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每個總統都是形象舞台上的“老戲骨”(2 / 2)

現在看來,這位主管就是形象舞台上的“反派”,一般來講,形成這種粗俗習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良好的社交圈子。如果一個人的社交圈子中都是一些彬彬有禮、舉止優雅的人,那麼這個人怎麼會做出這種粗俗的行為來。第二個原因沒有良好的成長環境。如果從小就養成了一些文明的習慣,這些粗俗的舉動也不會顯現出來。

不管哪一種原因,我們都要成為那些正麵的、積極的角色,遠離那些使我們成為“反派”的行為。大家應該都知道,想融入上流社會,必須在言行舉止上改變自己。

隻是嚴守文明標準是遠遠不夠的,一些人在處理形象問題上秉承了一貫的優良原則,但最後還是沒有獲得別人的好感,這也讓許多人困惑不已。分析其中的原因,道理其實很淺顯,那就是他們沒有掌握形象的變通原則,說白了就是他們的“演技”很差。有些人刻板地按照標準去執行,結果給別人留下頑固不化的印象,看起來咄咄逼人讓人難以接受。有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平日裏給人相反的印象來重新占據別人的內心。就像上文提到的盧拉,外表粗獷的他卻用淚水贏得了別人的認可,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逆向改善形象的方法。

【總統修型課】哭的藝術

第一種哭:內心真實想法的掩蓋

三國時,曹操在赤壁大戰之前飲酒高歌,非常開心,他和樂師聊天,問他怎麼看接下來的赤壁一戰,樂師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曹操就把他給殺了。酒醒後的曹操看到心愛的樂師死在麵前,痛哭流涕,說自己酒喝多了,失手殺死了他。這個故事應驗了一句名言:千萬不能相信鱷魚的眼淚。

第二種哭:後悔、悔恨,推卸責任

赤壁之戰失敗後,退回到許昌的曹操召集自己手下的文官武將,討論失敗的原因。討論時曹操大哭,說郭嘉死得太早,不然赤壁一役怎會大敗。這樣便將責任轉移到一個死人身上,曹操真是哭得高明。

第三種哭:收買人心,慶幸逃避災禍

東吳呂蒙斬殺關羽,將項上人頭呈獻給曹操。曹操見到關羽的人頭痛哭不已,嘴裏還口口聲聲說一定要為其報仇,最後厚葬關羽。其實這與諸葛亮哭周瑜有異曲同工之妙,表麵上難過悲傷,心裏卻樂開了花。

第四種哭:對於某件事情的訴求

劉備見漢獻帝的時候,痛哭漢室江山旁落曹姓,惋惜曾經的輝煌。漢獻帝甚為感動,和劉備續起了家譜,尊稱其為“皇叔”。看來,哭有時能哭來權力。

第五種哭:沒有安全感的表現,也是最誠摯的哭

在徐庶離開蜀軍的時候,劉備拉著他的手痛哭流涕,這是對人才的珍惜,也是害怕失去這樣一位人才,今後自己打天下沒有幫手。

第六種哭:威脅、耍無賴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當東吳向他索要荊州的時候,劉備將“哭招”用到了極致,東吳特使見此狀況不知如何是好,隻能悻悻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