8分鍾。熟後撈出麵條,放入大湯碗內,加入豬油、精鹽、醬油、味精及芝麻拌勻,加少許麵湯,即成。
營養提示]此麵香鮮,味稍鹹。有健脾胃、補肝腎之功效。適用於體虛、腸燥、大便幹結者,對產後便秘也有一定療效。
大棗煮豬腳
原料:豬蹄500克、大紅棗30克、花生米30克、生薑10克、蔥10克,花生油10克、鹽6克、味精2克、紹酒10克、胡椒粉少許。
製法:
(1)豬蹄洗淨砍成塊,大紅棗泡透,花生米泡透,生薑去皮切片,蔥切長段。
(2)鍋內加水,用中火燒開,下入豬蹄,煮淨血水,倒出。
(3)另燒鍋下油,放入薑片、豬蹄塊,加入紹酒爆炒片刻,加入清湯、大紅棗、花生米、蔥段,用中火煮至湯色變白,調入鹽、味精、胡椒粉,煮至入味即可食用。煮時火不能太小或太大,以中火為佳。同時調味要晚,以免湯色不白。
營養提示]此菜能補血益氣,營養豐富,有通乳之效。對產婦乳汁稀少、體質虛弱及貧血有較好的功效。
老鴨燉豬蹄
原料:老鴨1隻,豬蹄1對,蔥1根,薑1塊,花椒少許,料酒、食鹽各適量。
製法:
(1)把老鴨宰殺後,熱水煺毛,剖腹去內髒,切成小塊,放入開水鍋中汆兩分鍾撈出,控去血水,洗淨備用;
(2)豬蹄刮盡毛垢,洗淨,劈破為兩塊;生薑切片,蔥切長段;
(3)砂鍋內放水適量,將老鴨與豬蹄同入鍋內,先用武火燒開,撇去湯麵上浮沫,然後投入薑片、蔥段、料酒、花椒,用溫火燉約2小時,至豬蹄與鴨均脫骨為度,放食鹽入鍋再燉數分鍾,即停火起鍋,分次食之。
營養提示]味道香美,肉酥爛,湯汁不膩,有催乳作用,適用於產後乳汁少的婦女食用。
蓮米薏仁燉豬骨
原料:蓮米6克,薏仁10克,豬排骨500克,冰糖100克,生薑、蔥、花椒、黃酒、鹵汁、小麻油、味精各適量。
製法:
(1)將蓮米去心,與薏仁齊入水洗淨,入鍋炒香,搗碎,用清水適量,置火上煮,取汁,待用。
(2)把豬排骨洗淨,切成小塊,待用。
(3)將生薑、蔥,清洗幹淨,薑切成片,蔥切成段,待用。
(4)把排骨、生薑、蔥、花椒放入煮鍋內,加入藥汁,置火上煮至七成熟,去泡沫,撈出排骨晾涼,將鹵汁倒入鍋中加冰糖,在溫火上燉1小時,烹入黃酒後,成濃汁即可。
營養提示]薏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維生素B1,它還具有抗癌作用。豬排骨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B1、B2等。
“蓮米薏仁燉豬骨”為我國民間傳統的食療方法,味美不油膩,可以補氣健脾,既富有營養又可開胃,是產婦“月子”裏的補療佳品。
白汁牛肉
原料:牛肉、馬鈴薯,薑片、色拉油、蔥適量,鹽、味精、酒少許。
製法:
牛肉洗淨切方塊,用滾水先燙煮一分鍾撈起。馬鈴薯去皮,切方塊洗淨。先放蔥薑炒香,再放牛肉翻炒3分鍾後,加水、調味料、馬鈴薯,用小火繼續煮20~30分鍾後,即可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