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心理學與社會規範(2 / 3)

當個人與群體的行為無法遵守社會規範的時候,就需要必要的社會控製。

社會控製是指社會組織利用社會規範對其成員的社會行為實施約束的過程。社會控製的方式是指社會以何種方式和手段去預防、約束或製裁其成員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越軌行為。

常見的社會控製方法有道德控製、輿論控製和法律控製: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中心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本身就是一種控製,它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是非、善惡、正義和非正義、正當和不正當進行評價的標準,包含了對一個人的人格進行優劣評價的因素。道德靠人們的內心信念、社會輿論來促使人們自覺遵守社會的行為規範。人們的道德行為會受到社會讚揚,不道德行為則會受到社會的譴責,這使行為者在思想上、心理上感受到壓力。因此,道德控製對人的行為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同時也對違反道德的行為具有控製作用。

社會輿論是社會上眾人關於某一事件或現象的議論和意見,它包含了對於此事件或現象的是非曲直之評價。由於社會輿論是一種公意,是大多數人的意見,因此,它對少數人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導、約束及社會控製作用。在高曝光率的今天,社會輿論控製尤為重要,當有人傷害動物,當有人欺負弱小,當有人破壞別人家庭,人們就會對其進行討伐:先是“人肉搜索”再是口誅筆伐,直到把當事人變成“全民公敵”讓他不敢再囂張。

法律是由國家的立法機關製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它以國家規定的形式告訴人們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靠國家政權控製力量來推行,是最嚴厲、最權威、最有效的社會控製手段。通過法律控製,侵犯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公民的人權和利益都得到了保護。

社會控製發揮作用的過程具有多向性和交叉性。社會控製的多向性,指實行社會控製的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將有關社會控製的信息發射出去,而作為中間環節的多種信息傳遞媒介,又把各種社會精神因素和眾多的社會個體相互聯係起來,從而使社會控製成為一個多向交叉和多層連接的複雜過程。

社會控製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的秩序,而要想使社會控製真正長久有效,就應該把握社會控製的心理機製。社會控製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模式,盡管人們的行為方式是受一定文化製約的,但社會文化的因素並不能直接地發揮作用,社會文化的要求隻有在成為個體的需要與動機時,才可能達到社會控製的目的。

當今社會,人們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對行為規範的自律程度卻越來越低。發泄不良情緒、無視小節都成了破壞社會發展的不和諧因子。我們要自覺遵守各項行為規範、規範我們的心理和行為,不做有違道德之事,不做違法亂紀之事,做合格的社會公民。

全民清網,讓罪犯不能逍遙法外——法律規範

一位哲人曾說:“人身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這句話有幾分道理:一個社會的經濟秩序主要是靠法律規範甚至靠法律懲罰建立鞏固,假如沒有嚴厲的法紀,天使也會變成魔鬼。當道德規範與行為規範已不能約束人們的惡意行徑時,法律規範的作用就會彰顯,法律規範由國家製定認可,並由國家強製力保證實施。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麵活動是社會的活動,不由得任何個人意誌的幹預、阻礙或破壞。法律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時作為國家調控工具,也對國家的市場經濟起著重要作用。

法律規範即國家立法機關製定或者認可的,用以指導、約束人們行為的強製性規範。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有一定的規則來維持它的秩序,尤其是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更是要有成體係的法律來維持它的秩序。古今中外,法律規範都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

趙高原是趙國國君的遠親,自幼受宮刑,長大後進宮當宦官。他曾經犯大罪,秦始皇命蒙毅去審理,秉公執法的蒙毅判趙高死罪。秦始皇因趙高辦事比較幹練,又精通刑獄法令,所以赦免了他。這時,趙高擔心如果按秦始皇的遺命讓公子扶蘇即位,與扶蘇關係密切的蒙恬、蒙毅兄弟就會受到寵信,對他不利。這個時候,扶蘇成了趙高的最大敵人。為此,趙高決定把胡亥推上皇位。

法律,於古於今都是人類生存與國家建設的重要命題。

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都需要法律規範。因此,在建立和健全法律的同時,更應該加強法律的執行力度。

俄國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裏有這樣兩個寓言故事:

一篇是《狗熊照看蜂房》。百獸推舉愛吃蜂蜜的狗熊看蜂房,結果狗熊監守自盜,把蜂蜜都往自己窩裏搬。事情敗露後,百獸罰它在窩裏禁閉一個冬天。本來熊就要冬眠,蜂蜜又不用還,受罰的熊日子過得樂嗬嗬。

另一篇題為《狗魚》。一條狗魚罪大惡極,要對其進行審判。法庭由兩隻驢子、兩隻老馬以及兩隻山羊組成,並任狐狸為檢察官。沒有誰能指出審判有什麼不公正的地方,狗魚實在無從抵賴,起初被判吊死在樹上。這時狐狸檢察官成了關鍵先生,它說對於狗魚此種惡行累累的家夥,絞刑實在太輕了,應該判以聞所未聞的重刑讓它在河裏活活淹死!法庭接受了建議,改判為扔到河裏淹死。

寓言是人類生活的折射,克雷洛夫在寓言中諷刺的社會現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仍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實。年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曝光假冒偽劣產品,但假冒偽劣產品卻此起彼伏,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出來。但是,市場競爭必須是公平、合法的競爭,否則,市場機製就可能失靈或扭曲。在市場競爭中,有些競爭者為了貪圖利益不惜冒最大風險,采取各種不正當手段進行或限製競爭,必然妨礙正常的市場競爭。需要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和製裁不正常競爭和壟斷行為,維護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這就像球賽時,球員必須依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比賽。沒有規則,比賽就無法進行。因此,市場經濟的法律體係就相當於比賽規則,它是維護正當競爭的保障。

在英國發展商品經濟的初期,假冒偽劣產品不少,借錢欠款不還也相當尋常。但當法律得到認真嚴厲的執行,製假售假者被懲罰得傾家蕩產還要成囚徒,借錢和欠款者不但要被抄家抵債還要進監獄,誰還敢藐視市場經濟的規則?也正是這樣,英國市場秩序才變得井井有條,依法懲罰造就了一個文明誠信的英國。在意大利,著名國際影星逃稅多年一下飛機立即被捉拿歸案,誰敢不依法照章納稅?在新加坡,吐一口痰要罰款五千新元,誰敢和神聖的法律去較勁?如果有法不依,法律便成為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