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采用POS係統,商品主檔(含售價)可由總部直接下發到各店。
(3)在商品陳列處的價格標示卡上標明售價。
(4)監督人員經檢查價格標示是否與價格標簽一致。
(5)各連鎖店在授權範圍內的價格變動,應依照規定填寫變價表報備;在授權範圍外的價格變動,則依授權程序申請。
二、價格調整
在持續經營過程中,靈活地調整價格,不但是重要的策略,亦是對連鎖總部管理能力的挑戰。價格調整可視情況分為短期性(臨時性)及長期性兩種。
1.適合短期性的狀況
(1)商店舉辦特價促銷活動。
(2)商品流行季(節)將至。
(3)商品有效期限將至或新鮮度變差。
(4)商品破損(或包裝受損)。
(5)對應競爭者的做法。
2.適合長期性的狀況
(1)采購進價成本調整。
(2)進口關稅調整。
(3)政府開放或管製進口。
(4)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
(5)調整價格政策。
3.價格調整需要考慮的因素
許多連鎖店在新商品定價時非常慎重,但對於價格調整卻未賦予同樣的關心。實際上,每次調整價格時,都應像第一次定價一樣,甚至要考慮更多因素,以避免不良後遺症,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消費者是否會接受或有更多的惠顧,對銷售量增減影響如何,對利潤影響又如何。
(2)競爭者會采取哪些應對措施,對我方的影響如何。
(3)商品供應者的反應如何,讚同還是阻止。貨源是否能充分掌握。
三、應對價格挑戰
“價格戰”是經營企業最直接且危險的競爭手段,而連鎖店在遭遇競爭對手的價格挑戰時,應如何自處呢?我們可從下列幾種層麵來探討:
(1)了解價格挑戰是來自整體性還是區域性,連鎖店則要以整體性或以局部區域性來回應。一般而言,價格回應仍以局部地區為宜。
(2)商店所販賣的商品是以日常用品還是奢侈品為主。以日常用品為主的商店,其替代性較高,“價格”影響性較大,而連鎖店的回應措施可為:
不動聲色,維持原價。
維持原價,增加其他服務。
相同商品降價。
選擇其他不同商品降價。
不販賣相同的商品或品牌。
而以奢侈品為主的商店,“價格”相對影響性較低,連鎖店的回應措施可為:
維持原價。
維持原價,增加其他服務。
維持原價,提高相對認識品質。
(3)連鎖店要考慮回應降價的損失金額是多少,持續期間會有多長,競爭對手或其他潛在對手是否有下一輪的反製活動。
(4)對於連鎖店的企業定位及企業形象是否有影響。基本上,連鎖店在麵對“價格挑戰”時,其策略出發點,仍以“非價格競爭”的手法回應為宜,采用“價格競爭”應是萬不得已的險招。隻有以價格訴求形成的業態,如平價店、折扣商店、減價商店等,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