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期間,李世民從來不像其他權貴一樣發號施令、玩弄權術,而是選擇身體力行,為文臣武將做出示範。行軍時,他與士兵同甘共苦,並把下屬視為知己;打仗時,他不畏強敵,衝鋒在第一線;決策時,他不獨斷專行,而懂得傾聽他人意見,通過集思廣益來製定策略。正是因為這些超凡脫俗的個人魅力,李世民才能讓一群桀驁的草莽豪傑心甘情願地臣服於他,並終生為他效力。
身為管理者,你的個人魅力與團隊的氣場有直接的關係。如果你的魅力強大,大家就容易在你的影響下抱成一團,凝成一股強大的合力。領導者的魅力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過實踐來培養。一般來說,領導者可以在這樣幾點上努力修煉自我:
(1)高貴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體現,孟子在《滕文公下》中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之大丈夫。”這就是君子的人格魅力。而有些企業領導媚上欺下、耍兩麵派,這就是最大的人格缺陷。作為領導者,最應具備的就是正直、行事光明磊落、有責任感、有擔當。
(2)獨特的風格
所謂獨特的風格,指的就是一個人的個性和特點,如果管理者沒有自己的風格,就很難出類拔萃。這種獨特的風格,不是標榜自我,而是一種適合於己、業已成熟、便於識別、行之有效的行為方式。比如,阿裏巴巴的總裁馬雲、搜狐公司的張朝陽,他們就是有個性的領導者。
(3)大胸懷、大氣魄
一個人的魅力不是取決於他的身高有多高,而是取決於他的胸懷有多寬廣。就像林則徐寫的一副自勉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璧立千仞,無欲則剛。”試想一下,如果領導者小肚雞腸、斤斤計較,怎麼稱得上有魅力呢?怎麼可能贏得他人的追隨呢?
(4)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以身作則,可以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團隊氛圍。領導者做得好,下屬們還敢胡來嗎?許多優秀管理者的例子都告訴我們,管理者的一舉一動,往往會影響著下屬的積極性,給下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率先垂範,樹立榜樣,是一個領導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5)睿智的頭腦
領導者是決策者,必須要有睿智的頭腦,想問題、做決策應有理有據、有條有理,尤其是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時,要冷靜地思考,泰然處之,而不能慌不擇路,這樣才能聰明地處理問題。
(6)淵博的學識、學習的心態
一個有魅力的領導,應該是一個愛學習、有學識的人,同時,他們還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懂得虛心請教、耐心傾聽、樂意與下屬交流。這樣不但可以讓領導者擴充學識,還能使他們顯得有親和力、謙遜、溫和。
總而言之,領導者若想打造個人的魅力,不妨從以上幾個方麵去努力,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這樣一來,個人魅力定會油然而生。
4別總板著臉,那不是威信而是距離
什麼是老板?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曾打趣地說:“老板就是老是板著臉的人。”其實,不隻是老板愛板著臉,很多中高層的管理者也愛板著臉。也許他們認為,板著臉可以在下屬麵前樹立威信,可以與下屬保持距離,可以體現自己的威嚴。相反,如果經常笑嘻嘻的,就會失去“官樣”。有些管理者認為,輕易對下屬微笑,下屬就不怕你,久而久之,你講話就沒人聽。當然,還有一些管理者,天生就長著一張嚴肅的臉,就是不愛笑。
板著臉真的能顯示管理者的威嚴、威信嗎?其實不然,冷的麵孔、嚴峻的規例,很容易使人產生反感,感到不安。板著臉不是威嚴,而是人為地拉開與下屬之間的距離,讓你成為被大家遠離和孤立的對象,會讓你失去員工的心,得不到員工的理解和支持。
李經理是一個不苟言笑,不喜歡與下屬私下來往的人。端午節的前一天,幾個下屬約好了去吃晚飯,下班的時候,見李經理在辦公室,就特意去邀請他:“李經理,今晚我們部門的幾個同事一起過端午節,大家請你也參加,走吧,一起去吧!”
沒想到一番誠摯的邀請,卻換來李經理冷若冰霜般的回應:“你們去吧,我不去!”下屬們失望至極,有人忍不住問了句:“走吧,大家都等你呢!”李經理的語氣中有些不耐煩:“說了不去呢,你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