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你在品味美食,別人在品味你——終生受用的社交禮儀
第一章 你在品味美食,別人在品味你的禮儀
禮出於俗,俗化為禮。
有人說,想要深入地了解一個人就和他一起去旅行。因為,旅行的時候,衣食住行都在一起,要想掩飾自己的壞習慣不是那麼容易。單就“食”來說,一些在平時很注意自身修養的人,卻常常會在餐桌前放鬆下來,暴露出自己的缺點和毛病,忽略了在用餐時需要保持的禮儀和風度,表現出他們在其他時候少見的粗俗和不雅,從而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殊不知,用餐時的良好儀態,恰恰是體現個人品質的最佳時刻。
用餐時優雅、富有教養的舉止會在無形中拉近自己與共同就餐者的距離,使自己以更加完美的形象打動別人。因此,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舉止,不要見食忘禮,在餐桌上醜態百出。
2007年5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美國,為了歡迎女王的到訪,美國總統布什夫婦和白宮的工作人員為女王精心籌備了一場“白領結”級的最高規格國宴。宴會開始之前,第一夫人勞拉敦促布什詳細閱讀了相關工作人員為了這次晚宴準備的王室禮儀指導手冊,其中包括提醒布什在迎接女王時應當等女王先伸出手來握手,而不能主動對她伸手;在晚宴期間,不論有沒有用餐完畢,隻要女王放下刀叉,所有賓客都必須停止用餐等禮儀。
在現代社會中,朋友交往、家人聚會、商務活動、公事洽談等都被巧妙地安排到了餐桌上。這時,用餐時的不良習慣便會成為餐桌上的笑話,比如在進餐一開始的時候,服務生會上一塊用來擦手的毛巾,如果用來擦臉豈不是成了別人的笑柄。普通人沒有必要像小布什那樣熟悉掌握英國王室的禮儀,但是一般的宴會禮儀還是要爛熟於心。
例如在入席之後,不要搶在別人之前動手夾菜,應該等主人舉起酒杯示意開始的時候,客人才能動筷子。夾菜的時候要等到菜轉到自己的麵前時再夾,不要不顧左右,喜歡哪一道菜就大量地夾入自己的盤子中,這樣不僅是失禮的表現,還會給人留下沒教養的印象。
還有,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別人聊天。當你嘴裏塞滿了食物,滿嘴流油地和別人交流時,對方會是怎樣的感受?所以這是一個必須改掉的壞習慣。用餐過程中使用餐具的動作過大,吃東西的時候嘴裏發出聲音,都是舉止粗俗的表現。
如果吃帶有骨頭的食物,比如魚、排骨,不要直接將骨頭吐在桌子上,應該用麵巾紙掩住口,然後用筷子將骨頭取出。另外,如果夾菜的時候不小心掉在了桌子上,不要再夾起,沒有人會認為你是在浪費食物。
在吃飯時,不要當眾剔牙,如果感覺到非常不舒服,可以喝一口水漱口;如果沒有效果,則要到洗手間去剔牙。如果有打嗬欠、咳嗽、打噴嚏等舉動,一定要用餐紙捂住口鼻,然後向旁邊的人說“對不起”。
在主人還沒有宣布宴會結束的時候,客人不能中途退席。如果確有急事需要離開,應該向主人說明情況,表示歉意之後方能離席。
餐桌是一個重要的社交“戰場”,在布滿美食的餐桌上,我們往往會在美味的誘惑下放鬆心理防線,容易露出一些不太雅觀的舉止,讓平時苦心經營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在餐桌上要時刻緊繃形象這根弦,想到別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在品味你的禮儀,這樣便可以讓自己的餐桌形象更豐滿,在吸引別人注意的同時也用自己的魅力來打動他人的心。
【總統修型課】小餐桌,大禮儀
客隨主便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即使對菜肴不滿意也要在散席時對主人表示感謝,這不僅讓主人有麵子,也顯得自己有修養。
勸酒要熱情更要適度,在高級宴會的餐桌上從來不會出現將別人強勸得酩酊大醉的主人或客人。
觥籌交錯之際是聯絡感情的大好時機,也是在禮儀上最容易鬆懈的時刻,來不及咽下口中的食物就急著說話,足以成為一次“禮儀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