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片全是。”這個學生指著地圖揚揚得意地回答。
“希臘在哪裏?”老師又問。學生好不容易把希臘找出來。
“雅典在哪裏?”老師再問。“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
“你家那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裏?”老師問他。這個學生尷尬極了,他不可能在地圖找出這一片肥沃的土地。
故事中的學生把自己擁有的東西看得很重,因此產生了強烈的優越感。這種內在判定的差距往往導致了他與周圍人之間關係的不平衡,和諧的氛圍也被幹擾。其實,無論我們擁有多少,與整個世界比起來都是極其渺小的。當我們時刻秉持一顆謙遜之心,並用它來對待世間一切生靈的時候,我們才會以一個平等的視度看待世界萬物,這時,它們在我們的心中才會是和諧的。
當整個歐洲大陸都在讚美牛頓的時候,牛頓隻是謙卑地說:“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當袁隆平在世界糧食科學研究上作出巨大貢獻的時候,他毫不掩飾地說:“我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沒什麼了不起。”他們都是名聲響徹世界的人,但他們的謙卑之心卻沒有被外物所迷惑。正是因為懷有一顆謙卑之心,才讓他們能夠站在一個眾生平等、和諧共存的角度上來看待生命中的一切得失。
沒有謙卑,也許人們照樣可以生活得很好;沒有謙卑,太陽依舊會東升西落。但終究有一天,所有傲慢與無禮、自以為是與自我陶醉的人們都會讓自己生命之路走到盡頭。因為他們的傲慢讓眼睛與內心再也看不到平等和諧的世界,他們看到的隻是自己頭頂的一片天空。當人們隻對與自己同等重要的人或事感興趣,而忽略了世界這個整體的時候,人們得到的一切物質與能量也必然會大大減少。
以謙卑之心對待世間一切,才能讓整個世界在我們的內心呈現出一片和諧。沒有地位高低,也沒有擁有的多與少,隻有平等與和諧的世界。謙卑會讓我們的雙腳真正地立於堅實的大地上,謙卑會讓我們的眼界真正放在廣袤的宇宙間,而謙卑也同樣會讓我們的能量振動頻率更容易被宇宙接受,從而獲得更加善意的回饋。
傾盡全力為世界和諧而努力
傳說有一種鳥叫做紅嘴黑鵯,上天派這種鳥把火傳到人間來。它的嘴巴叼著火種,腳上也抓著火種,不辭辛苦。結果嘴巴、腳爪都被炙熱的火焰燒紅,全身上下都被煙熏成烏黑,因此人們非常尊敬紅嘴黑鵯,稱之為“火焰之鳥”。這隻是一個傳說,卻預示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動物尚且能夠為了世界的發展進程而甘願奉獻自己,人類就更需要傾盡全力為世界和諧而努力。
現今社會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人類不僅沒有盡到責任,反而不斷地踐踏其他的生命,殘殺動物,破壞大自然的和諧。因為世界飽受人類摧殘,各種災害便將苦難變本加厲地還給了人類:水災、龍卷風、地震……一切災難都預示著:世界已經開始傾斜,不再和諧。
每個人都想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太多的欲望會使人類不斷犯錯,不斷造成衝突,使這個世界不再和諧。麵對這個越來越不和諧的世界,生活在其中的我們需要深刻地反思,更需要采取行動讓世界恢複和諧。人類是地球上唯一能夠思考的生命,是具有特殊價值的存在。而傾盡全力為世界的進化與和諧而努力,則是人類最重要的使命。
世界此時呈現出來的樣子,與我們每一個人都存在著巨大的關係。世界的樣貌是人們內在的映射,每一個人都需要對此刻的世界負責。可以這樣說,你不快樂,那麼你身邊的能量場自然也不會快樂。你將這些不快樂的能量傳遞到外在,傳給每一個人與每一件事,這些人與事就會被這種不快樂的感覺糾纏,各自的能量場也會受到幹擾。每個人都是宇宙的小小能量體,而每個人的能量波動也必然會幹擾到整個世界與宇宙。如果人人都保持著不快樂的負向能量,那麼整個世界自然無法保持和諧與美好。
因此,我們需要時刻讓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振動頻率,這樣的頻率會對外界造成積極的影響。盡力完善自己,進而完善整個外界,讓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呈現出和諧的樣子。
“傾盡全力為世界和諧而努力”,這不是套話,也不是空話,更不是大話。我們從前人為世界所作的努力中來,更要繼承和投身於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去。我們要做的就是人類最基本的義務和責任,那就是傾盡全力為世界的和諧而努力。
獲得平衡、穩定與安全感
當你的能量保持在一種平穩安定的狀態時,根據宇宙間的吸引力法則,你將會吸引來和諧的人、事、物。在它們與你接觸的過程中,你才不會再感到恐懼、憤怒、驚慌等各種負向的感覺與能量,你的內在才會真正地感到安全。
我們時刻追求著平衡、穩定的生活,卻不明白如何獲得這種生活。其實,獲得平衡、穩定與安全感指的是讓我們所處的環境保持和諧。這裏的和諧不僅要讓內在和諧,更需要與他人保持和諧的關係。當自身的能量場出現和諧的振動頻率時,宇宙就會接收你的這種和諧信息,同時回饋給你有利於和諧的人、事、物。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與身邊的人以及整個世界保持和諧平穩的關係,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和諧。你完全可以改變所處的環境,隻需要停止內心那些阻礙和諧的想法與念頭。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獲得了掌控與改變生活的能力。
每到秋天來臨,大雁南飛的時候,整齊的雁群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這是它們在長期飛行中所形成的最省力的團隊飛翔方式。
雁群以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陣飛翔時,後一隻大雁的羽翼能夠借助前一隻大雁鼓翼時產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當飛行一段距離後,左右交換位置是為了使另一側的羽翼也能借助空氣動力緩解疲勞。
具有共同目標和集體感的雁群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到達它們想去的地方,憑借著彼此的衝勁、助力而向前飛行,同時繼續“鼓舞”尾隨的同伴。這樣,雁群飛翔比孤雁單飛增加了70%的飛行距離。而當一隻雁即將脫離隊伍時,它就會感到有股動力阻止它離開,借著前一個夥伴的“支持力”,它很快就能回到隊伍中。
當一隻雁生病了,或是受傷脫隊時,就會有另外兩隻大雁主動脫隊跟隨它,幫助並保護它。它們跟著落下的那隻雁一起落到地麵,直到它能夠再次飛翔或者死去。到那時,另外兩隻雁才會飛走,或隨著另一隊雁趕上它們自己的隊伍。正是由於這種和諧的團隊精神,雁群才能夠越過萬水千山,到達它們的棲息地。
當我們仰望天空的時候,偶爾會看到雁群掠過的身影。無論是以什麼形式飛過,它們所創造的畫麵總是和諧的、穩定的。其實,人類完全可以像它們一樣,從群體中尋找有利於讓自己獲得平衡穩定的能量,從而活在和諧的能量之中。
現今的社會是需要和諧的,人與人之間需要和諧,人與社會之間需要和諧,人與宇宙間也需要和諧。而和諧的基礎,就是我們內在的和諧。唯有我們從內心深處渴望擁有和諧的能量,渴望獲得平衡與穩定,才可以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得到內在的安定與平穩。當我們活在和諧的脈流之中時,一切的負向能量都無法再控製我們,整個能量場都處於最平衡的狀態,而我們也會始終獲得穩定與安全感。
開展無我意識的探險
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們的內心深處會塑造出一個虛假的自我,也就是小我。小我是由心智活動組成的,基於個人和文化的製約而成,常常幹擾人們的判斷。
小我為人們設定了一種生活框架,人所有的追求其實都是它的追求。有些小我的追求隻是讓我們更加辛苦地生活,而它的另一些追求卻讓我們與外界處於不平衡的狀態。例如,有些人的小我自私自利,在它的控製下,人與人之間毫無信任可言,各種損人利己的事情也會接連發生;還有些人的小我的控製欲極強,在它的指引下,各種戰亂頻頻發生。如果我們無法看清小我的麵目,一味地聽命於它的指揮,那麼不僅會讓自己的生活失衡,也會讓整個世界不再和諧。世界上的一切危機與衝突都是我們內在的反映,唯有我們的內心和諧了,整個世界才會呈現和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