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章明義:對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方法
在管理工作中,我們要和不同的人去溝通,要和不同的人去達成協議。那麼我們就要了解不同人的特征,人以類聚,我們以他相應的特征和其溝通時就容易達成協議。所以不論是支配型的人,分析型的人,,和藹型的人和表達型的人,我們變換自己的溝通特征與之相應,這樣你就會給所有的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所有的人都會覺得與你溝通會非常的愉快。
作為管理者,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與不同的人溝通,不同思想的人交往,自然,在這些人中就有各種不同性格的人。那麼,我們怎麼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呢?我們應該看到,既然別人與自己性格不同,他在待人接物方麵,自然許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樣,當我們看到了別人與自己不同之處之後,不要覺得這也不順眼,那也看不慣,更不要討厭和嫌棄別人。我們要承認差別,當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會強求別人處處和自己一樣,就可能容忍相互間性格上的差別。
1.學會求大同,存小異。
性格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不同,我們要學會在不同之中發現相同之處。比如,你若是一個性格平各的人,你給小李提意見,可能言辭不那麼激烈,語氣也比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性格剛強而倔強的同事,他給小李提意見,可能單刀直入,語言尖銳,甚至可能轉而批評你,說你給別人提意見轉彎抹角,是鈍刀子割肉。這時候,如果你隻看到那個直率的同事開展批評的態度和方式跟你不一樣,覺得他太魯莽,太不講情麵,你可能就會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來,如果你除了看到你們兩個提意見的方式不一樣之外,還看到他也和你一樣,也是出於一片好心,真心幫助同事,這樣你可能就不會覺得他粗魯無情,而覺得他有難得的古道熱腸,同時也不會計較他對你的批評。我們要是多看別人和自己之間的共同點,就容易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2.要注意全方位了解別人。
人們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你如果對一個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離。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時代,家庭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經曆,遭遇有關。我們在考察一個人的性格的時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這樣,你可能就會理解他,體諒他,幫助他,慢慢地,你們之間就會相互增進了解,甚至還可能成為好朋友。
3.注意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
兩個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由於對比明顯,雙方可能會很快發現對方的長處和短處。發現了別人的短處之後,正確的態度是給別人指出來,幫助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每個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愛有缺點,我們對人不能求全責備。同時我們更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這樣,大家不僅能夠和睦相處,相互還會有所補益。
4.胸懷應該寬一些,氣量應該大一些。
5.要注意講究不同的方式方法。
這不是指那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世故圓滑,也不是指那些逢場作戲的玩世不恭。我所說的待人的別,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點,我們要針對這些特點采取因人而異的恰當態度。
專家點撥
對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1.對死板的人,喚起他的興趣
這種類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會做出你所期望的反應來。他通常不會注意你在說些什麼,甚至你會懷疑他聽進去沒有。與這種人進行交往,剛開始多多少少會感覺不安。
遇到這種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細觀察,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出他真正關心的事來。你可能隨便和他閑聊,隻要能夠使他產生一些反應,那麼事情也就好辦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這個話題,讓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每個人都會有他感興趣,關心的事,隻要你稍一觸及,他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來,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須好好掌握並利用這種人的性格和心理。
2.對傲慢無禮的人,盡量少說
有些人自視甚高,目中無人,時常表現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你這種舉止無禮,態度傲慢的人,實在叫人看了生氣,是最不受歡迎的典型。但是,當你不得不和他接觸時,你需要如何對待他?
對付這一類的人,說話應該簡潔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羅嗦,所謂“多說無益”。
3.對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題
與不愛開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為對方過於沉默,你沒辦法了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
對於這種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當的方式,讓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盡量避免迂回式的談話。
4.對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我們周圍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們不肯輕易讓人了解他的心思,有時甚至說話不著邊際,一談到正題就“顧左右而言他”。
當你遇到這麼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時,你隻有把事先準備好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作出最後決斷。
人們多半不願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即使在你要求他說出答案或提出判斷時,他也故意裝不懂或言不及義地閃爍其詞,使你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其實這隻是對方偽裝自己的手段罷了。
5.對草率決斷的人,步步為營
這種類型的人,乍看好像反應很快,他常常在交涉進行到高潮時,忽然作出決斷,給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覺。由於這種人多半是由於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果斷”,決定就會顯得隨便而草率。
由於“反應”太快,這樣的人每每會對事物產生錯覺或誤解,其特征是:沒有耐心聽完別人的談話,往往“斷章取義”,自以為是地下決斷,如此雖使交涉進行較快,但草率做出的決定,多半會留下後遺症,招到意料不到的枝節發生。
從事交涉,倘若遇到這種人,最好把話題分成若幹段,說完一段之後,馬上征求他的意見,同問題了再繼續進行下去,如此才不至於發生錯誤,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6.對過份糊塗的人,盡量躲避
這種人,一開頭就沒弄懂你的意思,你就是與他長時間交涉下去,也是枉然。
經常犯錯誤的人不外兩種:一種是從來不知反省;別一種則是理解能力太差,完全沒聽懂別人的談話。對於這種人,你還是少和他接觸為妙,另外尋找出路吧。
7.對頑固不化的人,適可而止
頑固不化的人是難應付的,因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隻知堅持已見,死硬到底。跟這種頑固分子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費時間的,結果往往徒勞無功。因此,在你與他交涉的時候,千萬要注意“適可而止”,否則,談得愈多,愈久,心裏愈不痛快。
對付這種人,你不防及時抱定早散,早脫身的想法,隨便敷衍他幾句,不必耗時費力,自討沒趣。
8.對行動遲緩的人,拿出耐心
對於行動比較緩慢的人,交涉時最需要耐心。
與人交涉時,也經常會碰到這種人,此時你絕對不能著急,因為他的步調總是無法跟上你的進度,換句話說,他是很難達到你預定計劃的。所以,你最好耐著性子,拿出耐心,盡可能配合他去做。
此外應該注意的是:有些人的言行並不一致,他可能處事明快,果斷,隻是行動不相符合罷了。
9.自私自利的人,投其所好
世上自私自利的人為數不少,無論你走到哪兒,總會遇到幾個。這種人心目中隻有自己,凡事都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頭,要他做些於已無利的事,他是斷然不會考慮的。
但是,當我們不得不與其接觸時,隻有暫時抑製自己的厭惡之情,姑且順水推舟,投其所好。當他發現自己所強調的利益被肯定時,自然就會表示滿意。如此,交涉就會很快獲得成功。
10.對毫無表情的人,仔細觀察
人的心態和感情,常常會透過臉部的表情顯現出來,故在交涉時候,往往可做判斷情況的依據。
然而,有些人卻是毫無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說他們喜怒不形於色,這種人若非深沉,就是呆板。當你與這種人進行交涉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別注意他的眼睛和下巴。
有時候,適度的緊張和放鬆,也可以在交涉中形成一種理想的氣氛。當你明白對方的反應是受自己的應對態度所影響,進而影響到交涉結果時,就不得不特別注意,研究一下自己的言行舉止了,特別是碰到臉上毫無表情的人就更應該注意了。
技巧1:如何與難纏的下屬溝通
[經典回顧]
每個管理者都會遇到難纏的下屬,也不可能把他們每個都推出去。你必須麵對他們,學會與他們交往,處理好與不同性格的下屬的關係,這樣,工作和管理起來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在和難纏的下屬溝通的時候,影響最大的是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千萬要保持鎮定,互相攻擊報複是不會使情況改善的,它隻會使我們的血脈膨脹,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激起體內不正常的神經的化學反應,且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恢複平靜。
[案例分析]
在洛克菲勒的逸事中,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闖入他的辦公室,直奔他的寫字台,並以拳頭猛擊台麵,大發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絕對的理由恨你!”接著那暴客恣意謾罵他達10分鍾之久。辦公室所有職員都感到無比氣憤,以為洛克菲勒一定會拾起墨水瓶向他擲去,或是吩咐保安員將他趕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並沒有這樣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和善地注視著這一位攻擊者,那人越暴躁,他便顯得越和善!
那無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他漸漸地平息下來。因為一個人發怒時,遭不到反擊,他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於是,他咽了一口氣。他是做好了來此與洛克菲勒作鬥爭的,並想好了洛克菲勒將要怎樣回擊他,他再用想好的話語去反駁。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開口,所以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幾下,仍然得不到回應,隻得悻悻地離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沒發生任何事一樣,重新拿起筆,繼續他的工作。
不理睬他人對自己的無禮攻擊,便是給他人的最嚴厲的迎頭痛擊!成功者每戰必勝的原因,就是當對手急不可耐時,他們依然故我,顯得相當冷靜與沉著。
當然,如果你真的不幸遇上了非常討厭的家夥,在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上,建議你還是向下文中的林肯總統學習。
有一次,林肯的辦公室突然闖進一位來求職的人,這人連日來訪已有幾個星期了。他來後照樣提出了老問題,要求總統給他一個職位。林肯總統說:“親愛的朋友,這是沒有用的。我已經說過了,我不能給你那個職位。我想你還不如立刻回去的好。”
那人聽了以後惱羞成怒,很不客氣地大聲說:“那麼,總統先生,我知道你是不肯幫我忙的!”眾所皆知,林肯總統的良好修養與忍耐力是出名的,但此時他真的無法再忍受了。他對那人注視良久,然後從容地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那人的身邊,一把揪住他的衣領,拉到門外,然後重重地將門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