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過程的發生方式研究(2 / 3)

二、全息整合方式

創造發生過程中,一創造主體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已確立的開放的係統自組織內部,當各個部分和要素互相摩擦、碰撞時,一方麵會導致協同,出現創造的成果,另一方麵則會由於不協同和反協同的因素加大而產生各種障礙,這個時候,協同必然受到某種製約,從而形成一個不完全過程,或可稱之為一次創造的失敗。正是從這種特點和要求出發,全息整合方式將考察和提供的是,一創造主體在不同係統或跨係統之間所發生的創造過程的方法與規律。前麵我們已經指出,哈肯後來認為不同學科之間的協作不僅是可能的,還會產生新的思想和創造。其實,這種協作,就單一的創造個體而言,可以更準確地表述為“全息整合”。

全息論是中國著名學者張穎清70年代從生物學的角度提出的假說。簡言之,它是指一事物同它事物之間、或者一事物、一係統同更多的它事物和它係統之間所包含的信息中,相似信息的程度較大,從而構成為有相對邊界或相對獨立的對應部分,結果出現了全息元。而全息元正是從世界萬事萬物的差異性中尋找出的同一性。在中全息被表述為一種方法。19世紀40年代,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的發現,不僅包含了與能量的物理形式(機械能、熱能、電磁能)相聯係的現象,也包含了能量的化學形式。換言之,即在物理和化學之間找到了具有相同特征的全息元,從而推進了化學的發明和創造。再比如,阿波羅登月器的地上行走機械也是巧妙地利用全息元模仿袋鼠的腿和足而進行創造的結果。以此反觀當代仿生學的發展,更為全息方法的應用帶來了無限的空間和廣闊的前途。現在,我們再看整合方法。阿根廷籍理論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M·邦格指出:“所謂整合,和還原方法相對,不是將一個學科的問題用另一個學科去理解,而是將一個問題置於更廣泛的脈絡中進行理解,它要求將分散於不同研究領域的許多信息與猜測的片斷聯合起來、鞏固起來加以理解。”比如達爾文的進化論,就要求聯合遺傳學、解剖學、生理學、胚胎學、生態學、生物地理學、分類學等進行整合而獲得準確的理解。據此,我們將“全息”和“整合”方法歸納到一起,便得到了創造發生過程的“全息整合方式”。

其意義在於:第一,當一創造主體在一個係統內部的創造發生過程出現障礙和協同所不能接受的時候,則應當首先使認知轉到係統的外部,去尋找和發現別的不同層次的係統中所存在的與本係統內部可能類似或相同的信息項目,即全息元。這個時候,思維過程由集中轉向了發散,創造主體擺脫了本係統的製約,從更大的範圍內發揮著主觀能動性。隨著信息項目的增加,全息元也會不斷增加,從而形成的整合就越多,給創造過程的成功帶來的機會也越多。第二,利用全息整合方式並不完全改變創造主體原已形成的係統結構,隻是進行各個部分的調整、轉換,借以減少障礙,或則對部分要素做完全改變,但不使整個創造發生過程的性質發生根本變化。第三,全息整合方式的意義還體現為一創造主體在創造發生過程中與新認識方式相一致的動作機製。一方麵,創造主體通過動作和行為深入到各個係統內部對其不同的特征和屬性進行分化擇取;另一方麵在新的層麵上進行整合加工,從而在動作上也形成一個總的結果。因此,全息整合不單是一種認知,更不單是機械盲目的模仿和照搬,而是基於一個係統的水平上,廣泛吸收其它係統信息項目或全息元而進行的一種新的認知和動作上的創造。

還應當指出的是,就一創造發生過程來說,利用全息是從整合目的出發的,僅有全息,不進行整合,是一條不完全規律。而整合必須尋找全息項目或全息元,否則,整合便失去了。基礎和條件,並且是僵硬的或無生命的。這一結論,正好從張穎清和邦格的觀點深化整合而來。

三、解構突變方式

解構一詞來自於德裏達。它產生於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評價。所謂“邏各斯中心主義”來源於希臘語“邏各斯”,意為詞或定義,即關於每件事物到底是什麼的真正的說明。在《聖經·約翰福音》中,把“邏各斯”看作與上帝相同一,而上帝被認為是全部真理的最終來源。因此,簡言之,“邏各斯中心主義”是一種主張存在著關於世界客觀真理的觀念。而德裏達恰恰認為人們對於真理和確定意義的追求,毀滅了它本身。因為人類不存在一種不被曲解的真理概念,也不存在主體與客體的統一,而真理和謬誤是同在的。因此,美國哲學家B·G·張在題為《海德格爾的解釋學與德裏達的解構學》一文中評論道:德裏達主義是一種流浪漢哲學,“在流浪中,每一步都會使界線立即被突破而又被重新劃定,這種不斷突破和重劃的界線根本就不是什麼界線。流浪漢流浪在漫無邊際的世界上,因為他既無家可歸,也無根可尋。”“解構在行動和實踐上同是流浪漢的思維,流浪生活就是活生生的解構。”“突變”一詞來自於法國數學家雷內·托姆的“突變論”,其原意是強調變化過程中的間斷或突然轉換。突變論的研究內容,簡單地講,是研究從一種穩定組態躍遷到另一種穩定組態的現象和規律。不想就德裏達主義和突變論展開更多的討論、判斷和評價,所關心的是“解構”和“突變”是否能夠借來描述創造發生過程的另一種方式。我以為,經過改造,恰好能夠使創造發生過程的另一種現象獲得新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