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四
朱誌欣剛進辦公室就接到導師李潤農打來的電話,教授告訴朱誌欣,“國家在中斷十幾年之後,重新向國外派遣留學生,你在農學院是個骨幹,我已經鄭重地向院領導推薦了你,要有所準備。”
雖然非常感激導師的關心和栽培,朱誌欣對於自己能不能被學院推薦選送並不抱太大的希望,內中原因不言而喻。
“文革”後首批留學生選派工作,從推薦審查到最後確定,每一個環節都銜接得不是很好,手續也辦得非常倉促。
農學院接到上麵通知後,最初還是沿用“文革”前的老規矩,側重在掌握俄語的科研人員中挑選。這一次被推薦的對象,需要考核的卻是英語或其他一些小語種。政審掌握的原則和過去相比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到最後一刻,學院終於將朱誌欣等兩個有發展潛力的研究生遞補了上去。
一直到考試前一天,朱誌欣才接到學院的通知,準考證到他臨進考場的時候才拿到手。
這一次,命運之神似乎特別關照朱誌欣,最終獲得去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遺傳工程學博士的資格。消息傳到盧府大院,大家都為朱光遠一家慶幸,四爺爺在家對兒子媳婦說,“朱家大侄少,到底還是出了頭!”
趁著朱光遠帶著兒子媳婦過來辭行,韋今遜叫二姑在家準備了一桌酒,專請朱光遠和朱誌欣尹小群夫婦,作陪的是韋潔,還有剛到家休假的韋玉。
“光遠啊!今天這杯酒先敬你們一家子,祝我們誌欣留學成功!”韋今遜言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之後打開了話匣子,“老鄰居老交情,我們隨便聊聊。”
朱誌欣起身,恭恭敬敬舉起酒杯,飲了杯中酒,“謝謝韋爺爺!沒幾天我就出發了,我很希望多聽聽您的意見!”
“康奈爾大學是很強的。”韋今遜對朱誌欣將要去的學校並不陌生。
“是的,美國常春藤聯盟成員。”
韋今遜很高興,“頂尖大學!誌欣啊,這個專業對你而言,既對口又很有前途。”
“比較新。”
韋玉在一旁插了話,“誌欣大哥,說到生物工程的具體內容,我說不清楚,在你家兩口子麵前,我不能班門弄斧。不過,大家知道生物工程是門大學科,代表著人類科學的未來,真的要花力氣啊,學成後回國,當個錢學森第二。”
“韋玉妹妹所言極是。不過,錢學森第二肯定輪不到我當了。不過,我定會一如既往,刻苦努力,報效祖國,報效父母!”沈玉霞雖已離世多年,朱誌欣言必談母親,這情形讓韋潔韋玉姐妹感慨。
韋今遜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誌欣,我最想聽的就是你這句話!”
“是的,我們一家,昨天都在談這些。誌欣這回能去美國深造,是國家對他的培養,一定要好好地報效國家。我們一家都是這樣想的,到什麼時候都是這樣。”久經磨難的朱光遠,接著韋先生的話表白了一番,這時候,他心裏裝著的還是對國家的愛。
“兒不嫌母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韋今遜覺得原本滿肚子想要和朱家父子說的那些話,已經不必重複,此時此刻朱家人的心境和他一樣。
充滿了幸福感的尹小群當著一桌人的麵,將話題從朱誌欣轉移到了韋家姐妹身上來,“韋玉妹妹,什麼時候給我們喜糖吃?”
韋玉裝著沒聽見,朱誌欣輕輕推了推尹小群,她不依,繼續緊追,“要不,我幫妹妹介紹一個?”
“小群嫂子啊,今兒誌欣大哥的事還沒高興夠呢,我的事今天不談,不要打岔!”韋玉不搭理尹小群這個話題。不是一時半會的事了,不管是誰和她說起這個,馬上就被她推了開去。她心裏一直惦記著的是姐姐韋潔,大學畢業後留在南京工作,自己在心裏就已定下了主見,個人問題一定要等姐姐有了歸宿再談。這兩年,為了動員姐姐,她也費了不少口舌。
這些年來,在二姑的幫襯下,韋潔把兩個孩子已經拉扯大,眼看著兩個孩子就要有了奔頭,她自己心裏卻越來越沉靜。這一來,倒讓一心要推動姐姐重組家庭的韋玉把自己的終身大事給耽誤了,一個人在南京,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眼角上不知不覺地爬上了幾根魚尾紋。
二姑把湖南風味的一道菜端上了桌,“好了,今兒我們甭談韋玉的事了,還是把誌欣的高興事兒說下去,小群,這是你最喜歡的。”
年輕人邊吃飯邊海闊天空地聊天。坐在韋今遜身邊的朱光遠,內心的稱心滿意,誰都能一眼看清楚。兒子就要出國深造,這是朱家的造化。這時候,他心裏悄悄牽掛的還是已經離去的愛妻,那個自打嫁過門來就沒享過一天福的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