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叫醒鬧鍾的人才會更有前途
成功的秘訣是自己的手表永遠比標準時間快10分鍾。
守時是禮儀規範中最基本的要求,通常來講,一個守時的人會得到大家的信任,沒有人會願意和一個總是遲到甚至無故失約的人交往。但是有些國家則以不守時而聞名,其中科特迪瓦和秘魯就是不守時的代表國家,可以說這兩個國家是遲到者的天堂。
科特迪瓦人都不守時,“時間就是金錢”這一觀念對他們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如果非要找出視時間為生命的人,那便是出租車司機,他們為了多搭載客人,會盡可能快地到達目的地。
科特迪瓦總統洛朗?巴博為了改變國民的這一習慣,不惜花費巨資請一家公司舉辦了一個名為“守時之夜”的活動,活動參與者是商務人士和公務員,隻要他們能夠證明自己是最守時的人,就可以獲得價值6萬美元的別墅。舉辦方暗訪每一位報名參賽的人,還為市民提供了一家網站,隨時舉報拖遝不守時的公務員。
這次活動的獲獎者是一名叫做納西斯?阿卡的律師,他在身邊環繞的人都不守時的情況下,簡直就像個外星人,同事們也經常為此取笑他,但他認為不守時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除了這位律師科特迪瓦前總理阿拉薩納?瓦塔拉也是個守時的“異類”,雖然他已經退休十多年,但是他仍然記得在任的時候每天在辦公室門口抓遲到的人的情景。
和科特迪瓦非常相似,秘魯也是一個崇尚“不守時”的國家。其國民無論是赴約還是參加婚禮、葬禮、商業會議,準時到達的情況少之又少。準時到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這已經成為秘魯人的普遍觀點。秘魯前總統托萊多將不守時發揮到了極致,他參加任何活動或者會議都不會準時到,最多甚至遲到過兩個小時。人們甚至用“卡巴納(托萊多出生的村莊)時間”來形容遲到這一行為。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提倡這一行為,49歲的艾麗西婭?洛倫佐經營一家小吃店已有30年。30年來,她每天都是淩晨6點就準時到達小吃店,查看訂單,送出外賣。秘魯總統阿蘭?加西亞也堅決抵製遲到這種行為,為此他和洛朗?巴博一樣發起了“守時勿遲”的全民守時運動。
在秘魯首都利馬的中央廣場上,電視台現場直播這次活動,教堂敲起了鍾聲,汽車鳴響了汽笛,人們紛紛抬起手表來校準時間,迎接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兩國總統都堅決要改變國民長時間以來的習慣和民族傳統,究其原因,不守時是一種不能被他人所容忍的行為。一個擁有良好交際形象的人,首先是一個任何時候都能守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