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3)(1 / 3)

20世紀最有聲望、最偉大的外交家之一基辛格在美國有很大的影響力,在他手下工作的人曾如此評價他:“他是一位非常和藹的領導者,從不輕易發怒,即使在部下犯下很大的錯誤時也是這樣,給予合理的引導,以便從失敗中更快走出來。”

的確,除了在態度上寬容員工的錯誤,還應該在具體的方法上引導員工,使他們從失敗中走出來,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保證犯錯成為一種有益於未來收益的投資,而不是有去無回的純粹成本。

6視下屬為知己,你更能走近下屬

孟子在《離婁下》中曾寫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臣之間能夠如此對待,企業上下級之間又為何不能呢?

作為管理者,如果能夠把下屬視為知己,主動放下架子,你會發現:管理企業、激勵員工會變得非常容易。日本東芝公司的總經理土光敏夫曾表示,他喜歡和員工交往、交談,把員工當成朋友,因為從中他可能聽到許多創造性的語言,獲得巨大收益。的確,放低姿態,把員工視為朋友、知己,與下屬同樂,不僅能走近下屬,了解下屬的心理,還容易察覺企業管理中的很多問題,獲得很多有價值的建議。

每個下屬都希望自己在領導者的心目中是重要的,你若能把下屬當成知己,就能讓下屬產生“我在上司心目中有位置”的感覺,從而增強他們對工作的責任心,激發他們對工作的熱情。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實際上,每個人都渴望成為別人的知己,員工也一樣。對員工而言,如果能得到領導的肯定和重視,無疑是一件令下屬心動的事情,他們會立刻把領導視為知己,心甘情願為領導效忠。這樣一來,就很容易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團隊。

一般來說,把下屬視為知己需要在以下幾個點上進行努力:

(1)珍惜下屬的創意和點子

不論你覺得下屬的創意和點子多麼拙劣,隻要他們真的用心思考了,大膽提出了,或者你無意中發現了他們的創意和點子,你都有必要予以肯定和賞識。如果你對他們的創意和點子表現得不屑一顧,就很容易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珍惜下屬的創意和點子,認真傾聽下屬的建議和想法,是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和修養,這不但能體現領導者的謙遜,還會對實際管理工作產生積極的幫助。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些問題領導者可能意識不到,下屬作為旁觀者,卻能看得很清楚,這個時候如果下屬指出問題,管理者能抱著謙虛的態度,認真地聽取下屬的建議,無疑對下屬是一種高度的認可。在傾聽之後,如果你覺得下屬的建議很不錯,請大聲地表揚他,自然會對下屬產生巨大的激勵。

(2)用積極的眼光來賞識下屬

你善於賞識下屬嗎?你看得到下屬身上的閃光點嗎?關於這兩個問題,美國陸軍總司令馬歇爾將軍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曾為了向自己的老同學——美國前海軍總司令麥肯錫將軍證明自己的士兵是最勇敢的,特意喊住一個路過的士兵,指著遠方一個正在開動的坦克命令道:“你給我過去,用身體攔住那輛坦克!”沒想到士兵大叫:“你瘋了嗎?我才不那麼傻呢!”馬歇爾十分滿意地對麥肯錫將軍說:“看見了吧,隻有勇敢的士兵才會勇敢地拒絕將軍不合理的要求。”

按理來說,部屬違抗命令是要受到處罰的,但是懂得賞識下屬的馬歇爾將軍卻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他的部屬,對他的部屬表達賞識。這種用積極的眼光來賞識下屬的做法,值得每個領導者學習。因為被賞識的下屬才會積極向上,被賞識的團隊才會朝氣蓬勃。

科學測試顯示:如果沒有賞識,一個人的潛力隻能發揮出20%~30%。如果加以賞識,人的潛力可以發揮到80%~90%。聰明的領導者懂得賞識下屬,激發下屬的自信心、積極性,使下屬的潛力最大化地激發出來。

(3)用心做下屬的“鏡子”

做下屬的鏡子,包括三點:

首先,做下屬的放大鏡,放大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用自身的模範行為為下屬樹立榜樣。想讓下屬幹什麼,先自己幹好。通過率先垂範,可以有效地引導下屬去行動。比如,領導者希望下屬們遵守公司的規章製度,那麼領導者自己先這麼做。比如,每天早上提前到公司,站在門口歡迎員工來上班,如果你能做到這樣,相信沒有哪個員工會輕易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