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司的成功為己任,視自己為公司的老板,能夠讓你擁有更大的揮灑空間。這是你的大好機會,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亮,培養出企業家的精神,並且為付錢給你做事的人創造出一番新的局麵。
讓敬業成為自己的品格和習慣
敬業是社會最需要的一種職業道德。在人類曆史上,職業道德一貫為人們所重視,在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敬業更是一切想成大業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敬業是一種奉獻精神,無論是心甘情願,還是不得已而為之,都要在自己既得的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盡心盡力。在職場,若所有的員工都能夠做到敬業,那麼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就不會是神話。
通用電氣總裁傑克·威爾奇曾說過:“任何一家想靠競爭取勝的公司都必須設法使每個員工敬業。”《財富》美國百佳雇主的調研也表明,敬業度得分較高的公司的股價比標準普爾500內的其他公司高12%。
現代社會的競爭異常激烈,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個公司員工的敬業程度決定了公司的命運,也決定了員工自身的生死存亡。要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要創造優秀的產品,就必須具備敬業的職業道德。既然在職,就要對得起這份職業,對得起這份職業在公司中的位置。敬業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是每個人應該做的。
有一次,中國的一個企業代表團去韓國進行商務考察,代表團車隊的一輛先導車開得較快,為了等待後麵的車輛,於是停在高速公路一邊的臨時停車區。在等待後麵車輛的過程中間,有一對駕駛“現代”跑車的年輕夫婦停靠了過來,問代表團的人,車輛出了什麼問題,是否需要幫助。原來這對年輕夫婦中的丈夫是韓國現代公司的職員,而當時代表團車隊的車子正是現代公司生產的。
這對夫婦也許是周末郊遊的,他們完全可以不理會其他人,但是,就是因為自己企業的車了停在路邊,他們也要上前詢問一下是否需要幫助,敬業精神可見一斑。
敬業的人,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即勤業,不斷地鑽研學習,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即精業,這是每個公司必需的人才,也是公司利潤的真正創造者。中國有不少敬業的典範: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一大批黨和人民的好幹部都在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勤政為民;當“非典”疫情襲來,一大批平時並不引人注目的醫生、護士和科研人員,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衝上第一線,拯救了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紮的同胞的生命,有人還為此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得到的不僅是榮譽,還有一種生命的價值。
我們來看看下麵這則小故事:
陳金富在一家學校的圖書館工作,同事們都會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詞來形容他。
新校區圖書館建成後,圖書館的講堂需要有人管理音響設備,考慮到陳金富熟悉這個工作,領導決定把他從延長校區文薈館視聽室調到新校區工作。與原來工作地點相比,新校區離家更遠,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服從了組織的安排,來到新校區圖書館辦公室,負責講堂及報告廳的音響設備管理和新館內水電等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
他認真鑽研新設備技術,很快地進入了角色。據不完全統計,自
2000年9月新館接待讀者以來,圖書館講堂共計接待各類講座、報告會以及學生文藝社團活動60餘次,17000餘人次。由於他的認真負責,確保了講堂和報告廳的正常使用。使用講堂召開的重要會議包括:上海高校教學工作會議(2001年12月20日)、上海大學“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項目驗收會(2002年3月28日)等。
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他還參加《電子儀器儀表裝修高級工》業務學習,堅持每周兩次去位於市西的培訓點學習。在學習班中,雖然他的年齡最大,但他的學習勁頭和青年人一樣足。
除了在上班時間內做好本職工作外,陳金富還在晚上、節假日期間,接待使用圖書館講堂的用戶。在新館開館不久,前來參觀來賓很多,有時正好是休息日,隻要接到電話,他總是隨叫隨到。為了保證音響設備的正常工作?他常常要忙到會議結束才能下班,到家往往已是半夜十一、二點了,第二天他仍正常上班。已經五十多歲並患有高血壓的他,有時連續幾天沒有好好休息,血壓升高,常常是邊服藥邊工作,從不叫苦叫累。他負責新館的照明、水電及門鎖的日常維修工作,登梯子換燈泡、修開關、門鎖等,是常有的事。有一次,臨下班,七樓教師閱覽室的門鎖無法鎖上,焦急的管理人員打電話請他處理,正要下班的他趕到後,叫別人趕校車,自己卻留下來修理而耽誤了回家的時間……
陳金富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待同事滿腔熱情,他經常利用自己掌握的電器維修技術,在業餘時間義務為許多同事修理家用電器,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得到大家的讚揚。
每一個在職場中打拚的人都應該將敬業培養成自己的習慣,當敬業精神成為自己的一個良好習慣之後,或許不能立即為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它可以為自己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幫助自己實現事業上的成功願望。
雖然有些人的能力並不突出,但是當他們養成了敬業的習慣之後,他們身上的潛力便會被逐漸挖掘出來,這樣,便能提高辦事效率,增加自己的實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員。
王海濱資質一般,在學校裏成績和能力也並不突出。畢業後,他經過一番努力,終於進了一家企業當勤雜工,勉強維持生計。盡管如此,他並不氣餒,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同時,也不斷地利用業餘時間刻苦鑽研。一年後,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王海濱才熬成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與那些技校畢業生在同一個平台上工作著,並且技術水平還不如人家。但是,他的身上有一股韌勁,能夠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刻苦的鑽研。
五年之後,王海濱在這裏終於有所成就,成為這家企業的副總工程師,相比之下,他那些能力特別突出的同學們,還有一大部分仍然在一些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著。
事實證明,一個具備敬業精神的人,在工作和事業上能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知識和經驗,這些東西,正是推動他們不斷向前加速的武器。
任何一個公司,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做支柱,那麼這個公司倒閉也是早晚的事情;任何一名員工,缺乏敬業精神,那麼他丟掉工作也是遲早的事。敬業是公司的需求,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厚愛,因為敬業才能立業。
有什麼理由不敬業呢?除非你想做一個好吃懶做的寄生蟲,沿街乞討倒也不失為一個生存的好辦法,可這是任何一個有尊嚴的人都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敬業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秉持這種態度的人會樹立這個世界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工作態度的職業價值觀。敬業的人對自己的職業水準有很高的要求:精益求精,永遠對工作現狀不滿意,永遠在改善工作。這種敬業精神,在職業生涯發展道路上,直接決定了職業發展的高度。
李華是一家銀行的出納。他的工作還算不錯,不出大錯,沒有顧客投訴,也不偷懶,但他從不願多幹一點點活。他的同事覺得他還不錯:能按規定完成工作,與大家相處和睦。但是每當有額外的需要時,他從不自告奮勇,也不像其他出納一樣,為縮短顧客排隊時間、實施新的顧客獎勵而獻計獻策。他總是這樣說:“我隻是個小小的銀行出納,為什麼要做那麼多?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像李華這樣的員工永遠也不會達到卓越,永遠也無法成就自己的事業。在事業發展中,有了敬業精神,我們就會深深地喜歡上我們所從事的職業。讓敬業成為你的品格和習慣,敬業才會樂業,在樂業中我們才會更加心致誌地從事我們所做的事,也才能在所從事的領域內達到專業的水準。而在事業發展階段,專家才會成為贏家,如此你也就成就了你的事業。
本章要義
·敬業是最崇高的工作態度。
·工作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用心做事,就是要讓自己比過去做得更好,比別人做得更好。
·優秀的員工在企業需要的時候應該勇於挺身而出,為企業解決困難,創造效益。
·你是在為老板打工,更是在為自己工作。
·讓敬業成為自己的品格和習慣。
心得體會
讀了本章內容,你有何感想和體會?不妨把它們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