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1)(1 / 3)

你可以管好一件事,但不一定能管好一個人。你可以用製度管住員工的手腳和言行,讓他們在規定的範圍內行事,但是卻管不住員工內心的想法。如果員工不信服你、不信任你,但僅僅因為你是領導者,而不得不屈服於你的“淫威”,那麼你無疑是個失敗的領導。如果你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在自己身上,那麼就要重視管心。管心就要懂人心,就要懂人情、通人性,要清楚員工需要什麼、清楚員工精神上有哪些需求,才能更好地滿足他們,從而贏得他們的心。

1管理的根本之道在於管人心

說到經營人心,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案例:

清代乾隆年間,有個名叫李沙庚的人在南昌城內開了一家點心店。由於他經營的點心以貨真價實而聞名,因此,每天顧客盈門。遺憾的是,李沙庚在賺錢之後,開始在點心裏摻雜使假起來,欺騙消費者。漸漸地,顧客對他的點心失去了好感,他的生意也越來越冷清。

一天,書畫家鄭板橋來店裏購買點心,老板李沙庚喜出望外,他乘機邀請鄭板橋為他題寫店名。鄭板橋很爽快地答應了,於是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寫下“李沙庚點心店”六個字。很快,路人就過來圍觀,但仍然沒有人購買點心。

仔細一看,李沙庚發現店名中的“心”字少寫了“一點”。於是,他趕忙請鄭板橋補上“一點”。但鄭板橋卻說:“這個字沒有寫錯啊。以前你的點心店生意興隆,是因為有這‘一點’,現在你的點心店生意冷淡,是因為‘心’字少了‘一點’。”

李沙庚聽到這裏,恍然大悟,他頓時明白了“做生意就是經營人心”的道理。從此以後,他痛改前非,堅持誠信經營,注重點心的質量,漸漸生意又變得興隆起來。

做生意的關鍵在於經營人心,管理企業的關鍵其實也在於經營人心。一個領導者,隻有從人性的觀點來看人,來了解人的心理,分析和探知人的行為動機,從而針對員工的需要,給予他們尊重、關心,激發出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才有可能把人心經營好,把企業管理好。

古人雲:“得人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無數朝代更迭都證明了這一點,無數企業興亡也證明了這一點。作為一家企業的管理者,如果你想把企業經營好,不僅要注重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更重要的是管理好員工的心,讓員工對你充滿忠心,對工作充滿責任心,對公司充滿事業心和歸屬感。這樣,企業才有凝聚力,團隊才有競爭力。

有一家民營企業在老板的帶領下,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從一個小公司壯大成一個規模宏大的企業,並建立了自己的工業園。當別人問他成功有什麼秘訣時,他頗有感慨地說:“做企業的本質是做人,是經營人心。”他正是靠著經營人心,才能把企業經營成功。

公司成立10周年時,舉辦了一場氣勢恢宏的慶典活動。當時,他為公司創建初期的兩位英雄人物分別打造了半身銅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這裏麵是有故事的。

原來,這兩位員工都是公司創建初期的業務員。其中一位業務員還是與老板一同創業的元老級人物。有一次,無德的經銷商騙了公司一批價值10多萬元的貨。這位業務員為了追討這筆貨,不惜星夜兼程地趕到經銷商的所在地,誓死要把貨物搶回來,結果他沒能搶回這批貨,反而被經銷商暴打一頓,為此落得終生殘廢。

這位業務員之所以能夠為公司作出如此大的犧牲,是因為老板平時對他非常好。他覺得,如果辦不好這件事,對不起老板的厚愛。由此可見,他對企業和老板是多麼的忠誠。這件事發生後,老板承諾:公司一輩子都養著他。他也為公司盡心盡力,經常為老板出謀劃策,深得老板的信任。

還有一位業務員工作能力十分出色,責任感很強。他在企業創業初期,為公司產品打入市場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不幸的是在一次跑業務過程中,遭遇了車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公司老板對這兩位員工為公司作出的犧牲一直念念不忘,在征得第一位員工和第二位員工家屬同意後,老板把二人的銅像安放在工業園內,以表達公司對他們的感激。

不僅如此,在這次10周年慶典上,公司老板把全體員工的家屬都邀請過來,甚至把以前在公司工作過的員工都邀請過來參加慶典。在慶典中,老板的一席話感動了在場的所有員工及其家屬,他說:“如果你現在是我們公司的一員,我感謝你們,為你們感到榮幸。如果你是我們公司曾經的一員,我也願意張開雙手,迎接你回來,公司的大門始終為你敞開。”這席話讓全體員工都充滿了自豪感和對企業的信心。

無疑,這次慶典活動是成功的。通過這次慶典活動,老板進一步贏得了員工的心,把員工凝聚在了一起,使大家的熱情空前高漲,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老板在經營人心方麵的智慧。他不但讓員工感覺有前途,還讓員工感覺到公司有感情。人都是感情動物,每個人都希望跟著一個重情重義的老板工作,因此,老板一定要在經營人心、經營感情方麵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