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用態度塑造完美的職業雕像(2 / 3)

第二天,孫寶清找到經理屠德發。屠經理二話沒說:“董事長說過,隻要是好職工,去好的地方,我們就歡送。不算違約。”

成功是熱情投入的產物,有些人熱愛工作幾乎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因為工作給其以成就感,工作令其興奮、令其感到生命的充實。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在工作中不斷擴展自我、獲取新知,達到成功的新境界。

激發自己的競爭鬥誌

在遼闊的草原上,每天當第一縷陽光出現,獅子和羚羊就開始進行賽跑。獅子發誓要追上羚羊,因為追上羚羊,它就可以把它們當作自己的食物。羚羊一定要跑得比獅子快,否則它就會成為獅子的美餐。羚羊之間也在進行著殘酷的競爭,跑得最慢的羚羊成了獅子的食物,而其他羚羊就可以暫時幸免於難。這就是動物界之間的殘酷競爭。

回顧動物界之間的“殘酷”遊戲,我們會發現,其實“競爭”存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有球類、遊泳、拳擊、田徑、棋類等多種多樣的體育比賽;有音樂、朗誦、戲劇、影視、書法、繪畫等文藝活動比賽;有學習競賽、演講比賽、勞動比賽等。有組織的比賽已數不勝數,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暗下決心要趕超他人的無形競爭更是到處都存在著。

可以說,競爭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推動力量。

競爭是多維心理結構的協同活動:為了獲得成就的需要而參加競爭;有爭取優異成績和獲勝的明確奮鬥目標;參與競爭的雙方成就高低是在同對方比較中顯現的,出於自尊和榮譽,競爭者都肩負著壓力;競爭者有決心去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由於多種心理活動的協同活動,使參與競爭者精神飽滿、鬥誌昂揚、富有成效地完成任務。

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沙利和法國科學家羅歇·吉耶曼於1955年同時宣布,他們在各自的研究中發現,能從下丘腦分離出垂體釋放的“促皮質激素釋放腦因子”。從此,兩人展開了分離CRF的競爭。誰都想領先分離出CRF,在22年的競爭中,雖然都未能分離出CRF,但他們在這期間的科學研究成果是輝煌的。沙利領先分離、合成了“促甲狀腺激素釋放因子”和“黃體生成素釋放因子”;吉耶曼領先分離、合成了“生長激素釋放抑製因子”(SRIF)。二人的這些研究成果,證實了腦激素的存在,從而為控製某些重要疾病開辟了新的道路,為找出控製人口的安全方法提供了可能性。他倆雙雙獲得了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J.C.查普曼和R.B.費德曾對五年級兩個等組的學生進行為期10天的加法練習,每天練習10分鍾。其中一組為無競賽組,他們隻是憑自己的學習態度做練習,無其他誘因。另一組為競賽組,他們的學習成績每天都被公布在牆上,給進步者和優勝者都標上紅星。結果表明,競賽組的成績一直呈上升趨勢,無競賽組的成績在前5天呈下降趨勢,以後開始緩慢回升。

這就是說,競賽組的成績遠遠超過無競賽組。這裏明顯地說明競賽的激勵作用。

競爭是推動個體不斷前進的一種精神力量。它的作用在於激勵人們努力奮鬥,促進個人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進步。一個缺乏競爭意識的人,注定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父親在客廳裏陪著女兒和她的男朋友天南地北地聊著。

父親問女兒的男友:“你喜歡打球嗎?”

男朋友回答:“不,我不是很喜歡打球,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看書、聽音樂。”

父親繼續問:“那喜歡賭馬嗎?”

男朋友:“不,我不賭博的。”

父親又問:“你喜歡看電視上的田徑或是球類競賽嗎?”

男朋友:“不,對於這些競賽性的活動我沒什麼興趣。”

男朋友離開後女兒問父親:“爸,你覺得這個人怎樣?”

父親回答:“你和他做朋友我不反對,但如果你想嫁給他,我堅決不讚成。”

女兒詫異地問:“為什麼呢?”

父親說:“一般人養黃鸝鳥,絕不會將黃鸝鳥關在自家的鳥籠裏,主人會把它帶到茶館,因為那兒有許多的黃鸝鳥。這隻黃鸝鳥,在茶館聽到同類此起彼落的鳥鳴聲,便會不甘示弱,也引吭高歌。這是養鳥人訓練黃鸝鳥的訣竅。”

女兒問:“這和我的男友有什麼關係呢?”

父親又說:“養鳥人刺激黃鸝鳥競爭的天性,來訓練黃鸝鳥展露優美的歌聲。若是沒有競爭,這隻黃鸝鳥可能就終生喑啞了,不能發出任何叫聲,因為沒有其他的鳥兒來與它比較。”

女兒似有所悟地點點頭。

父親繼續道:“你的這一位男朋友,經過我剛剛與他的一番談話,發現他既不運動,更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球賽,排斥所有競賽性的活動。我認為,像這樣的男人,將來恐怕難以有所成就,所以反對你嫁給他。”

的確,沒有競爭鬥誌的人,不可能喚起內心中最大的進取動力,這樣的人在崇尚“勝者為王”的社會中很難走得很遠。

有些在工作中勤於上進和學有所長的人,會遇到這種情況:某些比自己條件差的人卻先於自己取得了某種成功,或者比自己升遷得快,或者比自己更被老板賞識和器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答案便是缺乏“競爭意識”。

人類自古至今,總是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競爭之中,一個人要在職場中生存和發展,就要有競爭意識,就要有一種比對手做得更好的意識。

勇於競爭和善於競爭,才是使自己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和在事業上卓爾不群的基本原因之一。

一味埋頭趕路而絲毫不顧及其他對手情況,缺乏在社會上立足的競爭意識,則很可能會成為一同起跑的落伍者。

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和能力隻有在競爭中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出來。變得更聰明、更能幹的最佳途徑,莫過於參與競爭。

沒有競爭意識,就不會有奮鬥和進取的動力。這樣的人,終究逃不過平庸和被淘汰的命運。

競爭是一種能力,隻有在競爭中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存在,隻有在競爭中才能活得充實而有意義,隻有在競爭中才能真正實現自我。

不論什麼方式的競爭,也不論競爭的對象是誰,競爭的具體內容怎樣,總之,競爭都是為了在感覺和利益上壓倒對方,超越對方。在這種壓倒和超越對方的競爭中得到心理的滿足,生命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進取心與成功有個約會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胡巴特對“進取心”作了如下的說明:

“這個世界願對一件事情贈予大獎,包括金錢與榮譽,那就是‘進取心’。

“什麼是進取心?我告訴你,那就是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僅次於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的,就是當有人告訴你怎麼做時,要立刻去做。

“更次等的人,隻在被人從後麵踢時,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這種人大半輩子都在辛苦工作,卻又抱怨運氣不佳。

“最後還有更糟的一種人,這種人根本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即使有人跑過來向他示範怎樣做,並留下來陪著他做,他也不會去做。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失業中,因此,易遭人輕視,除非他有位有錢的老爸。但如果是這個情形,命運之神也會拿著一根大木棍躲在街頭拐角處,耐心地等待著。”

進取心可以說是一個人智慧的源泉,它能為自己努力拚搏提供強大的、源源不絕的動力。鬆下幸之助的成功就說明這一點。

某著名企業招聘員工,鬆下前去應聘,請求隨便讓他幹什麼都行。人事主管見他學曆較低,就回答:“招聘已經結束了,過一個月再說吧!”

其實這隻是人事主管在敷衍他,沒想到一個月後,鬆下真的來了。主管再次敷衍他:“你這衣冠不整的樣子,怎麼可以成為公司的員工呢?”

於是鬆下買了新衣,好好修飾了一番再去應聘。人事主管拿他沒辦法,這次說了真話:“我們現在差電工,但你不懂電器知識怎麼行呢?”

兩個月後,鬆下又來了,自信地說:“我已經學了兩個月的電器相關知識,您看我哪些方麵還不夠?我一定認真來補!”看著這位進取心十足的求職者,人事主管大為感慨:“我做了幾十年的招聘工作,頭一回碰到像你這樣找工作的,真佩服你有這樣好的耐心與韌性。”鬆下幸之助堅持不懈的進取心終於感動了這位主管,也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回報。

如今,盡管每個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才評價標準,但對應聘者的要求有幾點卻很一致,其中就包括“企業需要具有高度進取心的人”。

李放雖是名牌學校的高才生,但在工作中卻鬱鬱不得誌。有一次,他去拜望老師,老師見了李放很高興,就詢問他的近況。

李放滿腹牢騷地說:“我對現在做的工作一點都不喜歡,與我學的專業也不相符,整天無所事事,工資也很低,隻能維持基本的生活。”

老師吃驚地問:“既然如此,你怎麼還無所事事呢?”

“我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又找不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李放無可奈何地說。

“其實並沒有人束縛你,你不過是被自己的思想抑製住了,明明知道自己不適合現在的位置,為什麼不去學習一些其他的知識,找機會自己跳出去呢?”老師勸告李放。

李放歎氣:“我運氣不好,什麼樣的好運都不會降臨到我頭上的。”

老師生氣了:“你天天在夢想好運,卻不知道機遇都被那些勤奮和跑在最前麵的人搶走了,你永遠躲在陰影裏走不出來,哪裏還會有什麼好運呢?”

最後,老師鄭重其事地說:“一個沒有進取心的人,永遠不會得到成功的機會。”

進取心塑造了一個人的靈魂。我們每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高度,無不始於一種內心的狀態。當我們渴望有所成就的時候,才會衝破限製我們的種種束縛。一個不想進步的人,即使拿鞭子抽他,他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現。一個沒有進取心的人,我們怎麼能奢望他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培養其他的良好習慣呢?

一位成功學家曾聘用一名年輕女孩當助手,替他拆閱、分類信件,薪水與相關工作的人相同。有一天,這位成功學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機記錄下來:“請記住:你唯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

她將打好的文件交給老板,並且有所感悟地說:“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啟發,對我的人生大有價值。”

這件事並未引起成功學家的注意,但是,卻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從那天起她開始在晚飯後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不計報酬地幹一些並非自己分內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給讀者回信。

她認真研究成功學家的語言風格,以致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寫的一樣好,有時甚至更好。

她一直堅持這樣做,並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有一天,成功學家的秘書因故辭職,在挑選合適人選時,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個女孩。

在沒有得到這個職位之前已經身在其位了,這正是女孩獲得提升最重要的原因。當下班的鈴聲響起之後,她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沒有任何報酬承諾的情況下,依然刻苦訓練,最終使自己有資格接受更高的職位。

故事並沒有結束。這位年輕女孩的能力,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其他公司紛紛提供更好的職位邀請她加盟。為了挽留她,成功學家多次提高她的薪水,與最初當一名普通速記員時相比已經高出了四倍。對此,老板也無可奈何,因為她不斷提升自我價值,已變得不可替代了。

無論你目前從事哪一項工作,一定要在平常的工作範圍之外,從事一些對其他人有價值的服務。在你主動提供這些幫助時,你應當了解,自己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得金錢上的報酬,而是為了訓練和培養更強烈的進取心。

有了進取心,我們才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充分享受人生的樂趣;我們才能扼住命運的喉嚨,把挫折當做音符譜寫出人生的激情之歌;我們才能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在死神和病魔麵前保持“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的從容和自信,在生活中時刻充滿青春的激情和朝氣。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有一個人,因為沒有謀生的本領,每天隻能靠在城裏乞討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剛好在此時,有個馬醫因為活太多,忙不過來,需要找一個幫手。這個乞丐便主動找上門去,請求在馬廄裏為馬醫打打雜,以此換取一日三餐。

這樣一來,他再也不用沿街乞討,晚上也不必漂泊流浪了。安穩的生活使他的日子變得充實起來,他幹活也格外賣力,並有心成為一個馬醫。

可是,有人卻在他身邊取笑他說:“馬醫本來就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職業,而你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就去給馬醫打雜,當下手,這不是你莫大的恥辱嗎?”

這個昔日的乞丐平靜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寄生,靠乞討度日。過去,我為了活命,連討飯都不感到羞恥;如今能幫馬醫幹活,用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同時還能學到東西,這又怎麼能說是恥辱呢?”

“用感恩的心對待工作”,這不是一句漂亮話,而是真情的迸發。崗位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工作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為我們的聰明才智找到萌芽的土壤。公司提供了崗位,讓我們得到訓練,從而掌握新知識,學習新本領,在工作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從而逐步實現我們人生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隻有抱著一顆感恩之心,我們才能不浮躁、不氣餒、堅持不懈、一絲不苟地完成公司的各項任務;隻有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才會懂得珍惜公司搭建的每一個台階,從而一步一個腳印地通往最終的目標;也隻有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才能從各項工作的成敗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最終在成功中積累經驗,在失敗中汲取教訓。

感恩使我們在失敗的時候看到差距,在不幸的時候得到慰藉、獲得溫暖,讓我們不再怨恨對手給我們造成傷害,而是激發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不論領導交給什麼樣的任務,都要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做好,因為我們並無任何權力要求別人為我們無條件服務。所以,隻有對周圍的點滴關懷或任何工作機會都懷有強烈的感恩之心,並與周圍的人和睦共處,我們才能工作得更加順利,所獲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

懷著感恩的心工作,你就會在意你的工作,在意你的老板、同事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為人處世是主動積極、敬業樂群的,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他們會成為公司的棟梁,這也是老板招聘人才的首要條件。

因此,你不要忘了感謝你周圍的人,包括你的上司和同事。感謝給你提供機會的公司,因為公司給了你施展才能的平台。大聲說出你的感謝,讓老板和同事知道你感謝他們的信任和幫助。你是否曾經想過,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告訴你的老板,你是多麼熱愛自己的工作,多麼感謝從工作中獲得的機會。這種深具創意的感謝方式,一定會讓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是會傳染的,老板也同樣會以具體的方式來表達他的謝意,感謝你為公司作出的貢獻。

很多員工總是對自己的老板不理解,認為他們不近人情、苛刻,對工作環境、對公司、對同事、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意和不理解。其實,老板和員工之間並非是對立的,從商業的角度,可以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從情感的角度,也包含著一份親情和友誼。

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沒有什麼功利性,也是不求回報的。以特別的方式對老板表達你的感謝之意,付出你的時間和心力,為公司更加勤奮地工作,這其實比物質上的禮物更可貴。

一個落榜生心灰意懶地離家出走了,他決定徒步去三百裏之外的泰山,然後從泰山之巔墜崖自盡。

可是,當他萬念俱灰地攀上泰山的南天門時,遇到一個歇腳的挑夫,他的心理和意念突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挑夫主動和他打招呼,是因為看到他抽煙了,於是告訴他山上是禁止抽煙的。於是,他和看上去非常和藹的挑夫聊了幾句。挑夫說,真羨慕你們這些有錢有工夫賞景的人,你們太幸運了,聽山上的管理人員說,世界上遊覽過泰山的人連百分之一都沒有。就說我吧,基本上每天都上泰山,可我從來也沒像你這樣以一個遊者的身份空身而上過。可是,我很感謝這座山、感謝這6666個台階,更感謝我肩上的扁擔和沉重的貨物,是它們給了我謀生的職業,給了我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的生活保障。

聽到這裏,落榜生的心頭猛地一熱,眼底也忽然澀澀的。他轉身走下山去,淚流滿麵地回到父母的身邊……

一位成功的職業人士曾說:“是一種感恩的心情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在學曆以及待遇上比別人都低時,我沒有任務權力抱怨什麼。相反的,我對所有的一切都懷著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報別人,我竭力要讓他們快樂。結果,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獲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我很快獲得了公司加薪升職的機會。”

所以,在職場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平,抱著感恩的態度,不要計較一時的待遇得失。不論做任何事都能甘心情願、全力以赴,當機會來臨時才能及時把握住。千萬不要怨天尤人,覺得工作沒有意義,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心存怨憤。

當你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時,當你的努力和感恩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時,也不必抱怨自己什麼都沒有得到。請相信這隻是老板的暫時失誤,甚至是老板對你的考驗。任何事情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感恩不僅對公司老板有益,對其他人也同樣有益,通過感恩,你會發現,感恩是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使你更積極,更有活力。

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們就是在享受工作,以一種愉悅感恩的心態去工作,我們收獲的將是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成就。仔細想一想,你曾經從事過的每一份工作,都給了你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學習的。如果你每天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你不是在承受壓力,而是在享受一種工作時的愉快而積極的心情。帶著一種從容坦然、喜悅的感恩心情工作吧,你會獲取最大的成功。

不要隻喊口號,關鍵在於落實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天晚上,熊廚子到附近的大熊酒店去上班。它留了它的貓兒來看守大批食物,以防備猖獗的老鼠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