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高效能人士的細節
第一章 效率來自對時間細節的把握
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來
時間管理的第一項法則是設定目標,製訂計劃。目標能最大限度地聚集你的資源(包括時間)。因此,隻有目標明確,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和控製時間。
人生的道路,存在著時間與價值的對應關係。有目標,一分一秒都是成功的記錄;沒有目標,一分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愛默生說:“用於事業上的時間,絕不是損失。”
每天我們都應把目標記錄下來,並且把行動與目標相對照。相信筆記,不要太看重記憶。養成“凡事預則立”的習慣。不要定“進度表”,要列“工作表”;事務要明確具體,比較大或長期的工作要拆散開來,分成幾個小事項。
玫琳凱說:“每晚寫下次日必須辦理的6件要務。挑出了當務之急,便能照表行事,不至於浪費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
確定每天的目標,養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來的習慣。把明天要做的事,按其重要性大小編成號碼。明天上午頭一件事是考慮第一項,先做起來,直至完畢。接著做第二項,如此下去,如果沒有全部做完,不要內疚,因為照此辦法完不了,那麼用其他辦法也是做不了的。
記日誌就是在善用生命、設計生命。偉人們都有把想法記錄下來的習慣。他們用日誌來記錄當天的重要事件和學習心得,用日誌來總結經驗、反省過失,用日誌來規劃明天、明確目標,用日誌來管理時間、集中精力、抓住大事……一個成功的時間管理者也是善用日誌來規劃目標與計劃的人。
因此,做事一定要製定日程表。
為了更好地實施你的計劃,建議你每天製定兩種工作表,而且最好在同一張紙上。這樣一目了然,也便於比較。
在紙的一邊列出你“待做”的事項——把你計劃要在一天內完成的每一件事情都列出來;然後再審視一番,排定優先順序。表上最重要的事項標上特別記號。在紙的另一邊或在你的記事本上列出某幾段特定時間要做的事情,如開會、約會等,你要排出一、二段特定的時間來辦理。如果時間允許,再按優先順序盡量做完其他工作。不要事無巨細地平均支配時間,同時你要留有足夠的時間來彈性處理突發事件,否則你會因小失大,因完不成主要工作而泄氣。
但是,“待做事項表”有一項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我們通常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來排定。它包括需要立刻加以注意的事項,其中有些事項很重要,有些並不重要。但是,它通常不包括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項,諸如你要完成但沒有人催你的長遠計劃中的事項和重要的改進項目。
因此,在列出每天“待做事項表”時,你一定要花一些時間來審閱你的“目標表”,看看你現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有利於你要達到的主要目標,二者是否相一致。
在結束每一天工作的時候,你很可能沒有做完“待做事項表”中的事項,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心煩。如果你已經按照優先次序完成了其中幾項主要的工作,那麼這正是時間管製所要求的。
不過這裏有一項忠告:如果你把一項並不十分重要的工作從一天的“待做事項表”上移到另一天的工作表上,且不隻是一兩次,這表明你可能是在拖延此事。這時你要向自己坦白,你是在打馬虎眼,你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而應立即想出處理辦法並著手去辦。
你最好在每天下班前幾分鍾擬訂第二天的工作日程表。對於那些成功者來講,這種時間管理計劃是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如果拖到第二天上午再列工作計劃表,那就容易做得很草率,因為那時又麵臨新的一天的工作壓力,這種情況下排定的工作表上所列的常常隻是緊急事務,而漏掉了重要卻不一定是最緊急的事項。帕金森教授說:紛繁的工作會占滿所有的時間。
我們要為某一工作定出較短的時間,也就是說,不要將工作戰線拉得太長,這樣你就會很快地把它完成。這就是你為什麼要定出每日工作計劃的目的所在。沒有這樣的計劃,你對待那些困難或者輕鬆的工作就會產生惰性,因為沒有期限或者由於期限較長,你感覺可以放到以後再說。如果你隻從工作而不是從可用的時間上去著想,就會陷入一種過度追求完美的危機之中。你會輕重不分,且又安慰自己已經把某項次要工作做得很完美,這樣做的結果隻能使主要的目標落空。
準時到達約會地點
賀拉斯·格裏利說:“一個人如果根本不在乎別人的時間,這和偷別人的錢有什麼兩樣呢?浪費別人的1小時和偷走別人5美元有什麼不同呢?況且,很多人工作1小時的價值比5美元要多得多。”
華盛頓經常這樣說:“我的表從來不問客人有沒有到,它隻問時間有沒有到。”他每天4點鍾吃飯,如果有時候應邀到白宮吃飯的國會新成員遲到了,華盛頓就會自顧自地吃飯而不理睬他們,這使他們感到很尷尬。一次,他的秘書找借口說,自己遲到的原因是表慢了。華盛頓回答說:“那麼,或者你換塊新表,或者我換個新秘書。”
拿破侖有一次請元帥們和他共進晚餐,他們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到達,他就旁若無人地先吃起來。他吃完剛剛站起來時,那些人來了。拿破侖說:“先生們,現在就餐時間已經結束,我們開始下一步工作吧。”富蘭克林對經常遲到卻總是有借口搪塞的傭人說:“我發現,擅長找借口的人通常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擅長。”
約翰·昆西·亞當斯從不誤時。議院開會時,看到亞當斯先生入座,主持人就知道該向大家宣布各就各位,開始會議了。有一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主持人宣布就座時,有人說:“時間還沒到,因為亞當斯先生還沒來呢。”結果發現是議會的鍾快了3分鍾,3分鍾後,亞當斯先生準時到達了會場。
在日理萬機的繁忙生活中,賀拉斯·格裏利每次約會都會準時到達,《論壇報》上很多睿智犀利的文章都是他在其他編輯悠閑地和別人一起消遣,或會議遲遲沒有開始時寫成的。韋伯斯特上學從不遲到,在法庭、國會和社會公共事務中他也同樣準時。
一個懂得守時,不浪費他人時間的人總能受到別人的尊重,總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為了珍惜和利用自己的或者別人的時間,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人,恪守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個成功者應該珍惜自己的時間。他總是設法回避那些消耗他們時間的人,希望自己寶貴的光陰不要因為他們而多浪費一刻。一個成功的時間管理者不僅懂得如何珍惜自己的時間,而且特別珍惜別人的時間。因為他們深知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一個做事有計劃的人,無論是老板還是夥計,都應有眼力審視和判斷顧客對自己生意的價值;對於一些與生意無關的廢話,應該想一個收場的方法,同時他們也絕不會在別人上班的時間內,和他人東拉西扯地談些無關緊要的話,因為這樣無疑是在妨礙他人的工作,損害他人應得的利益。
因此,千萬不要以為約會遲到隻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更不要以為它不足以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事實上,在“守時”被視為美德的社會裏,“遲到”是一種難以令人接受的惡習。試想:有誰願意無端地枯守等候你?又有誰在枯守等候你的時刻,不去思索你的種種缺失?導致一個人約會遲到的理由大概有以下幾種原因:
1.擔心早到而無所事事;
2.對時間的敏感性及判斷力不夠;
3.處事不富條理而延誤時間;
4.對約會的對象欠缺尊重;
5.輕視守時的價值;
6.視不守時為灑脫;
7.以約會遲到作為顯示權威或身份的手段。
假如你是一位經常約會遲到的人,請根據上列各項理由作一番坦誠的自我檢查,以便找出病因,進而對症下藥,為了幫你戒除約會遲到的惡習,現有10條經驗性做法:
1.將約會視同契約,約會遲到即是一種違約行為。
2.在每一次約好見麵的時間後,立即考慮約會遲到對自身形象及事業生涯所可能招致的不利影響。
3.隨時作可能遲到的準備,這樣你將可提前動身。墨菲法則是:如一件事可能出錯,則一定出錯,而且它會在最不應該出錯的時候出錯。這對約會遲到具有高度的適用性。倘若你擔心早到會被約會的對象認為你太著急,則你不妨攜帶一些讀物或有待處理的文件先到約會場地附近的咖啡店去。
4.隻要有可能,應盡量避免約定確切的時間,例如不要說“點整”,而改說“點前後”或是“2點3刻與3點1刻之間”,這樣可為自己預留餘地。
5.盡量避免將約會地點定在某建築物或某標誌物之前,以免令等候者站在那兒空等而難有其他作為。
6.假如你預計即將遲到,則盡快致電通知對方。
7.對自己的工作次序表應作鬆弛的安排,以免因其中某一項工作多花了時間而延誤了其他事項(包括約會)的時間。
8.應事先熟悉約會地點的周圍環境,例如交通擁擠情況、停車難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