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與培養(1)(1 / 3)

第二章 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與培養

第一節 學生創造力發展的性別、年齡差異

創造力的性別差異是在一定的生理和社會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在不同年齡的發展階段上,男女學生創造力的發展並不完全相同,存在著一些差異。

一、學前兒童創造力發展的性別差異。

在學齡前期,女孩智力發展優於男孩,相應地,在創造力發展上女孩也優於男孩。

女孩的早期優勢主要表現在語言能力上。女孩子不但說話早,而且發展也快。我們知道,語言能力的發展與許多心理因素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借助語言,人們不僅能直接感知具體的事物,形成感知覺和表象,而且還能間接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形成抽象邏輯思維,促使人的認識能力由感性水平上升到理性水平。女孩語言能力的早期發展使她們比男孩能較好地掌握一些概念,表達自己的思想,與人交往,善於觀察周圍事物和人與人的關係,領會他人意圖,體察他人情緒、情感的變化。因此女孩子的人際知覺能力和敏感性大大超過男孩子。

在思維發展上,整個學齡前女孩子都處於領先地位。這是因為直覺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是學齡前時期兒童思維的主要形式。而女孩子感受性較高,語言能力發展較快,對具體形象的聯想較豐富,第一信號係統活動占優勢,比較適合直覺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因此這一時期女孩的思維水平要比男孩高。在日常生活中,學齡前女孩常常比同齡男孩懂事,有主見,會思考問題,有創造性。

二、小學兒童創造力發展的性別差異。

到了小學階段,由於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影響,以及學校教育的作用,男女兒童創造力都有了發展,但兩者之間仍存在差異,女性創造力仍優於男性。

在小學階段,女生無論掌握知識還是智力發展都勝於男生。這一方麵是由於女孩比男孩早熟一二年,懂事早,自尊心強,學習用功,學習態度好;另一方麵是由於小學學習任務和智力發展的任務與女性智力發展相一致,如女孩的語言能力強,機械和形象記憶好。除了學習成績好以外,小學階段女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等也都比男生強。班上的小幹部大部分都是女生。這個年齡的女孩較之男孩,身材高大,舉止成熟,她們感到自己處處比男生強,沒有什麼自卑感。這諸多方麵的優越感使得小學女生比男生更有能力、更有主見、也更善於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人們不難發現,在小學的一些作文比賽、小創造、小發明中,比較出色的往往是女生。這一切都說明了小學階段女生的創造力要高於男生。

三、中學生創造力發展的性別差異。

中學階段是個體思維迅速發展的時期。在此期間,中學生的智力隨著年級升高、年齡增大而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中,同前幾個年齡階段一樣,男女中學生的智力發展也是不平衡的。但令人驚奇的是,中學生智力發展的性別差異出現了與前幾個階段截然相反的情況,從總體上看,女生逐漸失去了智力上的優勢,男生則在智力上趕上並超過了女生。這具體表現在學習成績、活動能力等許多方麵,男中學生都高於女中學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女生比男生在抽象思維的發展中遇到困難更大,並且,在傳統的男優女劣的思想影響下所形成的性別角色觀念也極大地阻礙了女性智力的發展。

一些研究發現,中學男女生創造力發展的差異也是男生優於女生。曾有人對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各種因素——思維的可塑性、思維的流暢性、思維的獨創性,解決問題思維能力和推理思維能力進行測查。

中學男女生除在推理思維能力上沒有明顯差異以外,其他因素均是男生高於女生。特別是解決問題思維能力,男生明顯高於女生。到了中學後期,個體創造力發展基本上處於穩定的水平。這時候,男女創造力的性別差異可從創造性想象和創造性思維這兩個方麵來分析。

1、創造性想象方麵。

一般來說,由於青年女性的原有表象材料比較偏重於人以及人際關係和言話活動,帶有較為濃厚的感情色彩,因而青年女性的想象更容易帶有形象性的特點;而青年男性的原有表象比較偏重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關係,言語活動更重視邏輯規則,因而青年男性的想象更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青年男女想象的這種偏向性特點,在形象性較強的創造性想象中並不表現為水平差異。雖然這類創造性想象如文藝創造的基本特點是形象、生動,因而似乎更適合青年女性的特點,但是它並不是簡單的拚湊和隨意的組合,而是提煉中的塑造、概括中的升華,需要拋棄機械模仿,克服習慣思維等,而在這個複雜的過程中,女性並不優於男性。所以男女兩性創造性想象水平並無明顯差異。然而,在新穎、獨創、奇特的抽象性較強的創造性想象中,青年男性要比青年女性為好。回顧一下自然科學史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青年科學家,就會發現青年男性的成就遠遠超過青年女性。

2、創造性思維方麵。

首先,創造性思維的類型和傾向不同。一般來說,青年女性的思維比較偏向於形象思維類型,即更習慣和更傾向於用形象思維來解決問題;青年男性的思維則比較偏向於抽象思維類型,即更習慣和更傾向於用抽象思維來解決問題。其次,在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上,青年男性明顯優於青年女性。就反映思維活動不為成見所囿的思維靈活性而言,青年男性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更善於隨機應變,並且能用多種辦法來處理同一個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遷移的能力較強。而青年女性則更容易受思維定勢的束縛,更喜歡去尋找按照“標準途徑”得出的“正確答案”,而不太善於和不太習慣去尋找問題“標準途徑”以外的其他方法。就反映確定完成思維活動的內容、途徑和方法的自主創新程度的思維獨創性而言,青年男性更善於在新異或困難的問題麵前采取獨特和新穎的對策,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事業中,他們往往不怎麼拘泥和守舊,而是著重於理解和探究,敢於除舊布新。青年女性則相對容易墨守成規,依樣畫瓢,或左顧右盼,顧慮重重,在學習和事業中,較易盲從附和,人雲亦雲。

第二節 小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兒童進入小學以後,學習就成為主導活動,因此小學兒童創造力的表現和發展與學習活動緊密相聯。下麵,我們結合小學語文、數學、常識三科學習活動討論小學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學習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我國台灣學者賈馥茗曾對語文科中小學生的創造力發展進行實驗研究,其目的是了解語文科中小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可能性和教學方法。實驗以小學二年級、五年級學生為被試,每個年級選取兩個班,一為實驗班,一為控製班。實驗過程中,對實驗班施加相應的創造能力發展的教學,而對控製班采取一般的教學。二年級的實驗項目有4種,即故事、閱讀、活動、作文,都是事先選擇或設計好的。五年級的實驗項目以課本為根據,有的加故事說明,有的加以比較,有的深究內容意義,作更廣泛與深入的討論,都以啟發兒童的思維為主。實驗時間為8周,每周1小時左右。

各班實驗前後創造測驗結果的平均數之間都有顯著性差異。其中,各實驗班都是實驗後水平優於實驗前水平。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小學語文學習中兒童創造力是向前發展的,進行創造性教學可加速其發展。

80年代初以來國內學者一直提倡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許多實際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對中小學各科學習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及培養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看法和經驗。其中有關小學語文學習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及培養的觀點可歸納為,小學語文學習中的識字、看圖說話、造句、閱讀、作文等活動隻要運用得當,都可以極大地促進兒童創造力的發展。拿閱讀來說,學生閱讀能力由低到高可分為感知階段、理解階段、評價階段和創造階段。創造階段的閱讀要求學生嚐試發現問題並解答問題;獨立思考,作出推論或預測;縱向追蹤,挖掘思維的深度;綜合串聯,拓寬思維的廣度。在閱讀的創造階段也就是創造性閱讀中,學生思維活躍,聯想豐富,情感高漲,往往脫離並超越課文,產生新形象、新觀點、新思想。

關於小學語文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日本的一些做法很有啟發性。日本教學大綱特別強調語文教學的本質在於培養學生用本國語言進行思考創造的能力。日本學者將想象看成是發展創造性的契機。為了培養想象力豐富的小學生,教學大綱對小學每一年級想象力培養都有具體的指導。如對一年級要求在閱讀中想象文章描寫的場麵,對二年級要求在閱讀中想象文章描寫的人物性格和場麵,對三年級要求在閱讀中想象文章中所描寫的人物心情和周圍環境的情景,對四學年要求對照文章中所表現的場麵及情景進行再創造想象等等。雖然沒有對小學語文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作直接闡述,但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與重視。

二、小學數學學習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數學課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最合適的學科之一,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一些探討。台灣學者賈馥茗對小學數學學習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也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選取小學六年級兩個班為被試,分實驗班和控製班。實驗班實施以發展學生題解創造力的教學,控製班則無。實驗材料除小部分采用原來的課本外,大部分是由學生通過創造性思考自行編製的各種題目,因而促進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另外,在實驗班兒童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寫出或說出為何如此解的理由,作為邏輯思考的練習。實驗曆時約一學期。在實驗前後各予以數學題解創造能力測驗,以比較各班實驗前後和實驗班與控製班之間的差異情況。

實驗班的增加率為123%,控製班的增加率為97%。由此可見,在實驗過程中,兩班在數學題解創造能力方麵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他們增加率相等的部分,可以視為兒童本身生長發展和一般教育的結果。而他們增加率的差異部分則由教育曆程中不同的教學所造成。在這裏,實驗班的增加率高於控製班達26%,這個差異是由於實驗班受到適合數學題解創造力發展的教學所致。從這個實驗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兒童的創造力可以得到迅速發展,而科學的教學則會加速這種發展。

專家對小學數學學習中培養和發展兒童創造力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索。他發現,數學概念學習中的變換敘述方式、多向比較、利用表象聯想,計算學習中的一題多填、簡化環節、簡便運算、計算過程形象化、發展估算能力,初級幾何學習中的注重觀察、動手操作、運用聯想、多求變化、知識活用,應用題學習中的全麵感知和直覺思維、發現條件和找出關鍵、運用比較和克服定勢、補充練習、拚拆練習、擴縮練習、一題多變練習、一題多解、自編應用題,等等,不僅對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極為有利,而且對創造力的發展有著十分巨大的推動作用。許多在科學上特別在數學上有創造成就的專家,他們的創造力往往與他們小時候在數學學習中注重上述訓練是分不開的。下麵以自編應用題為例介紹小學數學學習中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自編應用題具有獨立性、發散性(每個人編題幾乎都有差異)、新穎性(每人都按自己的思路對新異和困難的刺激提出決策)等創造性思維的特點。下麵是針對小學兒童的思維特點設計的11種自編應用題的方法:

1、根據實物演示或操作編題;

2、根據參觀、訪問或調查編題;

3、根據兒童生活實踐編題;

4、根據圖畫編題;

5、根據圖解編題;

6、根據實際的教學材料編題;

7、根據算術式題編題;

8、依照課本的應用題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