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投資理財賺在細節(2 / 3)

1987年10月,他因錯誤地認為日本東京股票市場將會崩潰,而把幾十億美元從那裏轉移到華爾街,結果華爾街股市先於東京股市崩潰,他損失了3000萬美元。但由於他的基金在其他金融市場和股票上贏利,基金會的資產淨值反而增加了14.7%,達到18億美元以上,這次損失對他根本不算什麼。

物極必反,這並不是說投資目標越多越好,因為據研究表明,當達到一定量時,分散投資的做法減少風險的作用就很少了,所以,在分散的同時,一定要把握量的多少。

股票,選對時機賺大錢

股票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非常熟悉了,翻開報紙、打開電視、瀏覽網頁的時候,都能夠看到連篇累牘的股票信息。在這個大市場中,有太多榮辱浮沉的故事,尤其對中國股市而言,各種悲喜故事就更多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在中國就不能進行股票投資,隻是說對於沒有掌握投資規律的人而言,如果想要進行股票投資,尤其要小心謹慎。

如果你是剛剛入市的新股民,一定要遵守以下10大守則:

1.入市初期,不要立即實盤操作。

2.不要借債,不要透支。

3.不要聽小道消息炒股。

4.不要對股市期望過高。

5.要重視修身養性。

6.認真係統地學習相關知識。

7.不要有僥幸的賭博心理。

8.堅強不屈,百折不撓。

9.勇於認錯,知錯就改。

10.要有風險意識。

知道了做股民的10大守則,如何適當地買入並賣出自己的股票呢?股市受戰爭、政治及一些意外因素影響很大,但這些因素對股市的影響是一時的。在國家穩定時期,內在時機是占重要地位的。股市上有句諺語:“不要告訴我什麼價位買,隻要告訴我買賣的時機,就會賺大錢。”因此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選擇買入時機是非常重要的。買入時機因投資時期長短、資金多少等因素有所不同,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1.當有壞消息如利空消息等傳來時,由於投資者的心理作用,股價下跌得比消息本身還厲害時,是買進的良好時機。

2.股市下跌一段時間後,長期處於低潮階段,但已無太大下跌之勢,而成交量突然增加時,是逢低買進的佳時。

3.股市處於盤整階段,不少股票均有明顯的高檔壓力點及低檔支撐點可尋求,在股價不能突破支撐線時購進,在壓力線價位賣出,可賺短線之利。

4.企業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擴大規模時,企業利潤下降,同時項目建設中不可避免地會有問題發生,從而導致很多投資者對該股票興趣減弱,股價下跌,這是購進這一股票的良好時機。

5.資本密集型企業,采用了先進生產技術,生產率大大提高,從而利潤大大提高的時候,是購買該上市股票的有效時機。

選擇好的時機買進股票難,但在好的時機賣出股票更難,因此,賣出股票也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則不僅不能賺錢,還可能無法脫手。以下幾種情況是賣出的好時機:

1.買進股票一周後,價格上漲了50%以上,此時出售,投資收益率遠高於存款利率,應當機立斷,該出手時就出手。

2.長期上漲的行情,要適可而止,切莫貪心,賺一倍即出手。

3.突然漲價的股票,並且漲幅較大,應立即脫手。在這種情況下,股價很可能受大戶操縱,若不及時出售,一旦大戶拋售完手中的股票就將悔之晚矣,再想賣出就困難了。

4.股價上漲後,行情平穩之際宜賣出股票;成交量由增轉減時,宜賣出股票。

5.視具體情況而定,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股票加以靈活對待。

對於持續穩健上升的優質股,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賣出股票:在過去一年中股份企業中無人增購本企業股份;企業利潤增長率與銷售利潤率明顯下降,靠削減開支維持贏利,且企業目前又沒有開發出有市場前景的新產品。

此外,對於發展緩慢型股票,出現以下情況,應出售股票:企業連續兩年銷售不景氣,產品庫存量大,資金周轉緩慢,兼並虧損企業而使自身資金長期被占用,並在短期內無法使兼並企業扭虧為盈;股價上漲30%以上或在大戶操縱下股價上漲10%以上。

對於複蘇上漲型股票,當其發行企業已成為眾所周知的發展型企業,人們紛紛購買股票時,是賣出的好時機。

另外,在確定何時買股票之前,選買點的重點是選擇止損點。即在你進場之前,你必須很清楚地知道在何點止損離場。

炒股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隻有在實踐中才能遊刃有餘。

基金,讓專家幫你賺錢

現在,在基金熱銷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基金,把自己積攢多年的銀行存款拿出來交給基金專家打理。這種投資方式比起股票來穩定得多,工作幾年的你是不是也存下了自己的一筆收入,不妨也拿出來,讓專家幫你賺錢。

在所有的投資項目中,利潤與風險都是成正比的;炒股獲利最多,但風險最大;儲蓄獲利較少,但風險也最小;如果把股票與儲蓄的優勢集中在一起,體現出“取長補短”的形式,就形成基金的優勢了。

有人說,基金很像股票,有“準股票”之稱。但是,兩者之間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具有不同的權限

股票投資者對股票發行公司具有一定的直接管理權限。而基金投資者與基金的投資對象則沒有直接關係,不能對其具體的經營活動進行幹預。

2.具有不同的逆返性

股票發行後,隻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流通,不可逆返發行股票的公司。基金則正好相反,封閉型基金在發行之後一定的年限內可以返給基金管理公司,退回自己的本金;開放型基金則可以隨時逆返。

3.不同的獲利水平

基金投資與股票投資一樣,都可以根據投資對象的實際業績獲取分紅,並使分紅升值。但二者卻具有不一樣的獲利水平和穩定性:股票投資獲利來源於股票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水平,與股票發行公司的經營狀況密切相關;投資基金與投資股票相比,投資者每年都可根據其投資的份額獲取相對穩定的收益。但基金獲利並不像股票那樣能夠獲取暴利。

4.具有不同的風險度

股票投資受其所投資的公司經營效益及市場狀況影響,在所有投資形式中是風險最大的。與其相比,投資基金則可以通過平攤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投資股票主要是投資者直接與上市公司打交道,其盈虧直接關係到投資者的收益狀況;投資基金則不同,是投資者委托基金管理公司向股票或其他方麵投資,這樣就可以節約交易成本,提高投資收益。

基金往往能夠明確地告訴投資者這類基金將投向何處,贏利是多還是少,風險是大還是小。投資者想贏利多少,想擔多大風險,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想法選擇不同種類的基金。

通常,當基金規模較大時,往往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減少投資風險,也可以在一些政策和交易費用上得到許多優惠,降低交易成本;當基金規模較小時,能迅速從一個投資品種轉向另一個投資品種,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規模較小的基金往往有可能買到升值潛力較大的小型公司股份,從而獲得較大的投資收益。

一般而言,從獲利方式看,基金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追求資本收益最大化的成長型基金

這類基金往往投資於剛興起的行業或發展前景廣闊的企業。一般能獲得相對較多的收益,但這類基金在當期或短期內收入可能較小。

2.確保收益穩定的收入型基金

這類基金主要投資於能帶來穩定當期收入的各種有價證券。一般能獲得較穩定的當期收入,風險低。

3.收益均衡型基金

這類基金主要以當前有較穩定收益,且又有長期發展前景的公司股票為投資目標。通常既能提高當期收入,又能使資本收益實現長期增長,其風險處於成長型與收入型兩類基金之間。

如果你想要買基金,有三要素必須遵循:

1.投資原則的建立

投資原則的建立因人而異,主要包括投資的目的性、時間的長久性、風險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