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會用人,你的管理就會事半功倍(1)(1 / 3)

在任何一個企業、團隊裏,往往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任何一個人,不可能方方麵麵都出色,也不可能每一個方麵都差勁。因此,用人之道的根本在於善於發現、發揮下屬的一技之長,這樣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不在於自己有多大本事、能幹多少事,而在於他清楚地了解每個下屬的優缺點,將他們放在正確的位置上,讓他們做正確的事情。這樣才能輕鬆管好人才、用好人才,推動企業發展。

1劉邦拜將,曹操點兵——你找到最適合的人了嗎?

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選人、用人層麵的競爭。用人層麵的競爭,關鍵在於選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選人也是一種用人之道。我們常說選人,其實指的就是針對某個職位、某項工作選人,選對了人,就意味著把這個人才放在了正確的位置上,這其實就是一種用人之道——讓對的人做對的事。

有一位馳騁商界的成功人士曾說:“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其實很簡單,隻要做好3件事:用對人,做對事,分好錢。”想一想這句話,其實非常精辟。劉邦為什麼能夠奪得天下?曹操為什麼能稱雄一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人才的重視,取決於他們找到了合適的人才。當年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是因為劉邦意識到韓信是軍事奇才。而曹操手下猛將如雲,他才能夠稱雄北方。

很多人長篇大論地談領導力,談了很多高深的理念,卻忽視了“選對人”才是根本。隻要你能找到“對的人”,那麼做“對的事”就變得非常簡單,那麼,怎樣才能選對人呢?一家外資貿易公司的區域總經理認為,“選對人”主要是指根據工作的需要,選擇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的人才,要使人才的能力與這項工作相匹配,這才叫選對人。

皮特·切寧是默多克新聞集團的2號人物,他一直受到了默多克的重用。1989年,53歲的切寧進入了新聞集團,起初在福克斯廣播公司娛樂部門擔任總裁(一個部門負責人),由於他的表現優秀,僅過了3年,就被默多克提升為福克斯電影娛樂部門的首席執行官。

切寧在擔任福克斯電視網的首席執行官期間,先後推出了幾檔優秀的電視欄目。比如,《辛普森一家》和《貝弗利山90210》。在此期間,福克斯推出了票房大片,比如《生死時速》、《窈窕奶爸》、《真實的謊言》、《獨立日》等等,為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帶來了豐厚的利潤。默多克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知道媒體界競爭激烈,如果對公司的人才稍不重視,人才就可能被競爭對手挖走,這對公司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因此,默多克在1996年把切寧調到自己的身邊,讓他做自己的副手,在新聞集團內部擔任總裁和首席運營官。在工薪方麵,默多克自然沒有虧待這位難得的人才。據說2007年,切寧的年薪為810萬美元,加上股票的獎勵和各種分紅、福利等,切寧的實際年收入達到了3400萬美元,超過了默多克3210萬美元的總收入。

2004年,默多克讓切寧與新聞集團簽署了5年的工作合約,在此合約期間,切寧繼續擔任新聞集團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在宣布合約的發布會上,默多克非常開心地說:“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裏,皮特·切寧一直都是我親密而又值得信賴的朋友,我很高興他能夠繼續為新聞集團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場上,皮特成功地發展了新聞集團的核心娛樂業務,他的聰明、魄力和領導的能量將在整個公司和整個行業都會受到尊重。切寧的留任,我相信他會讓新聞集團更具凝聚力,更具競爭力。”

默多克視切寧為“對的人”,在切寧身上不惜血本,但是他毫不吝嗇。因為不下血本,優秀的人才是不可能死心塌地地為你效力。常言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在選人的時候,如果你認定對方是“對的人”,千萬不要手軟,千萬不要“小氣”,隻有這樣才能得到優秀人才的輔佐,企業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有一位瑞士的研究生研製了一支電子筆和一套輔助設備,這套設備可以用來修正遙感衛星所拍攝到的照片。當這一發明推出之後,世界各國的很多企業對這位研究生都產生了興趣。其中,以美國一家公司和瑞士的一家公司對這位人才的爭奪最為激烈。

美國的公司派人遊說這位研究生,表示願意重金聘請他。瑞士的公司也千方百計想留住這位研究生。雙方你爭我奪,不斷加大籌碼。最後美國的公司說:“我們不加了,等瑞士的公司加足了,我們在他們給出的薪酬上乘以5。”最後,這位研究生帶著他的發明去了美國一家公司。

選擇對的人,才能讓他們做對的事。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要學會充分授權,這樣才能讓優秀的人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領導者還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製度和監控機製,保證優秀的人才在企業規範的軌道上做事,以保證企業整體正常運作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