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桃園結義薄雲天(3 / 3)

雖然麵色不錯,但關羽的運氣似乎一直都不好,出身貧寒,靠勞力養家,好不容易娶妻生子了,結果最後又落得個背井離鄉,妻離子散。重新找了份新的工作吧,卻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高風險職業,而如今也是一點回報都看不到,隻是每天提心吊膽地奔波逃命,在滾滾硝煙中求生。

是不是自己太高看自己了,本來就隻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打鐵匠,卻非要充當救世英雄,打算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結果弄得自己現在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進退兩難。

關羽歎了口氣,劉備和張飛已經睡著了。這幾年來兄弟三人再怎麼難也沒紅過臉,雖然張飛脾氣暴躁,但隻要關羽說得有道理,他總是能虛心接受。劉備雖然又囉唆又沒主見,但有什麼好東西,總是最先拿來給他的兩個弟弟。而且說到底,比起董卓、袁紹那些人來說,劉備也算是一個善良的領導,不會隨便殺人,不是心裏隻有權力和欲望。最主要的是他講義氣,對兄弟情深義重。關羽認為:“在這個汙濁的世界上,能夠幹幹淨淨地做兄弟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不論前方迎接的到底是什麼,我都是應該留下來,兄弟三個已經情同手足了,如果我走了,就好像身上少了一樣東西,不能安生。”

晨曦泛起,黎明就在眼前,握緊手中的青龍刀,隻要兄弟同心,一定其利斷金。

一戰成名:滅華雄

有句俗話,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為了對付董卓,本來互相看不順眼的各路諸侯紛紛聚集一堂,在公孫瓚這裏紮堆商討對策,場麵相當熱烈,感覺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研討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氣喘籲籲的兵士跑來通報說董卓手下的大將華雄來挑釁,氣焰十分囂張。大夥都坐不住了,小樣,正準備收拾你去呢,就自己跑上門來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經過一番爭論,大夥決定讓大軍閥袁紹手下的兩位將軍出麵,去教訓教訓那個不知道天有多高的小子;而袁紹也是派出他手下最為得意的兩名將軍出去應戰,就等著華雄的腦袋被拎回來吧,袁紹信心十足。

就在大家歡欣雀躍準備慶祝勝利,欣賞華雄腦袋的時候,兵士又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說,剛才出戰的將軍被華雄給砍了。

現場一片沉默,就在袁術打算再派人出去迎戰的時候,關羽站了出來,毛遂自薦要去應戰。又是一陣沉默,大家都盯著這個胡子長到膝蓋的大個子,一時都不清楚他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公孫瓚連忙做了介紹,關羽?雲長?哪位?大夥還在思索中,關羽再次提出要去應戰的請求。袁紹認為關羽這簡直是在侮辱他的實力,“我手下大將如雲,隨便哪一個就能收拾了華雄,哪還用得著你小子?”

袁術激動得欲破口大罵,卻被一個人拉住了,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曹操。“他既然敢放這種話,就一定有他的能力,不如讓他去試一試,就算失敗了,也沒有什麼損失啊。”

此話似乎也有道理,而這時除了劉備和張飛擔憂的眼神望過來以外,大夥都像約好了一樣不吭氣,等著看這個長胡子的笑話,反正對我們也沒什麼損失,願意去挨打你就去好了,我們也不認識你。

袁紹也不好說什麼了,他嘟囔著說:“顏良、文醜沒來,要是他們在這裏,哪還有你的份啊。”

關羽也不管袁紹的嘀咕,他提著刀就準備往外走,曹操喊住了他:“不如喝杯熱酒再去吧。”

這算是給我壯膽嗎,關羽在心裏冷笑,頭也不回地扔下一句話就出去了,“等我回來再喝也不遲”。

眾人大眼瞪小眼,見過狂的,還沒見過這麼狂的。

關羽並不是逞能,從小從事體力勞動,使得他練就了一身結實的肌肉,打下了紮實的功夫底子。這幾年的南征北戰更是給了他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關羽還在這幾年培養起了一個很實用的興趣愛好,就是研究當時各個武將的武功招式、兵法套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華雄,他早就有所了解。

華雄正在得意洋洋地認為自己天下無人能敵的時候,忽然看見對麵跑出來一個人,用相貌堂堂來形容他似乎都不夠確切。關於這點,羅貫中同誌當年在書裏是有詳細的描述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但是長得帥並不能代表功夫厲害,所以華雄一直到被關羽砍下腦袋的時候,都還死不瞑目地認為這是一個失誤。

不過如此而已,當關羽砍下華雄的頭,回到營寨裏喝下那杯還有溫度的酒時,沒有理會旁人的讚歎和誇獎,他徑直走到了劉備身後,和自己的兄弟在一起,這才是感覺最為踏實和溫暖的時候。

在忽視了旁人嫉妒或者羨慕的眼光時,關羽也沒看到曹操對他的欣賞目光,他現在還想不到今天給他斟酒的這個人,日後還會和他糾扯出瓜葛,並且是讓他一生負疚的人。

曹操之所以敢和高幹子弟袁術在一個平麵上對話,為關羽出頭,是因為他也是個高幹子弟,而且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高幹子弟。

在董卓的屠刀下,很多想滅掉他的人都提前到閻王那裏報到去了,但是事實證明,高手之外還有高手存在,曹操就是這樣的人。他在刺殺董卓不成功後,臉不紅心不跳,沉著冷靜地應對,打消了董卓的疑慮,然後果斷出逃,在遭遇潛在危機的時候,能夠手起刀落,毫不含糊,而且在明知道自己殺錯了人,也能利用很好的自我安慰療法,消除心理負擔,可謂是強人中的強人。

曹操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大義滅親,說翻臉就翻臉,稍加訓練一定是個危險人物,比起董卓來那是綽綽有餘,一個頂倆。

不過這些對於關羽來說並不重要,起碼現在不重要,對他而言,今天的陽光是異常明媚的,他得到了他早該得到的認同和榮耀,這份榮耀將會使得他在今後很長的時間內,被光環籠罩。

這就是戰爭的殘酷,在你死我活的爭鬥中,成功者的腳下是無數失敗者用身軀堆積起來的山丘。站的越高,身後流淌的鮮血就越多,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無可避免的過程。

關羽開始了他邁向山頂的過程!

群毆才是潮流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夏日,長安城內。

有一個人在極度不滿中,怒氣馬上就要爆發!這個人就是董卓,今天他的心情格外糟糕,因為據前線來報告,說他的愛將華雄被一個不知道從哪裏來的,胡子比頭發還長的紅臉漢給砍了,侮辱,真是天大的侮辱。

這個仇一定要報,不能就這麼算了,就在董卓打定主意的時候,“讓我去教訓教訓那群人,”突然發話的人叫呂布,是董卓認的幹兒子,屬於愣頭青類型的,“看他們還敢不敢囂張。”

關鍵時刻還是兒子頂事,董卓熱淚盈眶地把呂布送上征途,祝願他早點凱旋。而正當呂布前來報仇的時候,公孫瓚也收到了消息,知道董卓派了一個猛人前來報複,看來這次是惹大麻煩了。

就在他憂心忡忡的時候,關羽對他說,“不要擔心,有我們在,不管是誰都叫他有來無回。”

關羽不是在說大話,不過這個時候,不管怎麼樣,公孫瓚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兩軍對陣,喊了幾句開場白後就開打。公孫瓚是總指揮自然很惹眼,呂布一上來就奔著他衝了過來,公孫瓚自然不是呂布的對手,幾個回合之後,就在公孫瓚快要支持不住的關鍵時刻,一聲大喝從天而降地響起,中氣十足,一時間蓋住了所有的聲音,“將軍退下,讓我來教訓這個小子。”

猛人張飛衝了過來,但是請等等,怎麼回事?張飛後麵還跟著關羽,關羽身後還有劉備,衝鋒的事怎麼能隻讓弟弟上陣呢,當大哥的一定要帶頭,於是,三個人一擁而上,圍著呂布就一頓狂砍亂揍。

呂布鬱悶了,這是從哪兒冒出來的仨人,一點規矩都不講,竟然圍攻。嗬嗬,小子,不懂了吧,世界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一對一的單挑已經嚴重落伍,群毆才是潮流趨勢的所在。隻要能砍倒你的規矩就是好規矩。

形勢已經大亂,三個人輪番出招,呂布先生再猛,也打不過三個人,所以他選擇了逃跑。關羽他們緊追不舍,幸虧呂布的馬是名馬,跑得快,這才逃出生天。

真是陰溝裏翻船,就在呂布落荒而逃的時候,劉關張三人成了戰鬥英雄,大家對他們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公孫瓚也徹底看清楚了三個人的潛力,便對他們封官加爵,進行糖衣炮彈式的收服,劉備當上了司馬,而關羽和張飛也成了軍侯。這是關羽人生中第一個軍職,很有裏程碑式的紀念意義,標誌著他從這時候起,就正兒八經地成了一名軍人,為國效力,為民除害。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比較無賴了,因為之前就已經得出了一個定論,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在這個世界上,和平愛好者雖然不少,但想鬧事的依然存在。就在公孫瓚這邊打勝仗的時候,袁紹已經開始了偷偷地到處去吞並地盤,其中不乏屬於公孫瓚的地方,這事就做得不地道了,合作關係還沒解除呢,你就這樣,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嗎?

不是隻有你才會搶。

於是,北方土地上最早的兼並戰就在袁紹和公孫瓚之間展開,作為得力幹將的關羽,更是不遺餘力地為老板打了幾場硬仗,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那個最頂端的位子。

一旦開了頭,便再也無法停住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