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理解顧客心理(2)(2 / 3)

顧客價值=20年×4次×3件×80元×40人=76.8萬元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位顧客對門店有不滿卻沒有投訴,而是默默離開,再也不惠顧,那麼無形之中,門店就相當於損失70多萬元。這說明我們需要顧客的投訴,如果他們不來投訴,我們就不知道自己的問題。隻有清楚了問題,才能及時解決,使門店服務得到不斷完善。

一、了解顧客投訴的原因

顧客投訴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不管是何種原因,作為店方首先應誠懇地向顧客表示歉意,因為讓顧客在購物完後再來到門店,是我們給顧客添了麻煩。顧客投訴的原因一般來自兩個方麵:

1.商品方麵

顧客在這一方麵的投訴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商品的工藝問題,例如:拉鏈不平整、衣領不對稱等。

第二,商品的質量問題,例如:服裝縮水、褪色、破洞等。

第三,商品的汙損問題,例如:商品被染色或有髒物等。

2.服務方麵

此方麵問題主要在於銷售過程的感受,投訴多集中在導購的服務方式方麵。

第一,介紹商品時出現錯誤,例如:將混紡的針織毛衫說成是純毛的,導致顧客做出錯誤的選擇。

第二,價格說錯導致多收顧客錢款。

第三,講話不禮貌,用詞不當,語氣讓人難以接受。

第四,導購表現出輕視、傲慢的態度,對顧客詢問敷衍了事。

二、認真傾聽顧客敘述

處理顧客投訴是很棘手的問題,這需要經驗的積累。在遇到比較重大的投訴而無把握解決時,應對顧客說:“請稍待,我去請負責人來。”

在處理投訴過程中,第一步就是一定要耐心地認真傾聽顧客對問題的描述,不論顧客情緒多激動,或是說多久,都應仔細聽完,並做好顧客投訴記錄。同時,使顧客確信你已完全明白問題的實質與嚴重性。在傾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五點:

第一,導購應表現出認真、慎重的態度。

不論何時,導購都應表現出對顧客的認真態度,不可以在顧客很生氣的時候微笑。在記錄顧客投訴時,以積極的方式傾聽,比如在適當的時候以點頭表示理解,在不十分清楚的時候適當提問,請對方進一步說明。

第二,接待顧客要有感情。

從顧客的角度分析顧客碰到的問題。多征求顧客的意見,爭取以顧客滿意的方式解決問題。以誠待客,可以降低顧客的抵觸情緒。在顧客傾訴時,導購不要辯解,那會使顧客覺得自己不被信任而發怒。等顧客說完整個情況,發泄得到滿足,情緒平息下來後,導購再冷靜地與其溝通、協商,事情就比較容易解決。

第三,要記得顧客投訴是好意。

顧客對門店投訴是因為信任門店,因為他們相信在投訴後會得到滿意的解決。大部分顧客在接受了不滿意的服務或商品後不會投訴,因為他們或是對投訴結果沒有信心,或是不知道該如何投訴,或是不願花費時間、精力來投訴。我們應該多歡迎顧客來提意見,這些都是門店寶貴的財富。

第四,不可與顧客爭辯,不可指責顧客。

即使顧客的投訴是不合理的、錯誤的,也不可與顧客爭辯。事實上,在現實工作中很多導購很難做到這一點。當怒氣衝衝的顧客在自己麵前大發脾氣,卻不是因為自己的錯誤造成的,有時會很難用理智控製自己的情緒。可是,與顧客爭辯是很不明智的做法,這樣有可能會失去這位顧客以及他背後的朋友圈,最終的失敗者則是我們自己。圓滿解決問題的原則是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不是指責誰該負責。

第五,從投訴中進一步了解顧客。

任何一家門店都會遇到顧客投訴的現象,即使導購盡力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有時也不可避免。因此,當有顧客投訴時,導購不必如臨大敵,過於緊張,應保持一貫熱情的態度,認真了解顧客的想法,找到好的解決辦法。同時,從中吸取教訓,預防類似的投訴再次發生。

三、與顧客溝通,達成共識

從表麵上看,投訴的顧客與導購的關係是對立的,意見不會統一。這是因為顧客與導購的立場不同,涉及的利害關係也不同。事實上,兩者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都是通過買賣商品提高雙方的生活質量。投訴的顧客認為自己沒有得到與付出價值相當的商品和服務,希望能得到補償,以彌補自己所受的損失。所以,導購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