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飲食的合理安排
一般來說,分娩後1~3天,應吃容易消化、比較清淡的飯菜,如煮爛的米粥、麵條、新鮮瘦肉炒青菜、鮮魚或蛋類食品,以利身體恢複。
過3天後,就可以吃普通的飯菜了。但不要飲酒和吃辛辣食品,如辣椒、芥末、生薑等,還應注意飲食衛生,以防患胃腸傳染病。另外,雞蛋也不宜吃得過多,天吃3~4個足矣,吃多了會引起消化不良。副食安排上的原則也應是葷素搭配,稀幹兼有,少吃多餐,並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節比例。如有便秘可多吃些水果和新鮮蔬菜;如患有貧血可多吃些動物的肝髒和血。為保證授乳的需要,晚上可加一餐米粥或點心等。
新媽媽活力十足的飲食重點
產後飲食絕對不可以馬虎。產後準媽媽的飲食重點一定得符合下述三個條件,一是補充因生產所消耗的體力;二是可充分製造乳汁;三是避免發胖。新媽媽們要做到產後活力十足,應該做到:
(1)確認一天所需的熱量。
應確定產後新媽媽所需的熱量,一般完全母乳喂養者一天約需2500千卡;單純牛奶喂養者一天約要1800千卡;若為混合喂養的情況,則依照乳汁分泌情況來決定所需的熱量。乳汁分泌不足的人若與完全母乳喂養的人吃的一樣多,就會攝取過量的熱量。
(2)重質不重量為基本之道。
對於熱量或營養所需量不甚了解的人,應遵循控製食量、提高品質的原則,而其要點為平衡膳食,各種食物都吃。
(3)嚴控脂肪的攝取。
懷孕中,母體為了準備授乳而儲存了大量的脂肪。因此產後不可食用過多含油脂的食物,否則乳汁會變得黏稠,乳腺也容易阻塞,因此為產婦做菜時應少放點油。
(4)盡量少吃零食及泡麵。
零食及泡麵類食品一旦吃進體內全都將轉變成脂肪,而且食用過多的點心也會破壞整個飲食均衡。另外需注意泡麵食品中含有大量添加物,對產後媽媽營養不利。
(5)煮過的蔬菜比生的好。
維生素在授乳期將經由母乳轉給寶寶,同時維生素對母親本身來說也是不可欠缺的營養素,因此每天都需食用含豐富維生素源的蔬菜,而炒過或煮過的效果將比生食好,尤其可增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6)多喝水。
多吸收水分可促進母乳的分泌,不過在身體恢複期喝太多水並不恰當,其實水分的補給可由豬肉料理或燉品等取得,而且還可攝取大量的維生素及蛋白質。
(7)早餐一定要吃。
許多新媽媽因為不習慣半夜授乳而被打亂生活的規律,因此出現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的狀況,結果常常忽略了早餐。其實授乳期的早餐要比平常更豐富、更重要,切記不可破壞一天三餐的基本飲食模式。
(8)補充充足的鈣質。
母體中的鈣質因為哺乳而大量流失,所以需注意鈣質的攝取及增進鈣質吸收的維生素。新媽媽可多吃香菇、蘿卜等促進鈣質吸收。
(9)遠離酒精和咖啡。
酒與過量咖啡將會滲入乳汁中,酒精類的熱量也相當高,一不小心就成了肥胖之源,因此新媽媽應遠離酒精和咖啡。
產後怎麼吃都不胖的要領
做了媽媽,還能保持好身材,並不是天方夜譚,新媽媽不妨按照下麵的經驗試試看:
第一,產後不要急著吃老母雞等發物。中國傳統習俗中,產婦生完孩子馬上就要吃老母雞補養,所以多數產婦在生完孩子後第一口喝的就是雞湯。雞湯不是說不能吃,而是最好晚幾天再吃。因為母雞等發物,吃後容易致胖。
第二,母乳喂養。母乳喂養能讓身材,尤其是臀部以下變瘦。
第三,停止母乳喂養後注意均衡飲食。由於在母乳喂養期間,寶寶的營養基本都從母乳中來,所以在哺乳期間,母親的營養一定要跟上,可以適當多吃些有營養的葷素食。但是停止母乳喂養後,很多媽媽暫時還沒調整過來,仍然大吃大喝。原來超過自身需要的營養都通過奶水供應給寶寶,而現在多餘部分則隻能轉到母親身上,稍不小心,就可能成為贅肉。
第四,晚餐注意適量控製。晚餐是瘦身最重要的一餐。常有人為減肥,早上不吃飯,中午吃一點點,到晚上飽餐一頓。殊不知:早餐不吃容易患膽結石,中餐吃不好容易營養不良,而晚餐大吃大喝,脂肪則在夜間瘋狂增長。
追求瘦身的同時,也要格外注意:
(1)產前不要因為減肥而虐待腹中胎兒,要知道孕期身材肯定會變形。
(2)隻要注意在腹部塗些滋潤的橄欖油,就能避免產後妊娠紋出現。
(3)在哺乳期間,不要因為惦記著減肥,而有意識地減少營養攝入,致使寶寶營養跟不上。哺乳期間,母親身上基本不會長肉。即使長了,喂奶也容易讓贅肉消掉。停止哺乳後,注意多吃綠色食品。適量多吃蔬菜、瓜果和牛奶,少吃薯條少喝可樂。聰明的新媽媽常以此為契機,改變自己愛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的壞習慣,減少致胖因素。
走出產後新媽媽的傳統營養誤區
傳統上產婦的營養有許多的誤區:
菜越淡越好(甚至不放鹽)
傳統上有一種看法,在產婦產後的頭幾天,飯菜內一點鹽也不放最好。事實上,這樣做隻會適得其反,略吃些鹽對產婦是有益處的。由於產後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產婦體內容易缺水和鹽,因此應適量補充鹽分。
多吃雞蛋(幾乎是全天雞蛋大餐)
雞蛋的營養豐富,也容易消化,適合產婦食用,但並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有些產婦一天吃一二十個,不但吸收不了,還會影響對其他食物的攝取,因此一般產後每天吃兩三個雞蛋就夠了。
忌口(隻吃小米粥加雞蛋)
不準產婦吃諸如牛羊肉、魚蝦類和其他腥膻之物,隻吃小米粥加雞蛋等一兩樣食物是不科學的。其實,產後需要充足而豐富的營養素,主副食都應多樣化,僅吃一兩樣食物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這也不利於乳腺分泌乳汁。
隻喝湯不吃肉(湯比肉有營養)
產褥期應該常喝些雞湯、排骨湯、魚湯和豬蹄湯,以利於泌乳,但同時也要吃些肉類。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那種“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新媽媽不宜以雞蛋為主食
產後宜吃容易消化而且營養豐富的食物,雞蛋就是很好的營養品之一,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卵磷脂、核黃素和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不少產婦以它為主食。雞蛋作為營養品之一是正確的,但以其為主食甚至有的產婦除了喝稀飯其他全部食用雞蛋,這就不科學了。單一的飲食,所含營養物質的種類畢竟是有限的,過多地食用雞蛋而忽略其他營養素的攝人,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和身體的生理機能失調。
新媽媽不宜吃的食物
新媽媽坐月子期間,既需要大量營養,又要注意科學飲食,以下幾類食物,新媽媽們最好別吃。
生冷食物
產後身體氣血虧虛,應多食用溫補食物,以利氣血恢複。若產後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容易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並且不利於惡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辛辣食品
如辣椒,容易傷津、耗氣、損血,加重氣血虛弱,並容易導致便秘,進入乳汁後對嬰兒也不利。
刺激性食品
如濃茶、咖啡、酒精,會影響睡眠及腸胃功能,亦對嬰兒不利。
酸澀收斂食品
如烏梅、南瓜等,阻滯血行,不利惡露的排出。
冷飲
如雪糕、冰淇淋、冰涼飲料等,不利於消化係統的恢複,還會給產婦的牙齒帶來不良影響。
過鹹食品
過多的鹽分會導致浮腫。
麥乳精
麥乳精是以麥芽作為原料生產的,含有麥芽糖和麥芽酚,而麥芽對回奶十分有效,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新媽媽不宜食用過量味精、不宜喝茶食用味精是有益無害的,但產婦不宜食用過量的味精。因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授乳的產婦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再食用過量的味精,大量的穀氨酸鈉就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穀氨酸鈉能與嬰兒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結合,形成不能被身體吸收的穀氨鋅而隨尿排出,從而導致嬰兒鋅的缺乏。嬰幼兒缺鋅不僅會出現味覺差、厭食等狀況,還可能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以及性晚熟等不良後果。
產後不宜喝茶
新媽媽分娩以後體力消耗很大,氣血雙虛,產後應臥床休息,以利體力恢複。
多進湯汁類飲食,以增加乳汁的分泌。但產後不宜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鞣酸,它可以與食物中的鐵相結合,影響腸道對鐵的吸收,從而引起貧血。茶水濃度越大,鞣酸含量越高,對鐵的吸收影響越嚴重。
另外,茶葉中還含有咖啡因,使人精神振奮,不易入睡,影響產婦的休息和體力的恢複,同時茶內的咖啡因可通過乳汁進人嬰兒體內,容易使嬰兒發生腸痙攣和忽然無故啼哭現象。所以產婦產後不宜喝茶。
新媽媽要謹防產後便秘
大多數產婦在產後幾天往往會發生便秘,這雖不是大病,但也頗不舒服,還會引起腹脹,食欲下降。此外,大多數產婦在懷孕期間由於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患有不同程度的痔瘡,便秘會加重痔瘡的症狀。這些都影響產褥期的身體恢複。
其實產婦便秘是可以預防的,可通過身體運動,促進腸蠕動,幫助恢複肌肉緊張度。健康、順產的產婦在產後第2天即可開始下床活動,逐日增加起床的時間和活動範圍。也可以在床上做產後體操,進行縮肛運動,鍛煉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門部血液回流。具體方法是做忍大便的動作,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每次10~20次,早晚各1次。
產婦的飲食要合理搭配,葷素結合,適當吃一些新鮮蔬菜、瓜果,少吃辣椒、胡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尤其是不可飲酒。麻油和蜂蜜有潤腸通便作用,產後宜適當多食用。注意保持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便秘症狀較重,可以使用通便藥物。
產後不宜馬上喝雞湯
許多人認為女性產後早吃母雞肉、多喝雞湯是催奶的一個好辦法。而經科學分析證明,產後過早地吃母雞肉、喝雞湯,是造成產婦奶少或無奶的重要原因之一。
產婦分娩後,血中雌激素與孕激素濃度大大下降,這時泌乳素開始發揮作用,促進乳汁分泌。而母雞的卵巢、蛋衣中含有一定的雌激素,因此,產後過早燉食母雞,就會增強產婦血中的雌激素作用,使泌乳素的作用減弱,甚至消失,從而導致乳汁不足或無奶。然而,產後若能吃一隻清燉大公雞,則可使產婦乳汁增加。因為公雞睾丸中含有少量的雄性激素,具有對抗雌激素的作用。另外,公雞脂肪少,有助於產婦恢複較好的體型,嬰兒也不會因乳汁脂肪含量太高而引起腹瀉。
當然,產婦在乳汁比較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吃母雞的。此外,若發現有乳汁不通、乳房脹痛的現象時,不宜吃公雞發奶,而應先設法疏通乳房,以免引起乳腺發炎。
有人認為,母雞煮爛後營養全部溶解到湯裏去了,故民間有給產婦喝母雞湯而不給吃雞肉的習慣。實際上,雞肉雞湯二者都有營養,而且雞肉的營養價值還要高一些。在煨煮過程中,母雞肉中隻有穀氨酸等一些氨基酸在湯裏,其他成分仍在雞肉中。所以既吃雞肉又喝雞湯,才有利於全麵吸收雞肉的營養成分。當然,對於消化能力差的產婦應適當少吃雞肉多喝湯。
產後喝黃酒要適量
許多地方有產後喝黃酒的習俗。黃酒又稱米酒,是水穀之精,性熱,產後少量飲之可祛風活血,避邪逐穢,有利於惡露的排出,促進子宮收縮,對產後受風者還有舒經活絡之用。但飲用過量容易上火,並且可通過乳汁影響嬰兒。飲用時間不宜超過1周,以免使惡露排出增多,持續時間過長,不利於早日恢複。
產後不宜過量吃紅糖
坐月子吃紅糖是傳統習慣。紅糖是尚未提純的粗製食糖,因而保留的營養物質如鐵、鈣、胡蘿卜素等比較豐富,有補血和活血的功能,並且所含的大量葡萄糖能供給產婦能量,使產後子宮早日複舊。然而紅糖為粗製糖,其中雜質很多,飲用前應將其煮沸、過濾、除去雜質,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
產後不宜馬上服人參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婦女分娩後,為了迅速恢複體力,有些婦女立即服用人參。然而,從醫學角度看,產後是不宜立即服用人參的。
人參中,富含能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和心髒、血管的一種成分――人參皂甙,其能產生興奮作用,人服用後,往往會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寧等症狀,使產婦不能很好地休息,反而影響了產後身體的恢複。
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足則血暢”。人參是一種大補元氣的藥物,服用過多,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對於剛剛產後的婦女來說,是很不利的。在分娩的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如果服用人參,將嚴重地妨礙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而且還會加重出血。
產後滋補不宜過量
孕婦在分娩後,為了補充營養和有充足的奶水,一般都非常重視產後的飲食滋補。其實,大補特補,既浪費錢財,又有損於健康。
首先,滋補過量容易導致肥胖。肥胖會使體內糖和脂肪代謝失調,引發各種疾病。據統計,肥胖者冠心病的罹患率,是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
其次,新媽媽營養太豐富,必然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多,如果嬰兒胃腸能夠吸收,也易造成肥胖,易患扁平足一類的疾病;若嬰兒消化能力較差,不能充分吸收,就會出現脂肪瀉,長期慢性腹瀉,還會造成營養不良。
產後不宜馬上節食
女性生育後,體重會增加不少。因此,很多人為了恢複生育前苗條的體型,產後便立刻節食。這樣做很傷身體。
哺乳的新媽媽更不可節食,產後所增加的體重,主要為水分和脂肪,如授乳,這些脂肪根本就不夠。新媽媽一定要吃鈣質豐富的食物,每天最少要吸收2800千卡的熱量。
適宜新媽媽進食的食物
根據新媽媽所需要補充的營養成分,從有利於身體複原和哺乳的要求考慮,產婦宜多吃以下食物:
麵湯
麵湯是適宜新媽媽的飲食。新媽媽在產褥期可多吃掛麵湯或手工切麵湯,加上兩個雞蛋或瘦肉絲,再配上適量的西紅柿,或其他青菜。這樣既可為新媽媽補充營養,又有促進泌乳的功效,對母子均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