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每個總統都是形象舞台上的“老戲骨”
我喜歡演戲,與人生相比,演戲更真實。
有的政要天生就是“演員”,不論是擔任主角還是跑龍套,他們往往憑借一個簡單的眼神或者一個淺淺的笑容就能俘獲民眾的心,梅德韋傑夫當選總統時,許多人都不看好他,認為他的光芒會長期被普京籠罩,但是,這位不到50歲的年輕總統在任職期間很好地展示出他張弛有度的一麵。俄美間諜風波期間,他與奧巴馬明爭暗鬥,一麵上演“哥倆好”的戲碼,一麵又與奧巴馬唱對手戲,將自己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過事先準備好的“表演”不能真正考察出一個人的演技,隻有在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如何化險為夷才能體現出一個人是否是真正的“演技派明星”。一次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到法國訪問,正準備與薩科齊握手的時候,她不小心被絆了一下,高跟鞋從腳上脫落。如此窘境對這兩位政壇“老戲骨”來說不算什麼,二人相視而笑,薩科齊趕緊走上前去,紳士地扶住希拉裏,希拉裏往後退了一步,重新將鞋穿上,隨後兩人在樓梯口大笑,這一幕也成為當年政治新聞的經典,兩人自嘲般的笑聲為人們津津樂道。
世界政壇“哭戲”演得最好的當數巴西前總統盧拉。2006年巴西隊在德國世界杯被淘汰之後,盧拉在總統府裏痛哭流涕,人們看到了這位外表剛強的總統內心脆弱的一麵。後來人們發現,盧拉生活中的眼淚比幽默要多得多。
在裏約熱內盧贏得奧運會舉辦權的時候,在競選席位上的盧拉又像巴西隊丟掉世界杯冠軍時一樣老淚縱橫起來,麵對現場無數的鏡頭,任由淚水盡情地揮灑,哭得讓人為之動容。在後來發表答謝詞的時候,盧拉幾度哽咽,這讓巴西申奧委員會主席不得不像撫慰孩子一樣,摟住盧拉的肩膀,親吻他的額頭。
從此,盧拉哭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哭的好處,並將這一方法轉變為自己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更多的人不再認為這位愛哭的總統是一個軟弱的人,而覺得他是一位性情中人。盧拉的率真與勤政讓他贏得了2009年的“全球政治家”稱號。
同樣是哭,運用到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環境中,所賦予的含義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俗話講“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男兒淚有時會起到大作用,隻要是符合當時的情態氛圍、聲情並茂、收放自如,哭就可以演變成一種高超的形象藝術,既是自己內心情感的釋放,也是化險為夷的手段。
在形象的舞台上,除了“演技”,還有很多種細微的舉動可以讓你的形象得到升華。我們不要認為細枝末節不會被別人發現,凡是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是寓言故事中掩耳盜鈴的人。在某公司一次非常正式的會議上,發言的主管突然感到喉嚨不適,他下意識地轉過身咳出了一口痰,他以為這個小的舉動不會有人發現,結果台下發出了一陣驚訝聲,主管也以非常尷尬的表情完成了接下來的發言。結果,沒過多久,這位“出名”的主管就被下調到了低級別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