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羅在他的《繪畫論》一書中說過:“一個人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
如下這些“臉語”是比較容易讀懂的:蹙眉皺額表示關懷、專注、不滿、憤怒或受到挫折等情緒;雙眉上揚、雙目張大,可能是表現驚奇、驚訝的神情;皺鼻,一般表示不高興、遇到麻煩、不滿等。
愉快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有被觀察的機會,它的特點是:嘴角拉向後方;麵頰往上抬;眉毛平舒,眼睛變小。
不愉快的表情,它的特點是:嘴角下垂;麵頰往下拉,變得細長;眉毛深鎖,皺成“倒八”字。
人的大腦分為兩半球,發自內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腦控製,卻具體反映在左臉上;而左腦則專司理智性感情,然後反映在右臉上。因此左臉的表情多為真的,右臉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感情,必須強迫自己去觀察對方的左臉。
當然,僅從一方麵就來評判一個人的性格顯然是不對的,要養成正確的判斷力,還要避免“假性溝通”。假性溝通是指人們在互相交流時,隻考慮到他人的語言用詞與身體表情之表麵含意,而忽略其深層的真正意義。如一對總是各忙各的夫妻,難得聚到一起,妻子表情誠懇地對丈夫說我們好久沒有一起好好吃頓飯了,事實上,她希望同丈夫好好聊聊。如果丈夫僅僅就妻子言辭的表麵意義,而隻陪她吃一頓飯,必然會造成誤會。
在高明的觀察者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情緒心理的“海報”,而這也是表現其內心風雲的“氣象報告”。
技巧4:姿態和動作,使你的語言更動聽
[經典回顧]
姿態和動作語言傳遞的信息是真實可信的。有些時候,人們通過姿勢、動作等無聲的語言傳遞的信息,可以代替甚至超過有聲語言所起的作用。
我們要判斷對方通過有聲語言傳遞的信息是真是假,可信度有多大,可以通過對對方作的姿態和表情,尤其是講話時的動作姿態和表情的觀察來證實。對信息的接收者而言,有時對姿態、動作這種無聲語言所傳遞出的信息比有聲的語言傳遞出的信息更為敏感。
體姿對一個人整體形象的塑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人的體姿與人的相貌有同等的重要性,共同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和風度。如果“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即使相貌再漂亮也會大打折扣。外表相貌是天生的,而體姿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向理想姿態轉變。
體姿語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指說話雙方的空間距離,二是指各種不同的身體姿勢。體姿語運用的總體要求是準確、適度、自然、得體、和諧、統一。
第一,準確、適度。所謂的準確、適度,就是要根據說話內容、說話環境、說話對象、說話目的的需要,準確恰當地運用。
第二,自然、得體。就是要求體姿語的運用不故作姿態,要適合自己的身份和交際場合。無論是從審美的角度,還是從表達功能的角度,體姿語的運用,都要自然、得體,做到既符合審美的原則,給人以美感,又符合特定的情況。
第三,和諧、統一。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體姿語言和有聲語言配合統一,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否則,就不能收到既定的效果。二是各種體姿語言要求一致而協調。
[案例分析]
一個法官在法庭上對他麵前的律師或原告人、被告人眨一眨眼睛或皺一皺眉頭,都會使對方神經高度緊張。此時,他們的大腦會立刻高速運轉,對法官用動作和姿態傳遞的信息做出分析、判斷和解釋。但也許這位法官大人眨一眨眼睛、皺一皺眉頭,隻是因為風將一粒沙子吹進眼睛,或者是他審案時有這麼一個眨眼睛或者皺眉頭的習慣,而並不代表什麼意思,也沒想向對方傳遞什麼信息。因此,可以想像,對對方姿態動作的觀察與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巧手點金]
“坐如鍾,站如鬆,行如風”,這是古人提出的姿勢範式。在社會交際中,對姿勢的基本要求是:秀雅合適,端莊穩重,自然得體,優美大方。具體地說,對各種姿勢有以下要求。
1.穩重的坐姿
在各種場合,都要力求做到“坐如鍾”,即坐得端正、穩重、溫文爾雅。這是坐姿的最基本要求。
入座時,應輕、緩、穩,動作協調柔和,神態從容自如。人應走到椅子前,轉身背對椅子平穩坐下,若離椅子較遠,可用右腳向後移半步落座。女子入座尤要嫻雅、文靜、柔美,若穿裙子則應注意收好裙腳。一般應從椅子左邊入座,起身時也應從椅子左邊站立,這是一種禮貌。如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到欲就座處,然後坐下去。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
落座後,應雙目平視,嘴唇微閉,麵帶微笑,挺胸收腹,腰部挺起,重心垂直向下,雙肩平正放鬆,上身微向前傾,手自然放在雙膝上,雙膝要並攏。亦可雙腳一腳稍前,一腳稍後;兩臂曲放在桌子上或沙發兩側的扶手上,掌心向下。坐椅子時,一般隻坐滿2/3,脊背輕靠椅背。端坐時間過長,可以將身體略為傾斜,頭麵向主人,雙腿交叉,足部重疊,腳尖朝下,斜放一側,雙手互疊或互握,放在膝上。若是著西裝裙的女子,最好不要交叉兩腳,而是並靠兩腳,向左或向右一方稍傾斜放置。起立時,右腳先向後收半步,然後站起。
2.端正的立姿
在各種場合,都要力求做到“站如鬆”,即站得端正、挺拔、優美、典雅。這是立姿的最基本要求。
站立時,應頭正頸直,雙眼平視,嘴唇微閉,下頜微收,挺胸直腰,上體自然挺拔,雙肩保持水平,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自然微屈,雙手中指壓褲縫,腿膝伸直,腳跟並攏,兩腳尖張開夾角45°,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之間。男女的立姿略有不同。男子站立時身體重心放在兩腳中間,不要偏左或偏右;雙腳與肩同寬而立;手可自然下垂,向體前交叉或背後交叉也可以。女子站立時身體重心在兩足中間腳弓前端位置,雙腳呈倒“八”字站立;手自然下垂或向前向後交叉放置。
站立後,豎看要有直立感,即以鼻子為中線的人體應大體成直線;橫看要有開闊感,即肢體及身段應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側看要有垂直感,即從耳與頸相接處至腳的踝骨前側亦應大體成直線,給人一種挺、直、高的美感。男女的立姿亦應形成不同側重的形象,男子應站得剛毅灑脫,挺拔向上,舒展俊美,精力充沛;女子應站得莊重大方,親切有禮,秀雅優美,亭亭玉立。
3.優雅的走姿
在各種場合,都要力求做到“行如風”,即行得正確、優雅、輕盈,有節奏感。這是走姿的最基本要求。
行走時,應昂首挺胸,收腹直腰,兩眼平視,肩平不搖,雙臂自然前後擺動,腳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行走時腳跟成一條直線。起步時身體微向前傾,身體重量落於前腳掌,行走中身體的重心要隨著移動的腳步不斷向前過渡,不要讓重心停留在後腳,並注意在前腳著地和後腳離地時伸直膝部;邁出每一步都應從胸膛開始向前移動,而不是腿獨自伸向前。男女的走姿及步態風格亦有所區別。男子的步履應雄健、有力、瀟灑、豪邁,步伐稍大,展示出剛健、英武的陽剛之美;女子的步履應輕捷、蘊蓄、嫻雅、飄逸,步伐略小,展示出溫柔、嬌巧的陰柔之美。還應看到,現代女性穿高跟鞋,主要目的不僅在於增加身高,而且在於能收腹挺胸,顯示自身走路的動人的身姿和曲線美;而步態高度藝術化的時裝模特兒,與其說是展示千姿百態的時裝,不如說是在顯露高雅美妙的走姿。
人的形體在運動中構成種種姿勢,良好的姿勢形成優美的儀態。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華。秀雅合適的姿勢在社會交際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注意體姿的端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