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連鎖經營容易導致企業忽視自身條件,片麵追求店鋪數量,最終由於膨脹過度而麵臨困境;(5)餐飲連鎖店的快速繁衍,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它要求一些特殊的條件。若以直營店方式發展,必須有雄厚的資金作後盾;若以吸引加盟方式發展,就要求特許人擁有獨特、不易模仿而又有效的管理技術,並且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並不是任何一個有意發展連鎖的餐飲企業都能具備的。
總之,連鎖的實力與知名度對整個餐飲業的發展的確是一大幫助。
盡管連鎖經營也有可能存在著上述這些劣勢,但這些劣勢並不會在每一個以連鎖方式經營的餐飲企業中體現出來。優勢與劣勢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連鎖經營方式本身,而在於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它。
連鎖經營的基礎:質量標準體係產品質量認證製度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國際化,為提高產品信譽,減少重複檢驗,削弱和消除貿易技術壁壘,維護生產者、經銷者、用戶和消費者各方權益,產生了第三方認證,這種認證不受產銷雙方經濟利益支配,以公正、科學的工作逐步樹立了權威和信譽,現以成為各國對產品和企業進行質量評價和監督的通行做法。
英國是開展質量認證最早的國家,早在1903年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用一種“風箏標誌”,即“BS”標誌來表示符合尺寸標準的鐵道鋼軌。1919年英國政府製定了商標法,規定要對商品執行檢驗,合格產品也佩以“風箏標誌”。從此,這種標誌開始具有“認證”的含義,沿用至今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受英國的影響,世界各發達工業國家也爭先采用質量認證製度,並給予了極大的注意力,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此於1980年成立專業技術委員會ISO/TC176,該委員會經過7年的艱苦努力,於1987年正式發布了第一部管理標準———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第列標準,它適用於不同的企業,包括製造業、餐飲業、其他服務性行業、建築業等。
1、餐館導入ISO9000族標準的作用很多餐飲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建立了一整套的內部管理規章製度,但是這些在經驗型框架下製訂的規章製度一方麵帶有明顯的事後型特點(如強調出了問題如何處罰),而且企業的這些規章標準化、規範化、量化程度低,可操作性差,各種管理製度、標準、規範不能形成封閉狀態,致使有些很好的製度規定和工作標準規範隻停留在口頭或紙麵上,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ISO9000族標準所強調的原則是事先控製性和動態管理,與傳統習慣操作方法有很大差異。一旦出了問題,馬上有糾正與預防措施進行處置並預防其再次發生。這種科學的管理方法無疑比我們熟悉的經驗型管理方法有較強的體係性和邏輯性。
具體而言,餐館和其他餐飲企業實施ISO9000標準有如下好處:·提高管理效率———質量管理體係能幫助餐館的經營者從瑣事中脫身,以集中精力考慮改製、資金運作等重大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保安和消防工作得到控製和規範管理;·采購工作得到規範管理;·按照ISO9000族標準建立起的法製化的管理模式,減少了餐館對個人的依賴,而更多地依賴集體的力量和相互製約的現代機製,使內部管理脈絡清晰、各崗位權責明確,便於員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並通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內部管理機製,增強餐館在不利市場環境中的應變能力,從而使餐館形成在經營管理中標準化、規範化、程序化的企業形象。
2、質量體係文件
(1)質量體係文件的構成餐飲服務質量體係文件一般由四個層次構成,即質量手冊、管理職責、崗位工作規範和質量記錄。
①質量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