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博士把質量管理全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即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和修正再執行階段。這四個階段是一個首尾相接的循環過程。
在工作程序Plan→Do→Check→Action的過程中:
Plan即擬訂計劃,製定計劃目標,製定計劃做法;
Do即執行實施並加以控製;
Check即確認或評估執行狀況與目標之差距;
Action即執行結果與目標值之差距探討,並修正采取措施。
我們把工作的全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修正再執行階段,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更科學地去操作,就有學問了。其實這並不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隻要我們能解決一個“細”字,將這四個階段又細分為八個便於操作的步驟,當你運用起“PDCA”循環法時就能夠得心應手了。
PDCA循環工作步驟表
階段 步驟
計劃
階段
(P)
①設定目標
②搜索與目標相關的信息
③找出最佳方案
④製定計劃工作表
執行
階段
(D)
⑤按計劃工作表執行工作
檢查
階段
(C)
⑥檢查執行情況
修正再執
行階段
(A)
⑦對檢查結果作出修正
⑧修正後再執行
例如有一天,經理分配給你一項任務:讓你對某區冷飲市場進行一項市場調查,並擬訂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這本是讓你大展身手的機會,但你卻苦於不知從何著手而毫無頭緒。為什麼要進行調查?怎樣進行市場調查?遇到問題怎樣解決?調研報告怎麼寫?……各種各樣的問題直砸得你眼冒金星,頭腦發脹。但你若運用“PDCA”循環法,則思路會變得非常清晰。
下麵我們提供一種X區冷飲市場調查的實施方案:
(1)Plan:製訂一份周全的計劃。
本階段你要明確六個問題。這六個問題簡稱為5W1H。
①為何製訂此計劃?(Why)
②計劃的目標是什麼?(What)
③何處執行此計劃?(Where)
④何時執行此計劃?(When)
⑤何人執行此計劃?(Who)
⑥如何執行此計劃?(How)
(2)Do:計劃好之後,著手將項目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3)Check:在進行市場調研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檢查,看項目的推進是否按原先的計劃進行,當中有無紕漏和出現偏差。
(4)Action:針對你的檢查結果確定你的行動。
如果在市場調研過程中,發現計劃偏離了原來的目的,或者發現原先的計劃考慮得不夠周全,那你就要及時彌補、調整,以確保任務圓滿完成。如果當中並無紕漏或偏差,當然是皆大歡喜,那你可以繼續一如既往地進行。
5剝洋蔥法
“剝洋蔥法”是工作落實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組織需要,利用剝洋蔥法對企業目標進行分析,由長期目標到短期目標層層分解,更有利於組織順利地落實工作、達到目標。
方法大意: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由短期目標到最終目標,一步步前進的;但是設定目標的最高效的方法則是與實現目標的過程正好相反,運用“剝洋蔥法”,由將來到現在,由長期目標到短期目標層層分解。
6目標樹
目標樹是現代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剝洋蔥法”告訴了我們進行目標分解的方向,而目標樹則為我們進行目標分析提供了具體的路徑。
(1)目標多杈樹示意圖:
樹幹代表目標;
每一根樹杈代表由最終目的分解生成的大目標;
葉子代表實現大目標需要關注的因素或者子目標。
(2)在目標樹中,大目標與子目標的關係:
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的策略;
大目標是子目標的結果;
子目標實現之“和”一定是大目標的實現。大目標實現之“和”則是最終目的的實現。
(3)如何描繪你的目標樹:
先寫下你的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然後思考實現最終目的有哪些策略,列出可能的策略並添加到目標樹上的各級目標框內。其實,這些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的步驟,在達到最終目的之前,首先是達到大目標和子目標。接下來,再考慮完成每個大目標的因素,這些因素就是多杈樹的葉子。這樣,你的目標很快就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了。同時,你的目的分析任務也就順利完成了。
例如:你的最終目的是在今年的9月30日為公司贏得銷售額10萬元。
那麼你的目標樹如下圖:
7合理統籌
我們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占用時間,要想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需要合理統籌,安排好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雙管齊下”法是國內一家著名的管理資訊研發中心研究的一種時間統籌方法,它可以幫助你做好工作中各個環節之間的統籌,快速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工作中有很多因缺乏統籌而造成效率低下的例子,比如複印文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今天,你有一大遝文件要複印,粗略預計大概需要一小時。實際上需要你真正動手操作的時間有多少呢?現在科技的飛躍發展,機器的先進程度早已不像古老的機器般需要我們自始至終守候,其實真正需要動手的時間不需要一小時,大概隻有最初及最後,合計起來不過10分鍾而已。
而其他的50分鍾,你是不是什麼事情也不幹,隻是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味望著複印機發呆。而時間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地流逝了,你就白白將這寶貴的50分鍾浪費了。一天有多少個50分鍾?你的人生有多少個50分鍾可以讓你揮霍?其實,你隻要留心一下,就可以讓這一段空當時間得到利用。你可以在這50分鍾內看看文件,搜集、整理一下資料,或者打打電話聯係有關的客戶等。
也許你會覺得,節約時間到如此挖空心思的地步實在太累人了。但是比起白白浪費時間,無法在上班時間內做完工作,你覺得哪個劃算點呢?其實為了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統籌安排多項工作並進是很必要的。國內外的成功人士在利用和支配時間上常常運用“雙管齊下法”,巨大成就的產生往往緣於靈活運用有限的時間。因此,不妨在工作中學會使用“雙管齊下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
例如有一天,部門主管讓你起草一份報告,並要求你一天時間內完成。其中查閱資料需要2小時;找3個人了解情況共需2小時,事前各需準備1小時;找兩個人統計數據各需3小時;草擬報告需4小時左右。接到這項任務後,你不停埋怨:2+2+1+1+3+3+4=16(小時),而一天的工作時間才8小時。
怎麼可能做得完?主管不是不會運算,就是故意為難你。
其實你的想法錯了,你上司的用意就是想考考你,看你的工作效率是否高。如果你是一名善於利用“雙管齊下法”統籌安排工作的人,達到目的就不是難事。
最合適的操作方法是:
(1)上班後通知有關人員統計數據,同時通知要向其了解情況的人做好準備。
(2)用兩小時查閱資料。
(3)找被訪者了解情況。
(4)中午之前將上報的統計數據進行審查,若發現缺漏,再進行補充。
(5)利用下午時間草擬報告。
具體安排如下圖所示:
〖TPCC7.tif,BP〗
如何做到“四小時複命”
“四小時複命製”是企業落實工作的高效複命機製,做到“四小時複命”,應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