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叫醒鬧鍾的人才會更有前途(2 / 2)

當你展示給別人的是拖拉、不守時的形象時,別人還會信任你並願意與你繼續交往或者進一步合作嗎?辦事準時、守時是最基本的禮貌,也是獲得別人信任的有效手段。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現代人的時間觀念也越來越強。在交際中,對他人的尊重,首先體現在守時上。上班伊始,如果不能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必然給人一種極壞的印象,上司對你就會有責任心不強的評價;特別是由於你的時間觀念不強而影響到他人的工作時,那將是不可原諒的。

不守時,就無從樹立自己的信譽。沒人願意信任一個連時間都保證不了的人,也不會有人樂於同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的合作夥伴做生意。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遵守時間的人一般都不會失言或違約,是可靠和值得信賴的。

在社交場合,尤其要講究守時、守約。一是要守時,與人約定時間的約會、會見、會談、會議等,決不應拖延遲到。二是要守約,即與人簽訂的協議、約定和口頭答應的事,要說到做到,即所謂“言必信,行必果”。如果在赴約之前遇到意外狀況如堵車、被其他事耽擱,一定要事先和對方打聲招呼,說明原因。故在社交場合,如沒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輕易許諾他人,否則,許諾了卻做不到,就會落個不守信的惡名。

恪守時間是一個人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同時也代表了一個人的情商和信任度。約會是最能考察一個人是否守時的。每逢節假日期,三五個朋友相約聚會是最平常的事情,事先約好了時間、地點,可是總會有人到了相約的時間後還沒有到。“路上堵車”、“臨時有事”、“鬧鍾沒響”是常用的借口,更讓人惱怒的是,聚會的人都到了之後,隻有一個人沒有來,一個小時之後,這個人來電話說來不了了,這一定會掃在場所有人的興。這種“放鴿子”的表現會給人們留下極差的印象,也許以後的聚會再也沒有人叫他去了。

【總統修型課】如何做到守時

1.把手表調快10分鍾,這種方法很管用,據說比爾?蓋茨就用這種方法。

2.現在的手機都有記事功能,把自己要做的事要赴的約提前輸入手機,設定時間提醒自己,要是自己做事比較拖拉,那就把時間定的稍微早一點,把可能想得到的意外都考慮進去,盡量做到提前到,這樣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的。

3.將事情按輕重緩急分類,把最緊急的事情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把不是特別著急的事情放到最後,做事有條理,這樣便可以井然有序地安排工作與生活,避免因為混亂造成遲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