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主動“擁抱”對手,塑造儒雅形象
遇到一個好對手,會讓自己更強大。
美國總統任期為4年,在結束任期之前,下一任總統的競選就開始了。美國的憲法規定,所有願意從政的美國公民都有資格通過參加大選角逐美國總統的職位。麵對成為“全球最有權力的人”之一的機會,眾多政治家們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競選州長》揭露了競選過程中政治家們慣用的各種卑鄙手段,在諷刺了資本主義“民主選舉”的同時,也反映了選舉的激烈、殘酷。在競選的過程中,朋友可能成為敵人,敵人可能成為朋友。
在美國的總統大選中,攻擊不僅僅來自對立陣營的對手,甚至也來自同一陣營的朋友,這是因為在最終的總統大選之前,民主黨和共和黨先要選出本黨的總統候選人。在2008年的美國大選中,同屬民主黨候選人的現任總統奧巴馬和現任國務卿的希拉裏就曾毫不留情地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位置展開激烈的爭奪。
但是當奧巴馬最終擊敗希拉裏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以後,他立即一改競爭時的無情,轉而主動擁抱希拉裏,並稱讚她是偉大、傑出的女性,是“民主黨中最有能力和聰明果敢的領導者之一”,並邀請她參加自己的競選團隊。奧巴馬還對包括希拉裏在內的曾經的所有競爭對手表示感謝,讚揚他們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為國出力的愛國熱忱。
不少政治評論家認為奧巴馬對希拉裏的善意舉動不過是一種政治作秀,也有人注意到了這些舉動給奧巴馬帶來的巨大利益。據統計,希拉裏在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過程中共得到1800萬選票,而將希拉裏拉進自己的競選團隊就等於得到了近2000萬選民的支持。
最終,奧巴馬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希拉裏則出任美國國務卿,成為奧巴馬最默契的搭檔。可見,在適當的時候主動表示善意,擁抱曾經的對手,不僅可以化解不愉快,更可以將對手變成對自己幫助極大的朋友。
一個人要想走向成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必須及時改善與對手的關係。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對手,隻有在把對方當成對手對待時他才是對手。短時間的分歧是一種磨合,是為了將來更順利地合作,主動擁抱對手,對手就會變成朋友。
向敵人敞開懷抱不僅需要非凡的魄力,還要有過人的智慧。有人說,奧巴馬選擇希拉裏做國務卿是在效仿林肯組建自己的“對手團隊”。人們在感歎奧巴馬的英明決定的同時,還讚歎一個新的時代或許就要到來。奧巴馬的心胸、眼光、氣度無人能及,希拉裏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將有助於奧巴馬修複美國的國際形象。吸納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就是吸納一個實力強勁的夥伴。奧巴馬正是憑借這一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擴大在眾人心中的影響力,從而逐步走向美國的權力之巔。
擁抱對手要像奧巴馬一樣主動。有個成語叫“先發製人”,采取主動的人製人,被動的人則受製於人。當我們采取主動時,不僅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對方的敵意、避免雙方關係惡化,還可以給人寬容、善良的印象,從而讓自己的形象更加儒雅、優秀。
前一秒鍾還是敵人,後一秒鍾就把敵人當做摯友或者合作夥伴,這看上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隻要克服心理障礙,便可以瀟灑地擁抱敵人。
許多人在見到敵人的時候都會保持冷漠的態度,這樣的人在別人麵前表現出的形象也不會比對手好多少。消滅心中的抵觸情緒,恰當地向對手展現自己的友好,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方式。
我們經常在新聞裏看到兩個有利益衝突的國家舉行會談,兩國元首在見麵的時候卻笑臉相迎、彬彬有禮,這既是一種國際禮節、外交原則,也國家元首樹立自己大度、寬容形象的一種方式。
擁抱你的對手可以占據主動的位置,這種主動能夠迷惑對手,讓他搞不清你對他的態度,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降低對手對你的敵意。當眾擁抱對手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人與人之間才會有形象上的差別。如果一個人主動向對手示好,擁抱對手,把這件普通人看來很難做到的事做得自然、優雅,那麼這個人完全有理由贏得比對手更多的尊重和敬佩,他的形象也自然更加高大。
事實證明,善待對手遠比詆毀、仇視對手對自己更有利。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才會在與人交往和競爭的過程中獲利,贏得別人的尊重與青睞,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
【總統修型課】如何擁抱對手
1.用肢體擁抱對手:握手、擁抱這些常用的見麵禮節都可以成為“化幹戈為玉帛”的方式。當我們向他們行這些禮儀的時候,如果他們退縮,那是他們的失禮。
2.用語言“擁抱”對手:適當的讚美與關懷會讓對手感動,隻要你表現出誠懇,便可以贏得對手對你的尊敬。
3.用利益擁抱對手:在工作中,可以適當讓出一些利益給對手,比如奧巴馬邀請希拉裏擔任國務卿,用實際利益來擁抱對手最容易獲得的信任和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