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維生素:素食也是各種維生素的來源。紅薯、玉米、莧菜、杏、李、葡萄含有維生素;糙米、芥菜含維生素B1;維生素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大量存在;維生素的獲取可以靠曬太陽、吃蛋黃,等等。
營養專家建議,素食的孕媽媽一定要多吃豆類製品,因為這類食品所含的蛋白質是植物蛋白中最好的一種,其中的氨基酸構成與牛奶相近,而膽固醇含量比牛奶低,並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增加血液中的遊離氨基酸。此外,由黃豆製成的豆漿中含有鉀、鐵、維生素等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是一種理想的營養飲料。
綜上所述,素食的孕婦在孕期如果特別留意調配自己的膳食,每天堅持吃豆類及豆製品、穀物(包括粗糧)、植物油、各類蔬菜和水果,經常曬太陽,就不必擔心營養缺乏。
如何應對孕期五大不適
惡心嘔吐、便秘、貧血、痙攣、妊娠毒血症是孕期常見的困擾準媽媽們的五大不適症,孕媽媽可以試試下麵的方法來緩解自己的不適。
1.惡心嘔吐
在孕初期至懷孕4個月左右,準媽媽會有不同程度的孕吐現象。如果清晨有惡心的現象,則可以在起床前食用高碳水化合物,如蘇打餅幹、果醬等。另外,要以少食多餐來代替以往的三餐規律。水分的攝取則以兩餐之間為佳,並盡量避免在餐中攝入大量流汁食物。
如果孕吐現象一直持續,或者準媽媽感覺心口灼熱時,則要避免食用油炸及高油質食品、味道很重的食物以及濃咖啡等,以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道黏膜,可以適當食用奶製品來中和胃液。
還要注意,盡量不要讓準媽媽聞到廚房的油煙味,或任何會引發惡心的氣味。
2.便秘
由於懷孕以後子宮增大,壓迫直腸,往往會使準媽媽發生便秘。因此懷孕以後要增加蔬菜、水果、水分的攝取量。同時,規律的運動與作息也將有助於改善便秘。
3.貧血
大部分貧血是由於缺鐵所引起的(即我們平時說的缺鐵性貧血)。因此,貧血的準媽媽應該在飲食中增加造血所需的鐵質、蛋白質、維生素B12、葉酸等成分,即多食肉類、肝髒、蛋類等。
4.痙攣
準媽媽日漸增大的子宮很容易壓迫血管及神經,使腿部血液循環不良,出現痙攣的現象。準媽媽在飲食方麵要保持營養均衡,多攝取富含鈣、鉀、鎂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蔬菜等。
5.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一種綜合性病征,症狀包括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以及突然的體重上升。對準媽媽來說,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如果有病征出現,則要及時就醫,專業醫生會根據不同的病情進行治療,並在飲食方麵提出建議。
孕媽媽喝水學問大
水是人體內重要的溶劑,各類營養素在體內的吸收和轉運都離不開水。孕期內,準媽媽體內的血液總容量將增加40%~50%,因此更要保證水的供給充足。每天需喝水6~8杯,再加上食物中含的內生水共計2000毫升。清晨起床後喝一杯新鮮的溫開水是非常好的習慣。
定時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上班後、下班前,先給自己倒1杯水;外出辦事時也別忘了帶水。孕早期多喝水可避免脫水,還可以降低血液中能引起孕吐的激素濃度。孕媽媽還可以準備一台榨汁機,為自己製作新鮮而富有營養的果汁和蔬菜汁,而且將來也用得著。妊娠後期,為預防水腫,晚上要少喝水,但是全天水的供應量還要保證。對付孕期水腫,控製食鹽量比控製飲水更重要。此外,喝冬瓜湯、鯉魚湯有利水消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