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細節處省出個百萬富翁

省一分錢,就是賺了一分錢

日本的產品之所以能夠成功地打入歐美市場,與它在成本和價格上的優勢有直接的關係。日立公司是日本著名的三大電器公司之一,它的成功可以歸結於該公司的“三大支柱”——節約精神、技術和人。日立公司的節約精神聞名於世,正是這種節約精神給日立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暑氣逼人的炎熱夏日,日立的工廠裏不但沒有冷氣設備,甚至電扇都極少見。他們認為:日立工廠的廠房高三十米,又坐落在海濱,安裝冷氣太浪費了。廠裏還規定用不著的電燈必須熄滅。午休時留在房間裏的員工一律在微暗的角落裏聊天。隻有當有事時,他們才伸手拉亮熒光燈。在日立總部也是這樣。客人已在辦公室坐定,日立的職員才去拉燈繩開燈。看到這種節電精神,客人們都很吃驚。

節省你手中的錢,對你個人的意義很大,節省下來的錢可以放到更有意義的地方,如果拿去投資,也許,你省的就不隻是一分錢了。對一個企業而言,節儉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根據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伍爾夫發表的統計報告,微軟公司前總裁比爾·蓋茨的個人淨資產已經超過美國40%最貧窮人口的所有房產、退休金及投資的財富總值。簡單地說,他6個月的資產就可以增加160億美元,相當於每秒有2500美元的進賬。互聯網上有人據此編了個笑話,說蓋茨就算掉了一張一萬美元的支票在地上,他也不該去撿,因為他可以利用這彎腰的5秒鍾賺更多的錢。

但是,蓋茨的節儉意識和節儉精神比他的財富更讓人敬佩。一次蓋茨和一位朋友同車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由於去遲了,以至找不到停車位。他的朋友建議把車停到飯店的貴賓車位上。但是蓋茨卻不同意:“噢,這可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我來付。”他的朋友說。“那可不是個好主意,”蓋茨堅持不將汽車停放在貴賓車位上,“這樣太浪費了。”由於比爾·蓋茨的固執,汽車最終沒有停在貴賓車位上。是蓋茨小氣、吝嗇到已成為守財奴的地步了?當然不是。蓋茨曾經說過:“等你有了一億美元的時候,就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簡直毫無意義。”蓋茨和他的妻子近5年間向社會捐款高達10億美元以上,而且他已公開宣布當他60歲時,他會將所有的財產貢獻給社會。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蓋茨不願意多花幾美元將車停在貴賓車位上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蓋茨作為一位天才的商人深深地懂得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哪怕隻是很少的幾元錢也要讓其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他認為,一個人隻有當他用好了自己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美國有位作者以“你知道你家每年的花費是多少嗎?”為題進行調查,結果是近62.4%的百萬富翁回答知道,而非百萬富翁則隻有5%知道。該作者又以“你每年的衣食住行支出是否都根據預算?”為題進行調查,結果竟是驚人的相似:百萬富翁中編預算的占2/3,而非百萬富翁隻有1/3。進一步分析,不作預算的百萬富翁大都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控製支出,亦即造成人為的相對經濟窘境。

這正好反映了富人和普通人在對待錢財上的區別。節儉是大多數富人共有的特點,也是他們之所以成為富人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養成了精打細算的習慣,有錢就好好規劃,而不是亂花。他們省下手中的錢,然後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節省一分錢,你就為自己增加了一分的資本。

節省一分錢,你就賺了一分錢。如果你對手中的財富不珍惜,到頭來,你隻會一無所有。

珍惜你手中的每一分錢,隻有這樣,你才能積聚騰飛的力量,才能擁有百萬家財。

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兩個開發商,一個在城東開發圓夢花園,一個在城西開發鳳凰山莊。

一年後,總投資10個億的圓夢花園建成了。60棟樓房環湖排列,波光倒影,清新雅靜,真如在花園一般。不久,鳳凰山莊也竣工了。它真像一座山莊,60棟樓房依山而築,青磚紅瓦綠樹掩映,確實是理想的居住地。

圓夢花園首先在電視上打出廣告,接著是報紙和電台,他們打算投資100萬做宣傳。鳳凰山莊建好後也拿出100萬,不過它沒交給廣告公司,而是給了公交公司,讓他們把跑西線的車由每天的10班增加到每天50班。一年過去,鳳凰山莊開始清盤,圓夢花園開始降價。

去鳳凰山莊的車每天已達到500班,幾乎每分鍾就有一輛。坐這條線路上的車,可以得到一張如公園門票大小的彩色車票,它的正麵是鳳凰山莊的廣告,反麵是一首唐詩中的七言絕句,這種車票每周一換。據說,鳳凰山莊有個孩子在車上背了400多首唐詩,最少的也背了50幾首。

後來,圓夢花園向銀行申請破產,鳳凰山莊借勢收購,從此,市區又多了一條車票上印有宋詞的線路。

居家過日子,同樣的錢,會買和不會買相差很多。這裏就存在一個如何花錢的問題,你希望你的資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嗎?隻有在恰當的時間買到適合的物品才能算是錢花對了地方,隻有學會花錢,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你就會發現情況會大有不同。

要想做到把錢花在刀刃上,那麼對家中需添置的物品做到心中有數,經常留意報紙的廣告信息。比如,哪些商場開業酬賓,哪些商場歇業清倉,哪裏在舉辦商品特賣會,哪些商家在搞讓利、打折或促銷等活動。掌握了這些商品信息,再有的放矢,會比平時購買實惠得多,如果你沒有事先準備,想想你口袋中的錢,還能辦那麼多的事嗎?

要培養節儉的習慣,但同時也要注意繞開節儉的沼澤地。

“沒有投資就沒有回報”,“小處節省,大處浪費”,許多家喻戶曉的諺語都說明了錯誤的節約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的道理。

有些人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用錯誤的方法來節省不該節省的東西。曾經有個老板製定了這樣一條規矩,要他的員工不顧一切地節省包裝繩,即使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也在所不惜。他還要求盡量省電,而昏暗的店麵讓許多顧客望而止步。他不知道明亮的燈光其實是最好的廣告。

你不能以心智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為代價來拚命節約,因為這些都是你事業成功的資本和達到目標的動力,所以不要因此扼殺了你的創造力和“生產力”。要想方設法提高你的能力和水平,這將幫助你最大限度地挖掘你的潛力,使你身體健康,感受到無比的快樂。

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其他的問題就能輕鬆解決了。生活中到處都需要我們花錢,而口袋裏的錢是一定的,隻有把錢花到最合適的地方,才能達到物盡其用。

摩西走進紐約市的一個廁所,坐上馬桶之後好一會,才發現廁所內沒有準備衛生紙。於是,他便隔著牆問鄰座用廁者:“請問你那兒有衛生紙嗎?”

傳來的回答令人失望:“沒有,我也正為此犯愁呢。”

“請問你手邊有報紙、雜誌之類的東西嗎?”

“什麼也沒有。”

“那麼我用10美元的鈔票與你兌換小票好嗎?”

鈔票在這裏做什麼用,大家都清楚,用10美元的鈔票兌換小票的目的。

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試一試,結果會不一樣。

一個人能否拿得出10到15塊錢參加一次宴會,這本身並不是什麼問題。他可能為此花掉了15塊錢,但他也許通過與成就卓著的客人結交,獲得了相當於100塊錢的鼓舞和靈感。

那樣的場合常常對一個追求財富的人有巨大的刺激作用,因為他可以結交到各種博學多聞、經驗豐富的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任何有助於增進知識、開闊視野的事情進行投資都是明智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