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連鎖企業經營管理規範(2)(2 / 3)

加盟店目標平衡店數=5.6萬元—2.175萬元0.24萬元+0.3萬元=6.4≈7家

(2)收取每月每店定額2萬元的商譽月費時,計算如下:

全部為加盟店時:

總部每店每月供應商品獲利額=12萬元×50%×5%=0.3萬元

加盟店每店收益=0.2萬元+0.3萬元=0.5萬元

全部為加盟店的目標平衡店數=5.6萬元÷0.5萬元=11.2家

若直營店為兩家時:

加盟店的目標平衡營店數為=(5.6萬元—1.45萬元)÷1.45萬元=8.3≈9家

第三(節)規模不經濟的規避管理

一、單店利潤提升

1.業績的提升

業績主要的提升方向有三個:新客戶的開發;顧客購買額的提升;客戶來店頻率增加等。其具體做法如下:

(1)明確的經營定位。企業的重新經營定位,明確企業的主力客戶層與主力商品、服務品項,確立客戶的認同。

(2)完善的年度促銷計劃。由年度促銷計劃的製訂與執行,來活躍各單店的氣氛、提升人員士氣、增進企業知名度,進而以客戶的認同,提升平均顧客購買額與來店客數。

(3)組合商品開發。組合式、套裝式商品的開發設計,重新賦予商品或服務項目新生命與麵貌,使商品能更迎合客戶需求,並與客戶的生活能更切合,增進客戶的認同,提升顧客購買額。

(4)新商品開發。不斷地開發與引進合乎企業定位與更受客戶喜歡的新商品,使客戶進入本連鎖係統門市時,能更滿意,從而增加新客戶。

(5)商品品質再提升。總部與各單店能對銷售商品作最嚴密的管理,不斷提升本公司銷售商品的品質,確立客戶對本公司商品或服務的信賴與認同。

(6)服務流程的再檢討。針對本企業內商品管理與服務作業流程再簡化,以符合顧客導向為基本原則,讓客戶到本連鎖店消費能更滿意,以加深其對本企業的印象,提高來店消費頻率,並能主動為連鎖店宣傳。

(7)商品的陳列更人性化。商品陳列管理,采用生活形態化的陳列設計,使客戶消費時能更人性化、豐富化、係列化,以便利客戶的選擇與購買,可提高顧客購買額與來店客數。

(8)人員服務應對訓練再加強。針對各級門市人員,客戶服務與銷售應對技巧,定期實施在職訓練來提升商店服務品質,使客戶對本公司的服務質量能更滿意,提升客戶的來店消費額度。

(9)團體、會員客戶組織係統的建立與運作維係。強化企業與客戶關係,對已購買本公司商品的客戶,建立完善的售後服務係統,使客戶購買本公司的商品無後顧之憂。針對老客戶、團體客戶、會員客戶給予特別的回饋或服務,並建立客戶推介的折扣或分紅製度,使客戶主動介紹新客戶或提高消費金額。

(10)企業形象與識別係統的再促進。有關公司企業形象與識別係統的製作物,經過整體的整合並強化,使客戶對本企業能留下更好、更深刻的印象。

由上述方法提升各單店的營業額,使各單店營業額增加,提升毛利額,讓各單店獲利提升,使連鎖企業整體營運營業額獲得全麵性的提高。

2.毛利的提升

毛利的提升,可區分為平均毛利率與經營毛利額的提升,具體方法有如下幾種:

(1)新商品開發。總部不斷開發高回轉的商品,可提高單店運作效率,開發高毛利商品,加強高附加價值服務性商品的開發引進,都可以提高平均毛利。

(2)淘汰低回轉低毛利商品。依照各單店單品的營業回轉率單品毛利率=貢獻力的公式,對商品進行計算排行,排行在最後5%的為準備淘汰的商品,淘汰貢獻力低的商品後,可使各單店引進較高貢獻力的商品,同時可提高商品平均毛利額與商品回轉率,進而使各單店營運效率提高。

(3)商品進價的降低。對銷售量高、回轉快的商品,公司建立總庫或於各單店建立庫存,一方麵可減少缺貨情況發生;另一方麵可使每次采購量提升。總部經統計後,以該商品的年度銷售總量與供應廠商進行協商議價,可降低商品的進貨成本或獲得較佳付款條件。

(4)自有商品的開發。對銷售情況好、回轉快或毛利低的商品,自行開發自有品牌或國外同級名牌商品在國內代理權的取得,可提升各商店的平均毛利。

采用上述方法可有效提升各單店經營毛利額與平均毛利率,使整體總平均毛利率提升,進而提升總部獲利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