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改變態度,開創職場雙贏
人生的成功源於態度的力量
態度是一種力量,它可以激發人體內在的潛能,每個人的身上都潛伏著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一旦激發,就會給人生帶來無法想象的震驚,而態度就是激發這種能量的導火索。一旦你意識到這種力量的存在,並開始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運用它,你就能夠改變整個人生。
工作的狀態、人生的方向完全受控於個人生存態度的牽引。你在工作中所秉持的最重要的態度有如一股無形的力量,左右著你的每一次選擇,最後也就決定了你的一生。
取得成功、獲得幸福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態度去生活,你信什麼,就去做什麼。好好思考,今後要堅守正確的態度觀,修正錯誤的態度,因為你的一切決定都受製於你所持的態度,沒有例外。
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全看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做什麼樣的事。改變你的態度,就能改變你的人生。
有一位學箭的壯士,懷著滿腔熱情,找了一位百步穿楊的師傅,準備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迅速成為一名射箭高手。哪知,好不容易讓人收他為徒後,師傅卻一不教他拉弓,二不教他搭箭。教他幹什麼呢?要他每天在百步之外,盯著牆上一隻蒼蠅那麼大的小圓點,並且告訴他:隻要你心中有射中靶心的意識,你就能看到小圓點成為大鬥笠。這位壯士起初心裏雖然感到好笑,但還是以積極的態度按照師傅的話去做,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重複著同一個動作。皇天不負有心人,有一天,他終於成功了,他真的能把蒼蠅那麼小的圓點看成鬥笠那麼大的圓圈!後來有人問他當時為什麼能夠成功,他笑道:“因為我心中想著擊中靶心,然後我就老老實實地按照師傅的話去做。
的確,成功者首先要有成功的態度,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行為。一個員工的態度能夠產生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而身在職場,這種力量直接決定了你是否擁有成功。
人生要想卓越,要想成功,就必須有卓越的態度,有了卓越的態度,人的心智才能更加清晰,明確地知道人生的發展方向。
職場中,有很多人不肯沉下心踏踏實實做事情,還有些人一旦作出了成績,就沾沾自喜,不能正確評價自己,過高估計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甚至認為自己的價值重於所從事的工作,這種態度隻是為他們的職業生涯的發展挖掘陷阱的力量。
投資管理專業畢業的林賓進入一家投資谘詢公司,專業很對口。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出於對人才的珍惜和重視,老板承諾會給林賓充分的發展空間和盡可能多的機會。林賓認為自己的遠大理想找到了突破口,於是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
老板並沒有食言,林賓很快升任業務部副經理,負責客戶拓展。內行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項有很大難度的工作,而且對於公司的發展十分重要。林賓並沒有畏懼,他覺得老板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把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自己做。他是個很有闖勁的年輕人,再加上優秀的專業知識,工作起來很有幹勁。
終於,時間不長,林賓的才能充分發揮,已經成為公司的精英和骨幹,由他帶領的團隊拓展的客戶占了公司新增客戶的很大份額。老板擁有這樣的員工當然十分欣喜,對林賓的重視也日益在增加,公司的重要活動老板也都會帶林賓參加。整個公司都知道,林賓現在是老板麵前的紅人。有人開始私下議論,林賓一定會是將來業務部經理的人選,甚至有人說林賓有可能升任公司副總。
林賓表麵上謙虛,心裏卻得意非凡,他甚至覺得自己是全公司最重要的人,除了老總,沒有人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業務部經理的辭職終於讓林賓看到了機會,他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職位非他莫屬,甚至私下裏和同事們已經喝上了慶功酒。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板並沒有讓林賓接任業務部經理,而是高薪從另外一家公司挖來了一個人。這樣的決定讓林賓詫異,他認為憑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經理職位,但是老板並沒有許諾過讓他接任經理,他的不滿不能直接表白出來。於是,他提出休假,想以退為進,順便提醒一下老板,他對於公司是不可或缺的。老板猶豫了一下,同意了。
林賓幾乎是帶著報複的心理登上休假的旅途的,他認為沒有他,要不了多久,公司就會一團糟,到時候,老板隻能央求他回去。
可是,結果並不是林賓想象的那樣。一個月後,林賓假期結束,回到了公司,發現公司運轉正常,並沒有因為少了他而垮掉。老板見到他時,仍有著一貫的熱情。
林賓再次投入了工作,可是他卻把不滿的情緒投到了新來的業務部經理身上。特別是在經理分配任務時,林賓總覺得分給自己的任務太小兒科了,根本不屑一顧。當林賓和經理在工作中有了分歧時,林賓總想著,自己對於公司有這麼大的貢獻,而業務部經理不過剛進公司,他的意見當然沒有我的重要。就這樣,林賓和新經理的矛盾越來越多,以至於公司的製度和程序都受到了影響。最終,老板決定辭退林賓。臨走時,老板隻對林賓說了一句話:“你永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重要。”林賓翻然醒悟,然而為時已晚。
的確,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在工作中體現的,工作態度產生的力量可以成就你,也會摧毀你,永遠不要讓態度轉化為束縛自己的樊籬。
美國有句諺語:天使能飛翔,是因為天使美好的態度已成為一種飛天的力量。
的確,態度已成為人生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讓人驚訝的地方就是它能夠完成人生輝煌的理想!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價值
在職場中,培養自己對待工作的積極態度將決定我們每個人事業發展的前景,決定我們人生的高度,也決定我們在公司的前途。
李秀才與錢商人死後一起來到天宮,玉帝看過功德簿後對他們說:“你們二人前生沒有做什麼壞事,我特準許你們來生投胎為人。但現在有兩種做人的方式讓你們選擇,一種是工作的,一種是不工作的。”上帝說完,便讓李秀才和錢商人慎重考慮後再做選擇。
李秀才心想,前生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富裕,有時還填不飽肚子,現在可以不工作,也就是吃、穿都是現成的,我隻要坐享其成就行了。那樣真是太舒服了。想到這裏,他第一個說道:“我要做不工作的人。”
錢商人看到李秀才選擇了來生過不勞而獲的生活,他想到自己前生經商賺了一點錢,來生就把它們都拿來投資,造福社會。於是,他心甘情願地選擇了工作的人。
玉帝看他們選擇完了,當下判定二人來生的命運:“李秀才甘願過不勞而獲的人生,下輩子做乞丐,整天向人索取飯食,接受別人的施舍。錢商人甘願過有工作的人生,下輩子做富豪,行善布施,幫助別人。”
錢商人抱著辛勤工作的態度,結果成為富豪,而李秀才抱著不勞而獲的態度,結果隻能做一個乞丐。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價值。
米勒是一位心理醫生,他記得自己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還是個滿懷抱負的年輕人。然而兩年後,他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昔日的雄心壯誌煙消雲散,他甚至比前來谘詢的患者還要憤世嫉俗。他對現狀強烈不滿,覺得老板給予自己的收入與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他在專業方麵的訓練並沒有得到上司的高度重視,而且自己向上級提起的升職報告一直沒有答複。
“再做下去還有什麼意思?從早到晚都在聽別人發牢騷,腦袋都快爆炸了,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政府的各種規定更是火上澆油,比如說,患者究竟要治療到什麼地步,居然是一群外行在製定標準,他們對心理谘詢一竅不通,然而我還不得不遵循他們的標準去工作。”
米勒整天和同事發的牢騷,多次飛進了頂頭上司的耳朵裏。本打算在下半年的集體大會上通報米勒升為副主治醫師,然而就是因為米勒的怨天尤人、滿腹牢騷的工作態度給擱淺了。
當米勒再次得知沒有晉升的原因時,他已經成為一名典型的“工作倦怠”者,不僅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簡直看到自己的上司就想咬一口似的。不久後,米勒選擇了自殺方式離開了他的病人、他的工作,結束了他的生命……
在職場中打拚的人都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米勒始終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把自己都要變成一個心理疾病患者了,又怎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呢?
鼓起勇氣、拿出力量、采取行動,經常對自己說:“我要完成它!”以這種態度做事的人,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100多年前有一個家住羅德島的人,他殫精竭慮,砌了一堵石牆,就像一位大師要創作一幅傑作一樣,其專注程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翻來覆去地審視著每一塊石頭,研究這塊石頭的特點,思考如何把它放在最佳位置。砌好以後,從不同的角度,再細細打量,像一位偉大的雕刻家,欣賞著粗糙的大理石變成的精美塑像,其滿足程度可想而知。他把自己的品格和熱情都傾注到了每一塊石頭上。
每年,到他的農莊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他也很樂意解說每一塊石頭的特點以及自己是如何把它們的個性充分展現出來的。
你會問砌一堵石牆有什麼意義呢?這堵圍牆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這就是最好的回答。
這個砌牆的人也因自己專注工作的態度而聞名於世。
在這個世界上,要改變一個人就要改變他的態度,一個人內在的世界反映了他外在的世界。所以,隻要我們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我們就能改變外在的世界。
你生命中最大的挑戰不是改變你周圍的環境,不是改變你的家庭,也不是改變你的生意,而是改變你的態度。當你改變你的態度,讓它端正起來,那麼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一個不同的景象。
你的態度不僅僅決定了你的價值,你的態度還是你外在感覺的一種內在表達。因此,一個人的態度好還是不好,你一眼能看出來。盡管他一句話也沒有跟你說過。當一個人的內心態度出了錯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做法也會出錯。
一個人的態度可以成為他最大的資產,也可以成為他生命中最大的負債。使自己與眾不同的不是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而是在我們心裏發生的事情。
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態度,我們傷害自己比傷害別人還多。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卓越不凡的人,首先要改變你的態度。請記住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價值。
合作最具有殺傷力
羚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動物,但它們卻常常成為狼群捕食的對象,而速度比它們慢的馬群卻很少被狼當做捕食的目標。狼為什麼能夠捕獲到跑得快的羚羊,而很少捕獲跑得慢的馬群呢?
原來馬是群居動物,它們也有像狼一樣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它們知道如果馬群不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它們就很可能成為狼群的食物。每當有食肉動物來襲擊時,成年而強壯的馬就會頭朝裏、尾巴朝外,自動圍成一圈,把弱小的和衰弱的馬圍在中間。隻要敵人一靠近,外圍的馬就會揚起後蹄去踢敵人。一旦被馬踢到,即使不死也會受重傷,所以很少有食肉動物願意去襲擊馬群,即使是最具合作意識的狼群。
相比較之下,食肉動物們就更喜歡把靈巧快速的羚羊作為捕食對象。羚羊沒有互相保護的團隊精神,當遇到敵人襲擊時,羚羊群就會四散逃跑。分散開的羚羊即使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敵人的圍追堵截,而成為敵人的美餐。
作為公司裏的一名職員,我們要從團隊的角度出發,與同事進行最大化的合作,才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務。每一個公司都類似於一個大家庭,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僅僅是其中的一分子,隻有每一個人都具備了合作精神後,才能對團隊的工作認真負責,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負責。
例如,在一個上千人的汽車裝配流水線上,隻要其中有一組人的工作出現了問題,汽車便無法出廠——因為誰也不會購買有缺陷的汽車。又如,在登山的過程中,一般登山運動員之間都以繩索相連,假如其中有一個人失足了,其他運動員就上前全力搶救。否則,這個團隊便無法繼續前行了。而當大家都絞盡腦汁,使完了所有的力氣,也無濟於事的時候,隻好割斷繩索,讓那個隊員墜入深穀,隻有這樣,才能保住其他隊員的性命。而此時,割斷繩索的常常是那名失足的隊員,這就是團隊的精神。因此,可以肯定地說,一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團隊成功的基礎上的。
華夏公司是一個特別講究團隊協作的電腦銷售代理公司,總經理羅先生是這家公司負責人,也是最高協調人。在這個大團體之中,每一名員工都有著明確的分工。例如,銷售經理負責公司銷售業務的發展;商務公司負責與分公司協調,同時,也負責與各地代理商之間的合作;客戶經理負責完成客戶服務方麵的工作。而羅先生的任務是走訪客戶,了解客戶對公司的需求和看法,以及作為總協調人,協調團體內部的溝通和決策。因為公司內各個團隊之間的行動配合,逐漸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嚴謹的工作作風,工作效率提高得很快。每天下班後,每個小團隊之間的成員總是要集體開一個討論會,討論當天的工作,製訂新的戰略計劃,分配第二天的工作任務,並加深了解,使每個成員都清楚各個部門的協作狀況。現在的華夏公司因為團隊協作精神,已成為同行業中效益增長最快的公司,員工的收入也是最高的。
在工作中,我們要善於與每個團體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並保持密切的合作。而不要丟棄了自己團隊工作的榮譽感,為求個人的表現,打亂了團隊工作的秩序。這樣,才能夠保證團隊工作的精神不被破壞,也不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致命的傷害。
亨利是一家營銷公司的一名優秀的營銷員。他所在的部門裏,曾經因為團隊工作的精神十分出眾,而使每一個人的業務成績都特別突出。
後來,這種和諧而又融洽的合作氛圍被亨利破壞了,亨利的主管反複斟酌考慮,猶豫不決,最終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工作方案。而亨利則認為自己對這個項目有了十分周詳而又容易操作的方案。為了表現自己,他沒有與主管磋商,更沒有向他提出自己的方案,而是越過他,直接向總經理說明自己願意承擔這項任務,並向他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他的這種做法,嚴重地傷害了部門經理的感情,破壞了團隊精神。結果,當總經理安排他與部門經理共同操作這個項目時,兩個人在工作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產生了重大的分歧,導致了團隊內部出現了分裂,團隊精神渙散了下來。項目最終也在他們手中流產了。
所以說,一個人隻有從團隊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才能獲得團隊與個人雙贏的結果。
江西果喜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果喜,就是一位具有強烈合作意識的“高手”,由於他善於與人合作,使得他的事業如日中天。1979年開始生產出口日本的佛龕,占據了日本大部分佛龕市場,並在加拿大、德國、韓國、泰國和香港等地開辟了經銷處和辦事處,產品共5大類2000餘種,個人資產達數億元。
有“巧手大亨”之美譽的張果喜深明事物的利害,他在開拓日本市場時照顧好方方麵麵的利益,善待盟友和對手,很快便成為日本佛龕市場的“龍頭老大”。
張果喜在日本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地位以後,就與日商建立了穩固的代理關係,全部佛龕產品都由日商代理經銷。不久,新情況出現了。隨著張果喜生產的佛龕在日本市場的暢銷,一些頗具眼光的日本商人看到銷售這種佛龕非常有利可圖,為降低進貨成本,一些銷售商就想走捷徑,繞過代理商直接從張果喜那裏進貨。
張果喜慎重考慮了這個新情況。
從眼前利益看,銷售商的直接訂貨,減少了中間環節,廠方確實可以多得一些錢,撈到實惠。但從長遠考慮,接受直接訂貨,就意味著將失去已花費了很大力氣開辟的以往的銷售渠道,甚至使以往的銷售渠道背向自己,走到自己的競爭麵,這無疑得不償失。
從這種思路出發,張果喜婉轉而又堅決地回絕了那幾家要求直接訂貨的零售商,繼續維護與日本代理經銷商的盟友關係。後來,日本代理商知道此事後,很受感動,增強了對張果喜的信任,對推銷宣傳方麵下了不少工夫。向來不輕易買賬的日本代理商這次果敢地打出了張果喜是“天下木雕第一家”的招牌,從而使張果喜的產品在日本市場越來越穩定。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張果喜清醒地看到,生產佛龕是一種利潤豐厚的行業,除了他的果喜集團公司,韓國與台灣製作的產品也有相當的滲透力,更不用說在日本本土還有成千上萬的同類中小企業了。如果照以前那樣,單靠原有的銷售網絡和一兩個合資的株式會社與強大的競爭對手抗衡,隻能處於劣勢而被人家踩在腳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