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高效能人士的細節(2 / 3)

9.極力避免第二次的約會遲到。例如你與某人約會時遲到,則與他之間千萬別再有類似情況發生,以免被他認為你是不守信用的人。

10.請秘書或助手提醒你約會事宜,或是利用鬧鍾、鬧表作自我提醒。

做事拖延,既浪費自己又浪費他人的時間

在生活中,遲到是一種浪費他人時間的陋習,不過,還有一種壞習慣也是能夠無限地浪費他人的時間和精力,那就是做事拖延、磨磨蹭蹭。

在美國暢銷書《致加西亞的信》中,作者哈伯德講過這樣的一個例子:

一位經理坐在辦公室裏——有6名職員在等待安排任務,他將其中一位叫過來,吩咐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柯勒喬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這位職員會靜靜回答:“好的,先生。”

然後立即去執行嗎?我敢肯定這位職員絕對不會去執行,他會用滿臉狐疑的神色盯著你,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

他是誰呀?

他去世了嗎?

哪套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放在哪兒?

這是我的工作嗎?

為什麼不叫喬治去做呢?

急不急?

你為什麼要查他?

在這位經理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如何去查那些資料,以及為什麼要查的理由之後,那個職員會走開,去吩咐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查某某的資料,然後回來告訴他,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當然,我也許會輸掉賭注,但是根據平均率法則,我相信自己不會輸。

真的,如果你很聰明,就不應該對你的“助理”解釋柯勒喬編在什麼類,而不是什麼類,你會麵帶笑容地說:“算啦。”然後自己去查,因為你實在不想讓他一味地拖延來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乍看起來,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以分擔工作的人選,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你登廣告征求一名速記員,應征者中十有八九不會拚也不會寫,他們甚至認為這些都無所謂。

這種人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

“你看那個職員。”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對哈伯德說。

“看到了,怎麼樣?”

“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裏去辦個小差事,他也許能夠完成任務,但也可能中途走進一家酒吧。而到了鬧市區,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記自己是來幹什麼的。”

想想看,拖延真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的一大惡魔。曾有這樣一則寓言:

深夜,一個危重病人迎來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分鍾,死神如期來到了他的身邊。在此之前,死神的形象在他腦海中幾次閃過。他對死神說:“再給我一分鍾好麼?”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鍾幹什麼?”他說:“我想利用這一分鍾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這一分鍾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親人。如果運氣好的話,我還可以看到一朵綻開的花。”

死神說:“你的想法不錯,但我不能答應。這一切都留了足夠的時間讓你去欣賞,你卻沒有像現在這樣去珍惜,你看一下這份賬單: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剩下的30多年裏你經常拖延時間;曾經感歎時間太慢的次數達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學時,你拖延完成家庭作業;成人後,你抽煙、喝酒、看電視,虛擲光陰。

“我把你的時間明細賬羅列如下:做事拖延的時間從青年到老年共耗去了6500個小時,折合1520天。做事有頭無尾、馬馬虎虎,使得事情不斷地要重做,浪費了大約300多天。因為無所事事,你經常發呆;你經常埋怨、責怪別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責任;你利用工作時間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丟到了一旁毫無顧忌;工作時間呼呼大睡,你還和無聊的人煲電話粥;你參加了無數次無所用心、懶散昏睡的會議,這使你睡眠遠遠超出了20年;你也組織了許多類似的無聊會議,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樣睡眠超標;還有……”

說到這裏,這個危重病人就斷了氣。死神歎了口氣說:“如果你活著的時候能節約一分鍾的話,你就能聽完我給你記下的賬單了。哎,真可惜,世人怎麼都是這樣,還等不到我動手就後悔死了。”

可見,拖延浪費一個人多少寶貴的時間,但是在生活中最可怕的是,因為你的拖延可能浪費了別人的時間那才是罪惡,所以這種做事拖延的人,在工作中是最不受歡迎的人。

有人說,善待時間就是生命,那麼善待他人時間的人,也是善待他人生命之人;而浪費他人時間的人,則是扼殺他人生命的間接殺手!

運用80/20法則在最佳的時間段處理最主要的事情

對於所有飽受時間問題困擾的人來說,運用80/20法則是一種讓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高的生活效率與生活質量的方法。

運用80/20法則,你可以很快地找到符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80/20法則對於時間的分析,是與傳統看法大不相同的,而受製於傳統看法的人,可從這個分析中得到解放。80/20法則主張:我們目前對於時間的使用方式並不合理,所以也不必試圖在現行方法中尋求小小的改善。我們應當回到原點,推翻所有關於時間的假定。

時間不會不夠用。事實上,時間根本多得是,我們隻運用了我們20%的時間,對於聰明人來說,通常一點點時間就造成了巨大的不同。依80/20法則的看法,如果我們在重要的20%的活動上多付出一倍時間,便能做到一星期隻需要工作兩天,收獲卻可比現在多60%以上。這無疑是對於時間管理的一項革命。

80/20法則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20%的重要時刻上,而應削減不重要的80%的時間。執行一項工作計劃時,最後20%的時間最具有生產力,因為必須在期限之前完成,因此,隻要預計完成的時間減去一半,大部分工作的生產力便能倍增,時間就不會不夠用。

80/20法則將迅速提升你的效率,同時也是對傳統的時間管理的否定,80/20法則將引導時間管理的革命。下麵的例子將告訴你如何提高效率,縮短時間的運用。

格拉史東,一位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自由派政治家,他曾四度當選英國首相。但我們在此要關心的是他運用時間的獨特方法。格拉史東並不因為自己的政治責任而受抑製,反而相當有效地行使其政治責任,因為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投入時間。他熱愛旅行,不論是在英國本島或外國旅行他都愛。在首相任期內,他經常以個人身份積極出訪法國、意大利和德國。這樣一來,既可以履行政治責任,又可以滿足旅行愛好。

他追逐女性、看戲、競選及閱讀,他隻要覺得一點點不舒服,便會在床上躺一整天,在床上閱讀並思考。他過人的精力和效率,來自於他特異的時間運用法。

後繼的英國首相中,隻有洛依德·喬治、丘吉爾和撒切爾夫人可與格拉史東相提並論——這三人行事都極有效率。

另一個關於非傳統式時間管理法的例子,來自於管理顧問這個穩重的領域。當管理顧問的人,通常工作時間很長,還要麵臨多得令人發狂的事務。讓我們看看下麵三個管理顧問是如何管理他們的時間的。

第—位是佛烈德,他從顧問事業賺得千萬財富。他並非商學院出身,卻有能力設立一個成功的大公司,公司上下除了他以外,幾乎每人一星期都要工作70小時以上。佛烈德很少進公司,每月隻與股東開一次會,而且是全球股東都得參加的會議,他喜歡把時間用來打網球和思考。他以強硬手腕管理公司,但從不大聲講話,他通過五個主要部屬來掌握公司的—切。這就是他的管理方法。

第二位顧問叫藍迪,是位陸軍中校。全公司裏除了創立者之外,他是唯一一個不是工作狂的人。他前往另一個遙遠的國家,在那兒有一個繁榮且快速成長的公司,員工主要來自家鄉,工作非常努力。沒有人知道藍迪如何運用時間,也不知道他的工作時數是多少,但他的確逍遙自在。藍迪隻參加重要客戶的會議,其他事務則授權給年輕合夥人處理,他有時還編造荒唐的理由,解釋自己為何不在公司。

藍迪雖是公司領導者,卻不管任何行政事務。他把所有精力拿來思考如何在與重要客戶的交易中增加獲利,然後再安排用最少人力達成此目的。藍迪的手上從不曾同時有三件以上的急事,通常一次隻有一件,其他的則暫時擺在一旁。為藍迪工作的人充滿挫折感,但他確實效率奇高。

第三位叫吉姆,他的辦公室很小,裏麵還有很多其他同事,是一個非常擁擠且騷動的辦公室,有人打電話,有人正準備著向客戶做報告,屋子裏到處是聲音。

但吉姆好比一片平靜的綠洲,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分內的事上。有時他會帶幾位同事到安靜的房間內,向他們解釋他對每一個人的要求,不隻是講一兩遍,而是再三說明,務求交代所有細節。然後,吉姆會要求同仁重述一遍他們即將進行的工作。吉姆的動作慢,看似無生氣,且近乎半聾,但他是非常棒的領導者。他把所有時間都拿來思索哪件工作最具價值,誰是最合適的執行者。然後,緊盯著事情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