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兩個士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被自身的“獸性”控製,為了生存攻擊了同伴。但是,在人類的內心深處,“人性”永遠占據著上風,當他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極其卑劣的錯誤時,“他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而另一個士兵的做法更令人欽佩,他明明知道是同伴開的槍,卻仍然相信“人性”。最終,兩人一同得救,不僅是身體自由了,連他們的心靈也得到了自由與解脫。
每個人在麵對生死存亡與自身利益的時候,內在的“獸性”與“人性”都會展開爭鬥。是消除一些阻礙自己的人和事,還是放棄這種攻擊性的想法,合理競爭,人們總需要做出選擇。“人性”永遠會戰勝“獸性”,唯有你不再受“獸性”的想法擺布,才能將內在的能量用於正確的地方;唯有讓人性的光芒照亮內在,才會讓心靈獲得自由的能量,而你也會擺脫束縛,得到真正的解脫。
取舍間蘊藏著生命的智慧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然懂得取舍之道。正如中國曆史上,人們常常稱頌的“魏晉風度”一樣,在人世間生活,活得自由、活得灑脫、有取有舍,不把心思禁錮在一個死結上。其實,這種取舍之道,恰好符合了能量循環的法則。當你付出什麼或舍棄什麼時,自身的能量就會釋放出去;而當你接受的時候,那些能量又會回到你的身體裏。
因此,你必須學會給予與接受,學會獲取與舍棄。隻有這樣你才能讓能量在釋放與吸納之間達到平衡,也才能讓自己在這種平衡的狀態中保持自由的身心,掌握生命的智慧。
著名詩人李白曾有過“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萊人”的名句,瀟灑傲岸之中,透出自己建功立業的豪情壯誌。憑借生花妙筆,他很快名揚天下,做了翰林學士。
但是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自己不過是替皇上點綴升平的禦用文人。這時的李白麵臨著一個選擇,是繼續安享榮華富貴,還是浪跡天涯呢?以自己的追求目標作為衡量標準,李白毅然選擇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棄官而去。
李白掌握了取舍的智慧,在榮華富貴與浪跡天涯之間做出了選擇。他舍棄的雖然是官場上的享樂,但獲得的卻是自由自在的生命與靈魂。古往今來,懂得取舍之道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快樂與自由,這種蘊藏著智慧的生存方式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取舍之中蘊藏著無限的智慧,當你獲取的時候,並不一定真的得到了什麼。就像一隻氣球,如果它接受太多的氣體,總有被漲破的時候。人也是一樣,我們拚命地往自己的心裏增加外物,殊不知每一樣都會占據一定的空間,如果我們不懂得舍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那麼早晚有一天,自己也會如充滿氣體的氣球一樣,超出了負荷,最終被脹破。
古時有位智者在給慕名前來學習的人上第一堂課時,先拿了一滿杯黑顏色的水,然後再往這杯子裏倒清水。杯裏的水不斷外溢,而杯中水仍有黑顏色混在其中。這時,智者對求學者說:“要想得到一杯清水,必先倒掉髒水,洗淨杯子,生活也是如此。”
智者的提醒讓身處迷亂之境的人們得以清醒,如果不倒掉杯中的髒水,那麼無論加入多少水,都很難使杯中的水變得幹淨。如果不舍棄那些負向的能量,即便吸納再多,也不會讓生命清澈無雜。
每個人都需要掌握取舍的智慧,懂得獲取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物。與此同時,還必須舍棄那些無用的或是不必要的事物,那些附庸的東西隻能讓我們在前進的路途上負重累累。一旦我們對取舍有了深刻的認識,那麼在選擇需要之物的時候,就會獲得旁人無法企及的智慧。懂得自己需要什麼,應該丟棄什麼,用智慧的光芒照亮通往自由與解脫的旅程,我們一定能擁有不同於以往的人生。
健全地活在不健全的世界
這個世界很不健全、不健康、不平衡。在繁華、富裕以及政治、經濟權利的背後,我們的社會存在著麻木和扭曲。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接受教育,學會謀生。我們要結婚,要擔負起做父母的責任;要有房子住,要有工作,銀行裏麵還要有一定的存款。我們可能一輩子都陷在這樣的生活裏,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和各行各業的人建立關係,過著機械化的、可悲的生活。
生活並沒有傳達給我們自由和愛,反而讓我們身處冷漠與麻木的社會之中,這無疑束縛了我們自由的心靈。在工作上,我們已經將每日平均工作的時間減少到一百年前的一半左右,我們現在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比我們的祖先要多得多。祖先要一輩子做到的事,我們隻需幾年,甚至是一年就能完成。但這樣忙碌追求的結果卻是:許多人並不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力量獲得自由與富足,隻是想方設法地消磨時間,虛度人生。
生活中,我們被許多花哨光鮮的事物迷住了眼球,為了得到這些不惜耗費自己的一切。實際上,我們並不是在追求某些東西,而是被這些東西禁錮了思想與身心。越是追求,越是掉入欲望的泥沼,就更談不上自由了。
為了謀生,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冷漠、麻木的人,他們如同機器人一般,沒有自己真正的體驗,更不會綻放自己的生命;更有些人用職業的微笑來代替真正的笑容,用無聊的饒舌來代替坦誠的交談,用陰沉的失望代替真正的悲痛。然而絕大部分人都敢於聲稱自己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我們執拗地認為自己的言行舉止完全合乎常理。這個不健全的社會正是這樣使我們敏銳的洞察力和覺知能力變得麻痹,使我們失去了自由。
其實,要擺脫這個不健全的世界並不困難。我們首先要意識到這個世界的不健全,其次要把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員,然後開始叩問自己:怎樣活在這個世界,卻不屬於這個世界?怎樣才能夠活在不健全的世界中,卻又保持自身的健全?
我們必須要對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有敏銳的覺知,要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上的混亂、戰爭、毀滅、暴力、殘酷,既知道自己必須謀生,又要知道自己所有的責任。在謀生的過程中,我們要使自己保持高度的清醒,不被外在的事物所麻痹,不被利益享受遮蔽純粹的心靈,用敏感的洞察力觀察這個世界的一切。我們還必須同自然、同自己建立一種新的關係,不是在機械化的過程中,而是在主動、負責地參與行動中,將內在的能量盡可能多地用在正確的地方,從而獲得自由與健全的人生。
能量摘要:
一旦你憑借自身的力量衝破“心獄”,那麼所有的負向能量,包括挫折、痛苦與不幸都會消失。突破“心獄”之後,你必然會看到一條通往自由與解脫的道路。
當你對根本的自由有了足夠的認識與深刻的理解後,它便紮根於自由的真實中而非一種觀念裏,那個自由便會遍及你所有的活動和努力中。
回歸自然即是使人恢複自由的能量,它能使我們脫離外界社會的各種壓迫以及文明的偏見。我們的心念一旦免除了情欲、惡念、無知,免除了庸俗、貪欲,就會發現這種自由的真相。
你需要完全摒棄理想,清除一切影響自身能量釋放的幹擾。隻有當理想從頭腦中被抹去以後,對真實的了解才有可能發生;隻有當虛假被看清的時候,才能夠覺知到真實的存在。
當你的心不再活在理想之中,不再有什麼逃避,你就會了解現實,就會針對現實做充分的行動。如果你撇開理論,不談理想,而隻是實事求是地活著,那麼你的心就會變得清新無邪,內在的能量也會純粹如初,你身邊的整個能量場都會呈現出平和的狀態,因而能夠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
拋卻心中的妄念,心如止水,才能有效地避免負向能量的影響,在每一段時間的旅程中都獲得自由和灑脫。
如果我們善於遺忘,把不該記憶的東西統統忘掉,那我們就能獲得從未有過的自由,也會從煩惱與憂愁之中得到解脫。
唯有你不再受“獸性”的想法擺布,才能將內在的能量用於正確的地方;唯有讓人性的光芒照亮內在,才會讓心靈獲得自由的能量,而你也會擺脫束縛,得到真正的解脫。
我們必須舍棄那些無用的或是不必要的事物,那些附庸的東西隻能讓我們在前進的路途上負重累累。一旦我們對取舍有了深刻的認識,那麼在選擇需要之物的時候,就會獲得旁人無法企及的智慧。
在謀生的過程中,我們要使自己保持高度的清醒,不被外在的事物所麻痹,不被利益享受遮蔽純粹的心靈,用敏感的洞察力觀察這個世界的一切。我們還必須同自然、同自己建立一種新的關係,不是在機械化的過程中,而是在主動、負責地參與行動中,將內在的能量盡可能多地用在正確的地方,從而獲得自由與健全的人生。