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領導者一定要有讓人甘心追隨的魅力(3)(3 / 3)

古今中外,高明的領導者往往深諳“剛柔並濟”、“軟硬兼施”的智慧。他們一會兒唱紅臉,一會兒唱白臉;一會兒和和氣氣地表揚下屬,一會兒殺氣騰騰地怒斥下屬。這樣一來,他們既讓人尊敬,又令人畏懼,從而很好地懾服了下屬。有“經營之神”之稱的鬆下幸之助,就是這方麵的高手。

有一次,鬆下公司獲得了一份很大的訂單,鬆下非常重視這筆生意,就把這筆生意交給一向沉穩的岡田負責。沒想到,岡田因一個很小的疏忽,把這單生意弄砸了,給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鬆下把岡田叫到辦公室,對他大發雷霆。由於情緒激動,他在斥責岡田的時候,不停地用手杖敲打地麵,把手杖敲彎了。

批評結束之後,岡田垂喪著頭準備離開,鬆下卻把他叫住,用很溫和的語氣說:“對不起,我的手杖彎了,你能否幫我把它弄直?”岡田拿起手杖,用力地在地上敲打,內心的不良情緒在敲打的過程中得以發泄。當他把敲直的手杖交給鬆下時,鬆下說:“幹得不錯,手杖比之前更直了。”

鬆下這一招確實很厲害,他在厲聲斥責下屬之後,馬上通過表揚表現出自己柔和的一麵。這種行為向岡田傳達出這樣的信息: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而且受到批評的不是他本人,而是這件事本身。

岡田被鬆下肯定之後,轉憂為喜,並為自己的錯誤深深自責。後來,他對鬆下一直忠心耿耿,是鬆下手下最得力的幹將之一。

正如一個在戰場上指揮的將軍,令旗一揮,必須全軍衝鋒陷陣,若稍有心慈手軟,必挫傷進攻的銳氣,降低戰鬥力。企業領導也一樣,在正確的前提下,該一錘定音時,絕對不可以有任何討價還價的可能;對某些屢教屢犯者,絕不可以始終原諒、“開恩”,而須不留餘地地做出處理。

在表達“剛”的時候,夾雜一些“柔”的成分,會使你顯得有情有義。例如,當下屬親近領導者,向領導者表達意見或建議時,如果領導者正襟危坐、不理不睬,那麼下屬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正確的做法是,對下屬的行為表達肯定和欣賞,保護下屬的積極性。

同樣的道理,在對下屬表達“柔”的同時,也應該在合適的時候,表達自己的“剛”。在該剛的時候剛,在該柔的時候柔,做到剛柔並濟,才能更好地駕馭下屬。比如,下屬犯了原則性的錯誤,你就要來硬的,就要“唱白臉”,甚至還要“唱黑臉”,表現得鐵麵無私,秉公執法,該批評的批評,該懲罰的懲罰。

在下屬犯錯時,如果你不分是非,不講原則,一味地做老好人,害怕得罪人,對下屬唯唯諾諾。那麼,不但會破壞公司的製度,還會損害你個人的威信,引起其他下屬的不滿。在唱白臉之前,可以先唱紅臉,適當肯定下屬,然後再唱白臉,義正辭嚴地指出下屬的問題。這就是管理學上常說的“胡蘿卜加大棒”,鼓勵與批評配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用公司前總裁傑克·韋爾奇是一位忠於原則和底線,又忠於結果的領導者。當年他新官上任,公開宣布:通用公司在市場上必須進入前兩名,因為如果無法進入前兩名,將會麵臨破產的命運。

對於韋爾奇的剛性要求,很多員工抱怨他要求太高。但是韋爾奇不為所動,無論產品銷售的業績如何,他總是嫌不夠,一時間,讓人覺得他很沒有人情味。但事實上,韋爾奇並非沒有人情味的領導,他也注重溫柔待人。

一天,有一位中層經理在韋爾奇麵前作報告,由於緊張過度,他兩腿不停地抖動起來。韋爾奇發現這一情況後,就問他怎麼回事,為什麼如此緊張。這位經理坦白地說:“我太太跟我說,如果這次報告砸了鍋,我就完了。”

韋爾奇聽後,馬上安慰他,還讓人送來一瓶高級香檳和一束紅玫瑰給這位經理的太太,並附上一張便條,上麵是韋爾奇親筆寫的一句話:“你先生的報告非常成功,我們非常抱歉害得他在最近幾星期忙得一塌糊塗。”這件事讓這位經理和他的太太十分感動。

太剛硬的領導者,會讓人敬而遠之。隻有懂得剛柔並濟,才能達到讓人又愛又敬又懼怕的效果。不過,什麼時候該“剛”,什麼時候該“柔”,什麼時候該“軟”,什麼時候該“硬”,領導者需要拿捏準確,隻要在正確的時候、對的人身上,運用得當,就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